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种番茄,平阳县麻步镇欣雅村蔬菜基地的种植户们却各有各的烦恼:有的番茄不长个头;有的长了个不开花;还有的开花结果没熟就掉果……昨天早上,我市植物保护专家王诚受邀来到这里,为这些农户“对症抓药”。
欣雅村蔬菜基地是平阳绿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核心生产区域,面积338亩,目前主要种植大棚番茄和蔬菜。几天前,一直热衷参与“温州农网”农技咨询的合作社理事温端圃向农网和王诚发出邀请:希望相关专家能来基地,为他们解决番茄种植难题支招。
基地里,正在田头劳作的种植户林天宋引着王诚走进自己的大棚。他不明白,为什么同一片大棚、用的是同样的肥、花的是一样的工,种出来的番茄植株个头还是有高有矮?
“会不会和补种有关?”林天宋只能凭猜测。上月初,他把番茄苗移到了大棚,过了四五天发现其中一些苗长出发黄的新叶,他怕染上病毒,干脆把那些苗全拔掉再补种上新苗株。如今很多补种的苗长得矮小。
王诚摇摇头:“不全是补种的问题。”和植保打了40年交道,他一眼就看出问题。“苗长得矮,叶子生得小还颜色发紫,这是“僵苗”,属于育苗技术不过关。好比先天营养不良的‘小老头’。再加上是补种,后期营养没跟上。”
他马上为这个大棚开出了药方:在50公斤水中加入5公斤农家肥,7到10天浇2到3次,把植株浇湿润。再给番茄多喂些“云大120”等生长调节剂,按照1公斤药用2000到5000公斤水的比例混合,还能补救。
种植户郑增红也是搞不懂,别看自己的大番茄棵棵长得高大壮实,本来到了该多开花的时候,可现在枝头开的花还是稀稀拉拉。
“茎秆粗壮,叶子太嫩绿,开花结果少,这是营养过剩。”王诚脱口而出。找到了病根,他自然就开出了单帖药:使用一些促开花结果的营养素,比如绿芬威1号或3号,按1公斤用1200公斤水混合;或者用翠康钙宝,按1公斤用2000公斤水混合。
种植户林开纪在他的小番茄大棚里,把一包塑料袋递到王诚眼前,袋子里面装着一颗颗连着蒂、才红了七八分的小番茄。“今年不知道什么原因,番茄没成熟就掉落。”林开纪心疼地说。
王诚弯下腰,像搭脉一样扣住一株番茄,仔细查看着植株。“长势好、管理也做得不错。”他给林开纪抓了两帖药:一帖药控制番茄营养过剩,使用10毫升矮壮素加五六公斤水,浇一次。同时另一帖药催番茄快结果实,使用15毫升防落素加1公斤水,每结一次花序喷一次。
“只要照这样做,番茄就能长得郁郁葱葱,长势很好,结果很多。”王诚顺口溜式的结论,引得种植户们一阵笑声。记者 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