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众而出的那一刻最美

来源:温州网作者: 陈立平 2014-03-10 08:53:41
核心提示:在这个平民英雄的时代,其实大多数人都有成为“最美”的潜质,而阻止你成为英雄的,有时候恰恰是你的理性。
查看评论

  提到“最美”,温州人一定不会陌生。每一年,报纸上、电视上都能读到一个又一个的“最美故事”。这样的“最美故事”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长期的坚守:劳心劳力的干部、不离不弃的妻子、无怨无悔的医生属于此类。另一种则是突发状况下的个人行为——跳河救人的警察、乐于助人的学生、接住孩子的老人可以归入这类。相比前者,这一类的人物或许缺少让人潸然泪下的情感力量,但在笔者看来,却有更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在这个平民英雄的时代,其实大多数人都有成为“最美”的潜质,因为善良的本质深深藏在人们的心中。而阻止你成为英雄的,有时候恰恰是你的理性。

  当老人摔倒在地,周围的人窃窃私语时,恻隐之心告诉你:上去扶!但理性马上拦截了这个想法:他要是讹你怎么办?少管闲事,让别人去扶。当少女在水中呼救,关切之情告诉你:下去救!但理性迅速提醒你:你不会游泳!出了危险怎么办?旁边这么多人,还是让会游泳的去救比较好!

  正因为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每个人都十分理性地把希望寄托在了其他人身上,才有了沉默的大多数,才有了无数“老人摔倒无人理”、“车祸发生无人送”的悲剧。而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在于他们在那个时候成功地把理性的忠告、从众的怯懦、少管闲事的想法都抛到了脑后,遵从了自己内心的选择。从这一点上说,一个英雄最艰难的时分,不是他见义勇为的那一刻,而是他站在人群的那几秒。而一个英雄最美丽的瞬间,无疑是他排众而出的那一刻。

  而当我们再一次为英雄们开庆功宴,号召向他们学习的时候,或许可以把这个问题更加具体化:究竟怎样才能把我们从理性的自私牢笼中解救出来?我们或许可以在英雄们身上找到答案。对于警察,救人似乎已经与职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排众而出的,是责任。对于孩子,他们的思想牢笼还远不如成年人那么坚固,让他们排众而出的,是纯洁。那么,对于其他人,又该靠什么来打破这扇思想牢笼?

  答案是惯性。

  我们经常会从很多见义勇为者的亲友口中听到这么一句话“他会这么做,我一点都不意外”。然后就是各种当事人平时乐于助人的例子。显然,这并非没有缘由。一个平时习惯了少管闲事的人,假如在某个突发时刻突然要选择奋不顾身一次,那他所需要克服的思维负担要比一个惯于助人者大得多。而事实上,很多突发情况下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周围的人思考。晚了一秒,也许悲剧就将酿成。所以,这个时候最能信赖的,往往是一个人的惯性——没想这么多就上了,这,就是所谓的最高境界。(文/陈立平)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陆向东|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