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温州更好的明天,更多的心走到了一起。献计献策活动市民见面会昨举行,当一位已提了10多条建议的市民代表替他人交上一个文件袋时,王建满高兴地说——
昨天下午3时许,市委书记王建满面带微笑步入“献计献策活动市民见面会”现场,热情地与11月份“十佳金点子”获奖者及市民代表一一握手,并道谢。市民代表杨建南迎上前一边与王建满握手,一边自我介绍。王建满笑着说:“哦,你就是那位提了30多条建议的杨建南。”一说名字,竟能清楚他提了多少条建议,这令与王建满素未谋面的杨建南颇感意外。
市民代表施正克给王建满送上了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着温州浙南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古建技术顾问林城银托他转交的一份建议。“还有金点子给我?那我收下了。”王建满高兴地收下文件袋。施正克在此次“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中已提出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和发展古城旅游文化的建议10多份,现在还当起了其他热心市民的“邮递员”。
见面会一开始,市民代表们就争相抢话筒发言。
凭借《从长计议谋划大温州铁路计划——“重温计划”》获得11月“十佳金点子”的巩建国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2005年8月,他冒昧地给王建满写了一封信,建议设立世界温州日。令他想不到的是王建满迅速作出批示,并指示有关部门处理。建议信得到高度重视,这让巩建国感到温暖,进而产生了回报家乡、构思“辉煌温州”系列建议的想法,“重温计划”便是建议的第一部分。
此次献计献策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本土温州人、在外温州人、新温州人、外地热心人都加入到了这个庞大的“智囊团”中。上海市民许建国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建立农民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入选11月“十佳金点子”。昨天,他还从上海赶来参加见面会。许多人好奇地问他为何参加温州的献计献策活动,他说:“就一句话,是温州市委、市政府广开言路、征集民意的诚意感动了我。”
“想不到王书记这么重视,还与我们面对面交流。”已经奉献了许多锦囊的市民代表们,昨天又送上不少妙计。
两个多小时里,王建满仔细倾听,认真做着笔记。“为了温州更好的明天,今天我们大家走到了一起。”听了大家的发言,王建满动情地说道。
“大家的建议和热忱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问计于民、问意于民,我们的决策才能符合实际,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也只有人民支持、人民拥护,我们的事情才能做得成、做得好。”王建满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活动的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去年11月献计献策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210多封信函,6000多条建议,活动专题网页访问量突破10万多人次。王建满说,这些数字说明,建设温州人人关心,发展温州人人用心。这些意见和建议,绝大多数是事关温州全局,事关温州未来,事关老百姓切实利益的事情。
王建满坦言,市委部署开展献计献策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听民情、集民智的过程,也是一个转变作用、促进落实的载体。这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干部在推进温州改革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工作与老百姓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有些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尽管我们也在解决,但是与老百姓的要求还是有差距。通过这次献计献策活动,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群众对市委、市政府的期望,感受到群众对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也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温州发展中的责任和分量。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把温州的事情办得更好,绝不辜负老百姓的满腔热情和殷切期望。
市委副书记马以主持见面会,并介绍了前段时间献计献策活动基本情况。市委常委、秘书长黄德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国旗参加会议。会议还表彰了月度“十佳金点子”获得者。本报记者 刘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