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十八大代表风采
陈辽敏:用心化解千千结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在杭州西湖区,有一位女法官总能想方设法让矛盾双方握手言和。在她办结的4700多个案件中,有4100多个是调解或撤诉的,撤诉率达86.73%。开庭审理的500多个案件,无一当事人缠诉上访。
吴菊萍:用爱托起生命
去学校、戒毒所、未成年人管教所做交流和帮教……吴菊萍的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只有当你真心喜欢一份事业时,你才会设法做得完美,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有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她这样评价目前的状态。
叶幼青:车间磨砺三十年
“车工是一个技术工种,每天都会接触新材料和新零件,所以要干一辈子、学一辈子。”作为一名坚守车床30年的车工,叶幼青视工作如生命,90%的双休日也是在单位度过的。
蔡芳英:编织经纬写人生
走进德清县焱丽纺织有限公司细纱车间,机器轰鸣,热浪滚滚,蔡芳英注视着细纱纺机,倾听机器的声响,看到其他人操作不当,便热情地上前指导。面带微笑,和蔼可亲,这是记者见到蔡芳英的第一印象,正如操作员的身份一样,她简单而朴实。
宋昌美:种茶致富睦四邻
来到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一幢幢楼房前整齐地停放着一辆辆轿车。用村民的话说:黄杜村几乎家家户户在村里有楼房,城里有洋房,开着小车进茶场。村民谈起致富经,都不会忘记一个人——溪龙乡女子茶叶合作社社长、党支部书记宋昌美。
俞复玲:服务居民暖人心
“有事来找我”,是俞复玲的口头禅。从2003年来到划船社区以来,她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每天一早都会在社区里绕上一圈,至今已记满厚厚20余本“民情日记”,用实际行动让社区3891户人家看到她的诚心和努力。
胡晓丽:一线岗位显身手
只要轮到胡晓丽当班,她每天总是提前15分钟到岗,推迟15分钟下班。春秋更替、寒来暑往,这个习惯,她雷打不动地坚持了17个年头。如今,胡晓丽敬业奉献、钻研技术的精神已犹如一个标杆,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带动工友。
冯亚丽:播撒爱的阳光
慰问困难户,帮贫困的白内障患者免费治疗,大病补助……只要确实有困难的人找上门,冯亚丽从来不会拒绝。“我始终坚信一句话:先做人,再做事。仁义礼智信,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先做到这些,再来考虑公司的发展问题。”
陈美兰:群众爱看我就演
采访陈美兰有些困难,她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婺剧表演事业上,终日马不停蹄。记者见到她时,她刚从全省各地参加“文化走亲”演出回来,“老百姓喜欢看我演出,再辛苦也值得。”
金建婵:温馨服务满车厢
“我力量虽小,但希望能做城市文明的推进者。”初见金华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票据结算中心主任助理金建婵时,她依然带着温和的微笑。这是她的“招牌笑容”。
郑初一:一心为民好支书
“村干部就要讲责任、讲奉献,多说实在话、多办实在事。”郑初一说,当选十八大代表,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责任。他将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村民们的“口袋”继续鼓起来,让村民们的“脑袋”也富有起来。
钟杏菊:白衣丹心守海岛
她放弃一次次到县城医院工作的机会,始终用心守护着100多位海岛居民的健康。这些年来,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居民有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30多年来,谁身体有什么毛病,钟杏菊已经了如指掌,大家都把她当作最可依靠的人。
俞佳友:谱写大爱方程式
浙报集团专门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佳友民情工作站,并在《浙江日报》上推出“佳友民情快车”专栏。对此,俞佳友感觉自己还做得很不够:“拜群众为师,做百姓亲人,贴近群众的记者才有家,融入百姓的党员才有根。”
雷洁畅:为了畲乡更美丽
“为了让畲乡更美丽,我一定更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履行职责。”当选十八大代表后,雷洁畅的工作日志排得满满当当。她最关心的,是如何让畲乡群众致富增收、让畲乡的环境更优美。
张龙生:深山里的绿衣使者
“每次把邮件安全送到群众手中,我就从心底感到快乐!”全国劳模、龙泉市邮政局投递员张龙生十多年如一日,穿梭于大山深处,将一份份书信和报刊杂志送到千家万户。
翁丽芬:情系海岛育桃李
“只要有一个学生上课,学校就会办下去!”站在远离陆地52公里的大陈岛上,看着正在重建的大陈实验学校新校舍,年仅42岁的翁丽芬,眼神中充满海一般的深情与坚毅,她把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24个青春年华献给了这里的孩子们。
韩喜球:大洋深处寻宝藏
西方有句谚语说:“海洋,是男人的战场。”即使现在,在远洋轮上工作的女性仍然屈指可数。作为中国大洋科考的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韩喜球的名字已经跟大洋科考、海底热液活动等名词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何加顺:一切为了富民惠民
“当选十八大代表,除了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接受采访时,何加顺说,身为县委书记,如何尽好职责让绍兴县取得更好发展,是他作为党代表考虑最多的问题。
李世中:心系杭钢四十载
从一名普通的钢铁工人到杭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40年的从业经历,李世中对钢铁行业充满了感情。虽然杭钢集团地处风景旅游城市,钢铁发展规模受到一定限制,但李世中坚信,钢铁规模可以不扩张,但“杭钢”不能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