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6年年底,生完小孩的杨女士在家休养,尽管身边有几位朋友投入了股市,但杨女士对前些年报纸上介绍的熊市记忆犹新,并没有想到去炒股。
第一次动心 被暴跌吓住“我听别个说,前几年有股民把积蓄投入股市,结果血本无归,跳楼了,太吓人了。”杨女士说,她有一名亲戚,1999年入市炒什么网络股,遇到熊市把十多年的积蓄炒脱了。
股市的影响无处不在。她喜欢看连续剧,遇到电视广告间隙就换台,好多次都看到股评节目。“大屏幕上面长长短短的红条条绿条条,密密麻麻的数字,我完全看不懂。只记得那些人说,大盘又涨了,他们推荐的股票一周又涨了好多好多。”她说,股评节目上说的一周涨30%,一个月就是120%,也就是说一万元一个月就能变成两万二,太赚了!自己每个月要还上千元的房贷,炒股还能补贴家用。
杨女士打电话给 证券公司的朋友,朋友大力赞成。然而家人反对:“炒股这些是悬的,老老实实挣工资才对,现在你看到在涨,要是跌下来哭都哭不赢。”以前那位炒股的亲戚也说:“现在股市危险啊,你没经历过熊市,不晓得厉害。现在指数在冲3000点,肯定是冲不过的。”1月31日,沪深两市开盘暴跌,一天之内跌去144.23点。看着整版的暴跌报道,杨女士舒了口气,幸好没进去。
第二次动心 “过来人”让再等然而,2月中旬家里的春节聚会上,杨女士发现好多亲戚加入了炒股的行列,凑在一起摆的都是股市信息,她完全插不进话。加之沪指在节前都是连续涨,她又开始心动。证券公司的朋友跟她说现在是人民币升值,百年一遇的黄金十年,买了就赚,鼓励她马上加入。她还是决定再咨询一下那位“准确预言”的亲戚。
“这股市肯定是牛市,但要把泡沫挤出来才能正常上涨,不久还有一次大调整,你还是再等等。”听了他的话,杨女士决定再看看。果然,2月27日,沪深两市再度暴跌,沪指跌至2771点。 “以我十年的经验,这还要跌。你看央行已经调整了两次存款准备金率了,你等到2000点进去。”
没想到,股指一口气冲上了3000点。此后连她出去买菜时,都听到别人在谈论股市。“这是个危险信号,大家都来炒了,泡沫马上就要破,千万不要进啊!”那位亲戚又劝告。
第三次动心 一上就买权重股“你还不来啊?等到5000点、6000点高位才进帮人家接盘嗦?跟你说了,人民币升值是最好题材,股市到奥运会之前都没问题的。”证券公司的朋友又来鼓动。
“你还是可以考虑,拿点钱,炒起耍,不影响我们生活就行了。我们单位的小刘,今年1月进的,买了个啥子ST,才3个月,都翻番了。他投的10万元,算下来每个月赚3万元,相当于我们半年的收入了。”家人的态度也变化了。
杨女士终于下定决心进股市。4月份,她正式成为一个新股民,投入资金5万元,试探性地买了1000股工商银行( 5.59,0.06,1.08%),每股成本价在5.5元附近, “当时觉得工行是大银行,又不会倒,价格又低。”结果她被朋友数落一番,“你又不是大机构,买这种权重股做啥子,硬是钱多嗦?”在朋友催促下,第二天她赶紧将工商银行股票卖掉,算下来赚了几十元。她也有了信心——看来炒股不是那么可怕嘛!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关键词: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