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高温补贴标准上涨 每月比去年高15-25元
温州网讯 盛夏时节,高温津贴(即俗称的“清凉费”)能给在烈日下从事户外劳作的劳动者们带来一丝慰藉。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获悉,由省人社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联合发放的《关于调整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明确了今年包括我市在内的全省各地区发放高温津贴标准,相较去年有所提高。
高温作业人员每月多发25元
根据文件规定,今年高温费发放标准为: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225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8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45元。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与去年相比,今年高温作业工人的高温津贴提高了25元(去年为200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提高20元(去年为160元),一般工作人员提高15元(去年为130元)。
发放高温津贴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
气温过了40℃应停止露天作业
标准还对高温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长做出了限定。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企业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企业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即:重劳动、中等劳动、轻劳动分别为20、30、40分钟)。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企业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另外,企业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还应该在工作场所采取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积极改善作业场所的工作条件,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药品。
劳动监察大队敦促企业执行标准
记者还了解到,针对高温作业工人,只要符合条件,高温津贴不能以各单位提供的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冲抵。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温津贴是用人单位提供职工福利的组成部分,也应该遵循用人单位与企业集体协商的原则。根据往年经验,国有或大型企业发放高温津贴的总体情况较好。由于关系到劳动者切身权益,市劳动监察部门将加强监管,鼓励和敦促企业执行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即将启动!温州适龄男性都要登记
社会12-11
-
保护廊桥,泰顺做对了什么?
社会12-11
-
八大举措赋能项目落地开花!全球精英双创大赛项目成长计划发布
社会12-11
-
来温州,看封神!
社会12-11
-
乐清柳市七小的孩子们这学上得甜滋滋
社会12-11
-
86岁老人写信求助寻人 希望重拾师生缘分
社会12-11
-
致敬“温州模式”奋斗者,《春风梦》举行首映仪式
社会12-11
-
新生代“侨”创客带20个项目在温比拼
社会12-11
-
富含维生素A的稻米来了 瑞安首次试种特种紫米迎来丰收
社会12-11
-
“我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作家王永胜谈《口吃简史》
社会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