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七夕“乞巧”找不同:11个县(市、区)大PK

七夕“乞巧”找不同:11个县(市、区)大PK

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2014-08-01 09:35:40
市区风俗简化;洞头、泰顺等将古老的习俗保留了下来

  温州网讯 七夕夜,坐看牛郎织女星,是流传千年的民间习俗,亦是多少人对七夕的印象。

  早在宋元之际,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场上天天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其风情一点不亚于春节。七夕乞巧,其实是一个专门为女儿设置的节日!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穿针乞巧的记载。

  唐宋诗词中,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传说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在民间,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

  而在我们身边,七夕除了早有中国情人节之称,更在温州有着自己的独特民俗故事:温州人喜欢以“巧”给那些出生在七夕的人取名,“阿巧”、“巧丽”、“巧儿”,蕴含着几多期望;娘家送巧食,长辈送巧人儿,吃风消麦麦,那是孩子们最爱的时刻;扎七星亭,拜七仙女,设祈福宴,祈福感恩早日成人……

  七夕“乞巧”找不同

  温州各地七夕的风俗、传说都会有所差别,11个县(市、区)各有各的特点,越靠近温州市区,一般风俗越简化,七夕前后,长辈会给晚辈送巧食(如糕饼店出售的麻巧)、时令水果等;而像洞头、泰顺等相对封闭的海岛、山区,则将古老的习俗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龙湾 舅舅给外甥送巧食

  讲述人:项有仁

  龙湾人人情来往很频繁,亲属间四季八节都会有些礼尚往来,如除夕长辈给晚辈送压岁钱,春节时,女婿到丈人家拜年,丈人家再回年(即回拜),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冬节(即冬至)等,都有礼物来往。人情往来密切,也增进了亲戚间的感情。

  七夕节,当地一般是舅舅给外甥送礼,包括米饼、九层糕、巧食等物品。以前在农村,家家户户在七夕前几天就开始忙开了,磨米粉,制作这些送礼的点心,一些大户人家也会从糕饼店直接购买。

  不过,在龙湾一带,当地人将巧食改称为“巧舌”(如市区称鸭舌),因为“食”字的本地话谐音折本的“折”(舌),反倒是“舌”字在本地话中和“赚”是同音。这和当地人重商的文化有密切关系,尤其在永嘉场一带(永强旧称)表现得特别明显。

  有些人家还会将脸盆里装满水,放在瓦背上,第二天早上拿下来洗手洗眼睛,表示洗了以后会眼明手快。

  孩子们则会在天井铺上竹板床,一边听长辈给他们指认天河、牛郎星、织女星,一边等着看牛郎织女相会,不过常常等着等着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就十分懊恼,互相发誓明年一定得坚持不睡觉,观赏这一奇景,十分有意思。

  乐清 七月七,送巧人儿

  讲述人:赵顺龙

制作好的“明尖”看起来绵软而富有弹性

  乐清有“七月七,送巧人儿”的习俗,也是一个长辈给晚辈送礼的节日。

  以前,我曾经听说清末时期,乐清本地有很多大户人家的小姐到了七夕晚上,会用彩线穿针乞巧的。不过,普通人家一般就是在七夕晚上,大人们摇着蒲扇,坐在道坦里,教孩子念一些和七夕相关的儿歌,如“天上星、亮晶晶;七月七,巧人(方言音‘能’)大家分。巧人分成双。园里种株瓜;糍麻少,分阿嫂,糍麻多,分阿大(音‘豆’)。园里种株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泰顺 七夕拜马仙

  讲述人:季海波

泰顺:竞做“明尖”,看谁最巧手

  每年七月初七,泰顺家家户户都会组织年轻人祭祀马仙。马仙是从丽水一带传来的,也称马仙娘娘、马天仙、马氏三显真仙娘娘等。据民间传说和《景宁县志》记载,马仙原本是丽水市(古称处州)景宁县鸬鹚乡人,因其孝顺父母,受到朝廷(唐代)敕封,为“唐孝妇”,人们于此建马天仙殿,作为求子的地方。

  七夕清晨五六点,祭祀的人就带着祭品去马仙宫,除了传统的香烛外,还要带上时令水果、鱼鲞、鸡蛋、肉、茶叶、酒等物品,最重要的是要带上一种叫“明尖”的年糕制品,这种用米粉制成的糕点原来是做成小人状的,现在会做成圆锥体、鹤形等各种形状,一般会带上三五个,但也有人家特意做个特大的年糕,这种年糕制作不易,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如果做得不好就容易开裂,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七夕求巧的寓意。

  马仙宫还会有社戏表演,意思是“请神看戏”,通常会演一个早上。中午,祭祀结束后,大家将祭品带回家分给孩子们吃,求个吉祥如意,女孩子们还会求心灵手巧。有去祭祀的人家还会请客人到家里来吃祭品。

