- 温州网
-
搞好“12345” 市民生活更幸福[附图]
- 时间:2006年02月06日 16:43 稿源:温州网-温州晚报http://www.66wz.com/ 字体:大 中 小
- 温州网讯 今年春节,红蜻蜓集团的管理人员罗先生拥有了一辆新的私家车,10万余元车款,他很潇洒地一次性支付了。
罗先生说,去年红蜻蜓集团的销售值达到15.6亿元,比前年增长2.8亿元,员工的收入比前年增长了20%到30%。他和同事们都觉得这日子越过越爽。
在温州,像罗先生一样腰包鼓了、感觉爽了的市民真是不少。据市统计局透露,去年温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805元,年均增长10.4%,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在温州,居民收入主要由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等组成。”市经济学会有关专家昨天分析说,去年,温州实施工业发展的12345工程,其实和市民密切相关。去年,全市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3500多亿元,增幅高达19%左右。产品多卖了500多亿元,自然富了企业、增了员工收入,也富了许多行业。
这位专家还说,温州市委、市府提出的12345工程包括:奋斗3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拥有销售产值超10亿元大企业大集团30家以上、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40个以上等目标。12345工程的实施,还使市民的生活变得更有质量。
许多市民也开始享受这些目标逐渐实现带来的享受:以较少的钱,喝到了金狮集团与世界500强英博公司共酿的好啤酒、享受到正泰集团与世界500强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电器;身穿BOSS衣裤,脚套康奈、红蜻蜓皮鞋,同样有风采。而向来追求个性品牌的青少年,不少是脚穿耐克鞋,身着美特斯邦威、森马、高邦或拜丽德的休闲服。
市经贸委人士说,去年,温州新增9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驰名商标。我市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合计已达到40个。可以说,温州市民生活在一个品牌城市,享受着时尚生活。
12345工程中确定的3年奋斗目标,还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去年,全市这项指标已由年初的12.6%提高到15%。
有关经济专家说,看起来这项指标好像和普通市民遥远,其实看看正在引进和落空的液晶电视、汽车电压调节器、多彩计算机外部设备等高科技项目名称,就知道它们能使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精致。(记者王若江)
漂亮成绩单
“1” 起步顺利。去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知名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5家。
“2” 特色鲜明。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年初的12.6%提高到15%。新增了国家火炬计划永嘉泵阀特色产业基地和龙湾食品与制药设备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6种,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5项。
“3” 进展明显。2005年全市销售产值1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新增9家,累计达21家。全市确定56家大企业大集团作为培育对象,列出1076家成长型中小企业予以扶持。
“4” 很有气势。2005年全市新增9个中国名牌产品,累计达到25个;新增5个中国驰名商标,累计达到15个;国家免检产品达82个。全市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合计已达到40个,三年目标一年提前完成。
“5” 增幅较大。2005年全市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3584亿元,同比增长19.4%,增幅超过预期目标5.4个百分点。黄剑
在温州各种展会上常出现“名牌墙”,并且内容不断“刷新”。水工/摄
220亿元“烹制”财富盛宴
副市长孟建新上午在全市深入实施“四大工程”动员大会上公布了今年推进实施12345工程的工作目标,并表态,2006年是12345工程的攻坚年,将迎难而上,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完成。
孟建新说,今年要抓好工业投入。全力以赴抓好百项重点工业项目,确保完成全社会工业性投入220亿元,力争230亿元以上。确保全年新上马的工业投资项目总规模达250亿元以上。对列入重点培育的大企业大集团,要全面落实发展规划,继续推进龙头企业与国外同行的对接。确保新增销售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以上。继续实施品牌强市战略,新增国家级品牌4至6个。
此外,还要抓好产业培育。加快发展临港产业,启动乐清湾港区、芦浦临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船舶制造业整合提升。鼓励扶持装备制造企业整合创新,积极培育电工电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三大装备制造业集群。推进“141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争取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7%。(记者方圣鲁)
好方法一个接一个
自从启动工业发展12345工程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和企业纷纷推出一个接一个的创新招数……
成长企业得呵护
我市确定852家企业为温州成长型中小企业,并在资金、用地、用电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支持。
拿房子留人才
永嘉县政府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了全国首个县级外来科技人员公寓,入住者可以每平方米2000元成本价购得新房。当地一些企业也推出购房补贴措施,以留住人才。
温籍专家请入“库”
我市首次面向全球征集海外温籍高层次科技专家人才,部分特别优秀的专家还将被聘为高级科技顾
问,担当智囊角色。
森马“肥水”不外流
我市休闲服行业有100亿元加工业务外流到外地,森马集团通过半年时间的运作,将本来在广东、嘉兴等地加工的服饰逐步实行本地业签订了首批加工意向合同。
“海螺”传统转高新
以生产雨伞、酿造等传统产品为主的海螺集团,如今与科研单位等重组温州海螺挑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并生产植酸酶生物产品、人血白蛋白等高科技产品。生产白蛋白,只需200人就可以做到1亿元的产值,可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夏海鹏
施晓艳/图
我来说几句
市统计局专家:12345工程,包括促进企业上规模发展、培育科技型工业发展、品牌发展,工业总量发展等目标,体现了全面促进企业做强做大的精神。去年我市工业发展的增长数据,是最好的佐证。
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品牌是温州最大的比较优势,目前全市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合计已达40个,提前完成了12345工程中提出的目标,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有可能超过60个。品牌是温州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虽然目标已经完成,但仍需继续努力,争取创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性品牌。
长城集团蔺吉奎:市里推动12345工程的力度很大,我们企业去年销售产值超10亿元。昨天市领导送来“做强做大,永攀高峰”的匾牌,我们体会到了市委市府对企业的支持鼓励力度。
市民王先生:12345工程能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黄剑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黄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