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赛】让慈善成为温州城市“基因”

来源:温州网作者: 季克珏 2014-09-10 15:06:38
核心提示:让慈善成为温州城市“基因”,让慈善植根于民间,人人有善心,人人想参与,温州慈善才更有活力,荣耀才更持久。
查看评论

  前不久,参加温州市图书馆读真人书活动,那期真人书的主角是“羞涩”的都老板---热心慈善的赵章蕙。“都老板”的抵押豪车救人的事迹想必大家都知晓,这儿就不多说了。这次面对面听“都老板”敞开心扉谈人生经历,谈慈善种子如何种在心田,成为自己基因的一部分,感触良多,特别是后面的互动部分,一个来自山西的朋友说,来温七、八年了,温州城市的慈善氛围,温州人的慈善“基因”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说民间自发的捐款救助病人,每每总能成功,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这是我们那儿几乎是不可想像的。我们那的煤老板、有钱人不比温州人少,可为什么没有温州这样的慈善氛围呢?仅凭这一点,我就觉得温州是座温暖的城市,我愿意做个新温州人,因为人有旦夕祸福,至少在此地,我在这一点上是安心的。其他好几位外地的朋友对此也深有同感。

  是啊,在这点上,作为温州人是自豪的。温式慈善,渊远流长。“红日亭”百年慈善地标的矗立,成为“城市良心”,“7.23”动车事故中“大爱温州”形象的树立、“明眸工程”中善行天下的义举。。。一桩桩一件件,正是这不胜枚举的善行义举,正是这全社会广泛的参与,才成就了温州的“七星”荣耀,成为了中国城市慈善百强榜中第21位。慈善成了这座城市的良心,成了这座城市“基因”。

  让慈善成为温州城市“基因”,需要广大市民内心的自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善行能使我们内心善的种子得滋养,故我们在付出的当下,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得益!而真正的利益是我们自己人格的完善与生命素质的提升,这是与行善同步的,当下就可感受到的。人人都有善念,我们要做的是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让内心的善念如皓月般放射光辉,同时,还要付诸行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倡导”助人自助,提升自我“的行动,开展社会公德公益服务,奉献爱心,让慈善成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

  让慈善成为温州城市“基因”,需要全社会的自律。个人觉得,慈善不仅仅指金钱的捐助和其他服务,来提升人类的福祉,而自律自觉地使他人身心免于损害的行为也是一种慈善。在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自律自觉地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劳动保护,让员工远离诸如矽肺病等职业病;强化安全生产措施,让员工免于伤害;不生产违法的不安全食品为害消费者等等,都是一种慈善。当然,自律自觉的不仅仅是企业家,而是全社会,只有全社会人人自律,不“绑架”慈善,不“营销”慈善,使贫病老残等弱势群体免于伤害,让他们得到物质和心理的帮助,这个世界才更美好。

  让慈善成为温州城市“基因”,需要多层次多形式的自我创新。在新媒体时代,慈善公益组织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新生事物,多层次、多形式创新慈善活动的形式与平台,借助社会潮流、公众动员的力量推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将看似稍纵即逝的热点转化为长期的、机制性的支持民间公益的力量。我们要发挥“拿来主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热点吸引社会关注,掀起社会爱心潮去帮助需要的人,给公众一个参与人人公益的平台。比如这次公益“冰桶挑战”,在温州就变成了一场爱心接力,这不很好吗?

  让慈善成为温州城市“基因”,需要更多的微公益。这个“微”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微博、微信等的公益传播,慈善是需要宣传的,我们温州的慈善事业需要薪火相传,需要源源不断注入新鲜的力量,微博微信都有很好感染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力善的正能量,参与到慈善中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二是毋以善小而不为,人人可参与的公益模式。新媒体与微公益共生,为慈善回归民间、保障公民自由选择参与公益活动并行使监督的权利创造了可能性。总之,让慈善成为温州城市“基因”,让慈善植根于民间,人人有善心,人人想参与,温州慈善才更有活力,荣耀才更持久。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陆向东|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