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览添加到iGoogle收藏本页在线投稿

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实施 “红牌子”中介面临洗牌

2011年04月04日 09:01:29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查看评论手机看新闻字体:
核心提示:

  温州网讯 市民买卖房屋、租房子都少不了和中介打交道。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催热了房屋中介行业。然而大量不规范的中介行为,导致经纪行业在社会上的总体形象不好。本月1日起,我国首个专门规范二手房买卖行为的部门规章《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开始实施。

  今后,对发布虚假信息、吃差价、买卖和交易不具备交易条件的保障性房产、炒卖房号等中介乱象都将有法可治。此外,《办法》还对中介从业人员资质作了明确要求。过去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租个店面,就可以开一个中介所的现象有望得到遏制。

  多家中介无人持证

  根据《办法》,4月1日起要对房地产经纪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并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统一规划和管理,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考试每年一次。

  位于市区下吕浦的一家大型房屋中介连锁店的黄姓员工告诉记者:“我做这行快四年了,平时根本用不到,也没想过去考。”他说,拥有10多名员工的大店也就三个人持有省级的从业资格证。如果注册中介店时需要证书,就借用别人的应付。

  据悉,在政策出台之前,我国对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管理较为宽松。哥伦布房产总经理陈平告诉记者,温州中介行业的门店数千家,从业人员多,但拥有国家颁发的房地产经纪人资格的从业人员远不到总数的百分之一。

  记者从市人事考试中心获悉,我市自2002开始组织国家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考试,每年温州地区的报考人数有数十人,通过率仅两成左右。

  记者了解到,多数房地产经纪人没有执业资格的主要原因是考试门槛太高。陈平介绍,本来做房地产中介的准入门槛就低,而资格考试要求严格,比如学历的最低要求是大专,但工作得满6年,其中要有3年的房地产经纪经验,光这一条已经把大部分人挡在了门外。

  中介违法违规将受罚

  此前,媒体曾报道了我市一家中介公司设“连环计”赚差价的事情。当时市民叶先生在市区新城原本有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屋,几年前委托一家中介公司出售。谁知该中介瞒着他将其房屋私下交易三次,赚取了多笔中介费。等到最终买家过户时,叶先生才发现房屋最后交易价格和最初出售价格相差了20多万元。事后,中介补偿了叶先生的部分损失。

  今后,此类赚取差价的行为进入了《办法》监管的范围。根据情节轻重,相关部门可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以至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

  市政协委员张付钢律师曾在2008年提交过《关于加强我市房产中介管理的建议》的提案。张付钢介绍,我市房产中介行业普遍存在服务质量差、专业水平低、欺诈客户等问题。一些中介只顾着“成交提成”,成交时,证件材料不全;签合同时,格式不规范;签署阴阳合同,刻意写低成交价逃税等。

  据悉,我市相关部门对此早有要求,但在运作中,不少中介熟视无睹。此次新规出台,如“紧箍咒”,对房产中介的约束力度将进一步增大,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办法》强化了对中介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和追究,明确规定,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人员可以采取约谈、记入信用档案、媒体曝光、取消网上签约资格等多种管理手段和监督措施。

  “红牌子”面临重新洗牌

  2002年,大多数的温州房地产中介还处在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几块红牌子的原始状态,被温州市民称为“红牌子”。由于房地产价格一度走高,中介费也水涨船高,一个买卖单子做下来中介费少的上千元,多则万元以上。有些人认为这个行业来钱容易,成本又低,怀着侥幸心理,无照经营,跟执法部门打游击战。在市区信河街大士门,由于近期有2个楼盘即将交付,附近一下子冒出了五六家“红牌子”中介店。

  新《办法》规定,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员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或者与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串通捂盘惜售、炒卖房号,操纵市场价格等行为。

  业内人士介绍,这些小规模的“红牌子”大多不靠中介服务盈利,而是自己几个人集资直接参与炒楼,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几天之内就获利颇丰。还有些“红牌子”明明手头没有房源,仍特意发布走俏地段有低价房的假信息来吸引买房者。

  此次新办法的实施,使得不规范的“红牌子”中介面临重新洗牌。业内人士表示,《办法》的落实有赖监管部门的执行力度以及相关细则的出台。通过这次洗牌,一些正规的中介所可以做强做大,一部分资质不健全不太正规的小中介则将被淘汰出局,这对规范市场秩序非常有利。

  市房管部门相关人士介绍,新《办法》对于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保护房地产经纪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经纪行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下一步,房管部门将会同其他部门研究部署具体行动。

  记者尤豆豆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关键词:房地产经纪 中介

编辑: 林振将

评论区

  • 昵称:
  • 验证码:
在线投稿新闻热线:0577-88817266全文浏览打印复制网址,分享给朋友关闭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