  泰顺的孩子对周时,还会在孩子的手上系上红绳,男孩系左手,女孩系右手,当地称为“绑蹄”,到第二年七夕节当天,再将红绳取下,主要就是希望小孩子的手以后能拿笔稳一点,做事手巧一点。

  洞头:扎七星亭、拜七仙女

  讲述人:陈爱琴

  全国各地的七夕节风俗多半和牛郎织女有关。而洞头的七夕节在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融入了更多的民俗元素,除具有情人节元素外,更具有儿童节、成人节、乞巧节、女儿节、祈福节、感恩节的成分,其中儿童节、成人节的成分最重,这也和洞头特殊的地理环境,渔业生产的高危险性有关,要求青少年必须早日成人,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有十分鲜明的渔村特色。

  洞头总人口12.6万,其中五分之三讲闽南语,其先人从福建泉州、惠安等地迁入,居民以渔业生产为主。“七夕”习俗最早从福建泉州随着人口迁徙传入洞头,主要分布在讲闽南语的北岙镇、东屏镇、元觉乡和霓屿乡等50个村居。习俗的祭拜程序、制作技艺等一直保留完整,原生态的民俗传承300多年,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2009年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东岙村被列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基地。

  洞头和闽南地区一样,在七夕节当天要祭拜七仙女(口语上尊称为七星娘妈,文学作品写作七星夫人),这源于洞头岛上广泛流传的古老传说。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派王母娘娘体察人间疾苦善恶。王母扮成乞丐下凡,见有人用糯米饭捣油灰来砌坟墓,上前乞讨却遭到一顿鞭打。王母大怒,惊异世人如此糟践粮食、势利寡情。玉帝降灾人间,连旱三年,五谷不生,六亲不认,让大家“人吃人”!七仙女得知,半信半疑,也化作乞丐下凡人间,向一摆渡老伯乞讨,得知用糯米饭捣油灰砌坟墓的是财主,而很多穷苦人连糠菜饼都不一定吃得上。七仙女拿着糠菜饼上报天庭,但是君令如山,不能更改。于是七仙女再次下凡代行天令,用米粉印成人形馃饼,施舍给百姓,瘦小的孩子吃了后长得又高又壮。人们感念七仙女的恩德,把这种印有人形的馃饼取名“巧人儿”馃,年年七月初七制作;为了给七仙女下凡以后有个遮风挡雨的歇息地,于是就扎出了“七星亭”,祭拜七仙女。大家盼望自家孩子能得到七仙女的关照,快长大,便有了成人节的仪式。

  在洞头,七夕来临前半个月左右,就有一些匠人做成“七星亭”售卖。凡有16岁以下孩子的家庭都要买。如果孩子刚好满16岁,就一定要买“圆亭”(有两层),如果孩子不足16岁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则买个扁亭(即平亭单层)亦可。近年来,大家的经济条件都提高了,所以扁亭几乎都没人买,匠人们也都不做了,反而是三层的圆亭风靡起来,更讲究的家庭还会买五层或七层的圆亭。

  “七星亭”是用蔑扎纸糊彩描制成的,无论哪一种“七星亭”,都贴有七仙女像,还有少数“七星亭”里会有一种叫做“磨喝乐”的泥偶,头是用泥做的,但因为制作麻烦,除非买家有要求,否则很少有匠人会做。

  七夕傍晚五六点钟左右,岛上居民就开始准备在天井或家门口祭拜七星娘娘,贡品有七星亭、“巧人儿”馃、红龟、红圆、一盘花(7朵,一般为染指甲的凤仙花,讲究一点的家庭会用玫瑰、康乃馨等),彩色丝线七条(古时候,女儿出嫁都会用丝线来开脸,即用彩线将脸上的绒毛刮干净,而这彩线便是给七星娘娘开脸用的)、香粉七块(给七星娘娘化妆用的)、蛋(必须煮熟切成七瓣)、红绳串起来的铜钱、贝壳、长寿面、红枣等干果、时令水果、熟食等。有16岁孩子的家庭必须要杀一只公鸡做祭品,如果家庭经济困难,可以用米鸡代替,家里有属鸡的孩子如果刚好遇到鸡年,也要用米鸡代替。

  祭拜时口念祈福歌谣,与孩子一起祷告,焚烧七星亭。也有将七星亭放在第二年焚化的,讲述者曾经在半屏一带的一户人家里看到,他家因为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就将七星亭一起放在平时供奉土地、财神的供桌上,初一十五烧香,求七星娘娘保佑孩子平安长大,到了第二年七夕,买新的七星亭替换,再将老的焚化,年复一年,直到孩子16岁成人。

