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个体户的诚信小铺 买了没问题的商品也能退货

温州个体户的诚信小铺 买了没问题的商品也能退货

温州网 2014-07-03 06:46:00
在解松权的店里,即使卖出的东西没有质量问题,也承诺包退包换。比如有时候两夫妻一前一后买重样了,有顾客买了以后又觉得用不到的。
  编者按:挖掘民间诚信故事,弘扬诚信精神。7月2日起,温州网将联合市信用办、市文明办、温大瓯江学院,启动“点赞诚信——寻找身边信用故事”主题宣传活动,在8.8诚信日来临之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传播温州诚信正能量。活动首站走进瓯海,探访诚信经营户解松权和他诚信小铺的故事。
店铺前的板凳微访谈 应忠彭/摄
解松权夫妇和他们的“利众”小铺  王建平/摄
活动合影 王建平/摄

  温州网7月2日讯 (记者 张湉) 温州市瓯海区瞿溪会龙路是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店铺琳琅满目,但其中一家名为“利众”的副食品店却很显眼。与周边靓丽的精装商铺相比,“不修边幅”的它逊色许多,但浓浓的年代感,却诉说着最初的淳朴。

  这家店的主人叫解松权。在瞿溪提起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曾荣获瓯海区十大感动人物和温州市道德模范,还二度登上“中国好人”候选榜单,获奖理由是诚信经商。

  7月2日,温州网“点赞诚信”报道小组来到店里见到了正在忙着搬货的解松权。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面对镜头笑起来还有点羞涩。

  买了没问题的商品也能退

  利众干鲜果商店至今已风雨无阻地开了37个年头。从1975年经营的柑橘、香葱等4、5种商品开始,到现在的近1000种商品,基本能满足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59岁的胡爱萍是这家店的常客,20几年前她在学校食堂工作,当时周边零售还不发达,凡是买个柴米油盐她都要赶来老解的店买。但即使现在周边新开了超市,她还是习惯步行半个小时的路程来这里买。“他们家价格公道,品种多,两夫妻人也厚道,所以我都认准这一家买,宁愿多走点路。”

  “他们家的东西价格很实在,都快接近批发价了!”前来买米的谢老伯说。

  在解松权的店里,即使卖出的东西没有质量问题,也承诺包退包换。比如有时候两夫妻一前一后买重样了,有顾客买了以后又觉得用不到的。“只要不影响二次销售,都可以退还给我们。”这一人性化的做法,让顾客买起东西来更安心。

  在接近1个小时的采访里,解松权店里的生意就没断过,顾客络绎不绝,还不时有附近居民跑来围观,赞叹这种平实中的诚信。这家小杂货店,从早上6点一直经营到夜间9点,即使有客人在深夜打烊了来敲门光顾,老解都是来者不拒。

  这30多年来,店里仍保持着零投诉的记录,小小的“利众”做到了真正的惠利大众。

  有同行向他请教如何定价

  “成绩是一点点做起来的,刚开始也是无人问津的小店,但做得久了,有了口碑和忠实消费群,自然而然一传十十传百。”解松权说。

  据老解介绍,最初开店,什么都不懂的他也遇到了不少挫折,遇到过骗子,遇见过不法商贩,“也许以次充好、坑骗可以让你迅速发财,但是这并不是正道。”解松权始终认为,做事业,诚信经营,勤劳致富才是自己行动的不二准则。

  这种诚信行为,不仅赢来了消费者,也赢得了同行的信任。有不少同行看老解的店生意红火,都主动向他取经,在给自家商品定价格前都会打电话给他问问他怎么卖,作为参考。 “不能把价格压得比批发价还低,也不能开得太高,财富是靠信用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做生意要有讲诚信,而诚信贵在坚持。”

  担任温州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理事的解松权,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经常组织个体工商户开展法律法规学习,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令,按法律法规办事。他和他的小店,已成为温州市个体工商户争相学习的标杆和典范。

  省吃俭用却累计捐资十多万

  对于这来之不易的血汗钱,解松权却并没有吝啬。

  2002年,瞿溪镇第二小学因台风受灾,他立马率先捐款1.88万元,只为小孩有书读,此外还积极与泽雅五凤垟小学结对助学等等。自己平时省吃俭用暂且不说,哪里修桥,哪里造路他都会帮助村里慷慨解囊,几年来陆续为社会捐资达十余万元。

  解松权还乐忠于帮助郭溪镇行动不便的老人,像瞿溪敬老院、泽雅敬老院时常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如郭溪镇陶湾村快80岁的贾洪香婆婆,他就经常为她送上新鲜的水果,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解松权有两个孩子,其中大儿子今年研究生顺利毕业了。谈到子女教育问题,老解笑着说自己平时比较忙,对孩子要求也不高,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育儿经的话,那就是“身教”多过“言传”,让孩子从小懂得要踏实做事,乐于助人的道理。

  至于这家名为“利众”的副食品店,老解说,只要老两口身体吃得消,就会一直开下去,将“利众”精神进行到底。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