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
一首《游子吟》感动千年,一首《乡愁》回荡海峡两岸。27日晚上,78岁高龄的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先生应第二届中华游子文化节组委会的邀请,从宝岛台湾乘飞机经香港抵达大陆,踏上了孟郊故里的热土。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的多妻主义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纽约会见华侨华人时曾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余光中的《乡愁》也正因为被温总理所引用而被誉为“现代版游子吟”。
因为游子文化,余光中与德清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为首届“孟郊奖”全球华语散文大赛获奖作品集《游子吟》题词:寸草有心,春晖无尽。在本次游子文化节活动期间,他还将担任第二届“孟郊奖”全球华语散文大赛的颁奖嘉宾,并在游子文化论坛上畅谈游子文化。
4月28日,与媒体的见面会上,余光中阐述了自己对游子文化的一翻见解。余老先生认为游子文化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他说,一部分是乡愁,这是属于地理方面的;另外一部分就是孺慕,即对父母的仰慕,是属于人文方面的,人文的加上地理的就组成了一种游子的文化。游子文化不仅是怀乡孺慕,更是对整个国家、民族的怀念。游子文化是一种向心力,保障中华民族文化的持久性和吸引力。
在谈到中国的文化面临西化日益严重的问题时,余老表示出了深深的担忧。他说,现在许多年轻人崇尚西方文化,但是学得又只是皮毛,而丢掉了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精粹。(本网记者 金道汉)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