  撤供后,公鸡供16岁孩子食用,寓意快长快大;红龟、红圆分送亲朋好友,告知孩子已“成丁”。拜七星娘娘的仪式从孩子一岁开始,一直到16岁成人,才结束。现在有些家庭是从家里的媳妇怀孕就开始祭拜,一岁和16岁时的仪式最为隆重,家里有一岁的孩子,祭拜时,红龟和红圆的数量是有规定的,一般为每样12个,遇到闰年每样准备13个,而孩子到了16岁祭拜时,红龟和红圆则是每样16个。

  撤供后其他祭品由亲友们一起分食,如今的祈福宴就是由此演变而来。今年,东岙村的90桌七夕祈福宴已经被预订满了。今后,将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祈福宴”,像泰顺的“百家宴”一样,进一步提升洞头的文化旅游品牌。

  讲述者表示,她小时候的七夕晚上,女伴们会相约到葡萄架下,听织女和牛郎说悄悄话,大家还会用明矾和凤仙花染指甲。

  平阳:“巧舌”加“风消”

  讲述人:郑金开

  平阳人会吃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甜饼,形似长形口舌,放在油里炸过,遍体粘上芝麻饼条,叫“芝麻巧”或“巧舌”。还有一种,将糯米和糖炊熟捣韧,先做成半寸多高,一寸多阔,一尺多长的年糕,放在风里稍晾干,再用木刨刨成薄片,进一步晒后,放在油里炸,当地人称之为“风消”(也有叫烘烧、风尚、烘鞘等,都是读音的关系)。样子其实有点像虾片,但虾片是五颜六色的,味道是咸的;而“风消”则是甜的,白色,边缘有一道红线,这也是七夕节孩子们最爱的零食。

  这两道糕点都是妈妈送给女儿的,姑娘们一边尝吃巧食,一边在月下做各种手艺,姑娘们相信织女会使她们的手更灵巧,同时心里祈祷着仙女鹊桥会。或是外公外婆给外孙送巧食糕饼蓬包,寄托着长辈希望小孩子吃了巧食后聪明又伶俐,还有“巧合”的寓意。

  《平阳县志》记载:农历七月初七日夜,传说牛郎、织女渡银河,过鹊桥相会。民间孩童食“巧食”和“烘烧”,均为米粉制成的甜食。晚,妇女在中庭设巧食、瓜果,向天祭拜,并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以五色丝线竞穿绣花针,名为“乞巧”。平阳县内很多地方的百姓有过七月七的习俗,并流传一些歌谣,如昆阳、鳌江有“七月七风消和麦麦(蚕豆)”、萧江有“七月里来七秋凉,牛郎织女会鸳鸯;若要相会七月七,草桥排落河中央”。

  在鳌江还流传着“七月七日吃巧食”的故事。话说明朝时,浙南某地有一姓朱的员外娶妻苏氏,年届四十才得一子,乳名朱墨贵,夫妻爱似掌上明珠。墨贵时至七岁,员外亲自教子习文,可是这墨贵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之下,越来越笨拙。某年七月七,苏氏再三向员外求情破例给儿子到舅父家做客一次,舅母用麦粉拌上红糖芝麻做成长长饼条给他吃,墨贵非常喜欢,还请求舅母明年的七月七多给他送来面粉饼条。舅父陪他游山玩水,并带他到田间学点农艺,这使他大开眼界,增加自然知识,心胸开阔。回家后在父亲面前滔滔不绝说起农业栽种知识,头脑比以前灵活轻巧许多,不比从前笨笨拙拙的样子,遂改名朱巧军。事后,老员外在大门上张贴四个大字“耕读之家”。日间让他田间劳动,晚上习文读书,学业大进,舅父母得知也是万分高兴。于是每年七月七做起很多很多麦条,定名“巧食”,专给朱巧军吃。后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七月七送巧食也就蔚然成风,直到现在。

  平阳七月七习俗还与端午节习俗相关联,端午当天,小孩子的手腕和脚腕上系着的五色长命线,要在七月七剪下,并在剪下的线上系好“巧食”抛到屋瓦上,好让喜鹊叼去帮助牛郎织女搭鹊桥。也有小孩将时令果品陈于瓦上,并用小竹棒击之,以庆牛、女相会,叫做“敲瓦翎”。

  在平阳闹村还有“仓头宫七月七庙会”,当天要给马仙娘娘拜寿。

  在平阳的农村,还延续“分七月七”的习俗。当年七月以前娶新媳妇的人家会给亲戚和房族分巧舌、烘烧、麦麦等食物。这些东西都是新媳妇娘家提供的。

  瑞安、文成等地

  另外,瑞安、文成等地,会吃一种形状、大小和手指类似的面点。瑞安当地一般用米粉拌上红豆,制作成手指般大小,蒸熟食用,以求“手巧”;而文成则是在面点里加上薄荷等,夏天吃起来,有种凉凉的感觉。当地也把这些面点称为“巧食”。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叶双莲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