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直击:温州粥摊一夜走红全国网络 |
 |
|
|
这些热心的老人为什么聚在一起做善事?他们又在想些什么?今天上午,温州网记者采访了一部分老人。
|
|
|
|
广场的一边有一颗大榕树,榕树下搭建了一个临时帐篷,帐篷的上头挂着“红日亭”,每天早上喝粥的人都会聚集在这里。
|
|
|
|
这群爱心老人,早上4点就起来做粥,然后施粥,最后打扫完场地才离开。 |
|
|
|
网民热议:温州粥摊为何受人关注 |
|
施粥摊,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总结推广。 |
|
|
|
对于一个存在两年多的爱心粥摊,这个时候突然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其实击中的恰恰是公众时下的心理隐忧。 |
|
|
|
其间传递出来的爱心和慈善特性,却分明让人看到了施粥铺身上流淌着的“道德血液”。
|
|
|
|
 |
|
媒体评论:从施粥看民间慈善力量 |
 |
|
曾荣获“2007·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特别奖,不仅是“施粥”,还包括端午节给行人送粽子和熟蛋 |
|
|
|
就温州“施粥摊”来说,关键是,怎样把民间慈善搞好,成为一个载体,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民间慈善的水平,这才是其要义。
|
|
|
|
只要你有一颗慈善的心,只要你能伸出温暖的手,像那些大爷大妈那样,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别人,你就是慈善家。 |
|
|
|
社会思考:一碗粥带来城市温暖与和谐 |
|
温州华盖山山脚下这个正在给穷人施粥的施粥摊却仍然给人一种久违的温馨和感动。 |
|
|
|
民间慈善最可宝贵的一点就是,始终保持质朴的慈善品格,不带任何功利性。 |
|
|
|
我们为什么会感动?因为无论处在怎样的社会层面,在内心,我们都是需要帮助的人。 |
|
|
|
 |
|
媒体联动:温州施粥摊引全国关注 |
央视专题片:一碗热粥 |
|
|
|
|
温州网友“苏三说”路过红日亭施粥摊时,突然发现电视上经常见的市委书记悄然现身施粥摊
|
|
|
|
丽水网友效仿温州老人筹建了施粥亭。2月2日上午,这个名叫暖心亭的施粥摊正式开张迎客。 |
|
|
|
2月2日,老人们还特意定做了2000条具有温州民俗风情的年糕,送到滞留在火车站的民工手上,并送上老人们新年的祝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