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温州网讯 市民章先生最近很郁闷,他的儿子上一次呼吸道感染诊治了一个星期才恢复,没想到上幼儿园没几天,昨天竟然又发烧了。琢磨来琢磨去,向来认同“药吃多了有副作用”的章先生,开始怀疑孩子反复生病,是不是因为上次的病好后停药过早,造成病没好“踏实”?难道医生开的药,不管病好没好,一律该吃完吗?□王骁
医生开的药一定要吃完吗
章先生一直很认同一个“理念”,“药有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所以,只要孩子的病状一消失,他就主张不给孩子吃药了。这次孩子间隔这么短的时间再次生病,让他不得不怀疑是不是自己给孩子停药过早的缘故,因为之前医生给开的口服药还剩三分之一没吃完。
而记者昨日从育英儿童医院了解到,连日来,虽然每天艳阳高照,但该院门诊依然人满为患,本周一至昨日每天的门诊量均在3000人次以上,就连上周日那天居然也达到了2000多人次。这些患儿多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疾病患儿,其中自然也不乏一些前来复诊的“老病号”,甚至还有不少是“前病”刚好“后病”又来的患儿。
对此,医生告诉记者,这些反复生病的孩子中,大部分是再度感染后生病的患儿,与前病并无直接联系,不过很多家长抱着和章先生一样的想法,认为是之前一场病的“后续作用”。
市民谢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是主张医生开的药不一定要全部吃完。她说,只要孩子症状好了,就完全可以停药了,医生开的药没必要一定要吃完,药吃多了不仅有副作用,而且容易出现抗药性。
带孩子前来看病的刘女士也承认自己同样为这个问题纠结,“现在家里有很多剩药,都快积满一抽屉了,到底每次医生开的药要不要吃完呢?”
具体病情应具体分析
医生开的药究竟吃多少才算合适?育英儿童医院办公室主任徐辉告诉记者,医生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开出每次必须服用的药量,总服用剂量都在三天到一个星期左右。由于大部分药品都是独立包装,一般不允许拆掉,所以有时开给患者的药品难免会有些多余。但大部分患者是可以吃完医生开出的这些药,对于特殊疾病或者需要服用特殊药品的患者,医生也会加以特别提醒。
徐主任称,患者及其家属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用药知识,比如一般小儿感冒患者,在病症消失后,最好再坚持服用两三天的药物,加以巩固治疗。而对于一些有助于消化、治疗胃部疾病或者抗过敏类的药物,患者可以吃完医生开出的药。
附一医的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张南生也告诉记者,吃药其实非常有讲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患者除了在医生指点下服用药品以外,经常自己去药店买药自行服用,而药品的用量是否正确把握,直接影响到疗效和是否带来副作用。
张南生介绍,按常规疾病来说,服用抗生素类药品必须持续服用3到5天,有些患者服用一天,甚至一次的都有,这是非常错误的,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而且会产生耐药性的副作用,得不偿失。
另外,对于慢性疾病如头晕等疾病多吃一些药物并不要紧,对于胃部疾病也可以这样,但服用止痛药品,应该是随症状消失后就该停药。严格来说,在服用一些退烧药品时,都应该慎重,根据发烧体温的多少有轻重地对症服药,不要操之过急。
不管怎样,一般情况下,疾病在服用药物一周后都不见好转,患者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复诊。
如何做到正确用药又避免药品浪费,这种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医院专家给所有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一个好方法,就是患者来医院就诊时,如不怕麻烦,建议带上家庭小药箱到医院,以备在医生开药时与之协商,避免一些浪费,特别是复诊患者,一定要记得带前次医生开出的药。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关键词: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