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黄金周 含金量高还是低?

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 谭浩俊 2014-10-08 15:58:55
核心提示:这种连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都没有的现象,也可以看出,旅游经济在这些地方是根本拿不上桌面的。除了门票,地方似乎想不到任何可以发展旅游经济的途径与方法。2
查看评论

  “十一”黄金周很快结束了,今年的黄金周,同样躲不开“争议”这个词。该不该外出旅游需要争议,该不该保留黄金周需要争议,黄金周的含金量高不高同样需要争议。那么,今年的黄金周,含金量到底高不高?此前有关媒体关于含金量高的报道,依据是否充足?是否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

  显然,要判断黄金周含金量的高低,绝不是几组数据就能证明的。既然是黄金周,那就不仅要看重量、看数量,还要看成色、看质量。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比较准确地算出黄金周的含金量,才能得出黄金周应当存废的结论。

  客观地讲,单从游客数量、门票收入等来看,今年黄金周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按照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截至6日17时,全国纳入监测的124个直报景区就接待游客363.98万人次,同比增长11.11%;门票收入17280.46万元,同比增长4.66%。而北京、四川等旅游景区比较集中的地区,游客数量都超过了百万。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拉动消费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但是,从黄金周游客反映的情况以及现状来看,黄金周的含金量似乎又没有数据所反映的那么高。也就是说,旅游经济的内涵并没有在黄金周得到充分反映,各地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的理念仍然处于低水平状态。

  门票在旅游中唱主角,毫无疑问是旅游经济处于低端化、低水平化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要知道,旅游经济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概念。真正的旅游经济,门票收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甚至可以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但是,中国的景区,绝大多数都把门票收入作为旅游经济最主要的创收手段,千方百计地提高门票价格。按照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中国5A级景区的平均门票价格已经突破了100元。按照这样的价格,是会将相当一部分游客挡在景区之外的。

  把旅游经济的立足点放在门票收入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在发展经济方面的落后思维与理念。就像总将经济建设的重点建立在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一样,无节制地提高门票价格,就是在堵塞旅游的源头,将游客从景区赶走。想一想今天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状态,如果景区门票价格也按照目前的速度涨上去,总有一天,各大景区也会出现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现象,冷得连基本维持的收入也没有。

  所以,尽管游客数量很多、门票收入也很高,但是,旅游经济的含金量却很低。将门票收入作为旅游业最基本收入的格局,不能再维持下去了。

  而与门票价格居高不下相对应的,则是旅游纪念品的千篇一律、千地一面。按照媒体提供的消息,各大景区迎来旅游商品购物潮的同时,游客却发现,购买旅游纪念品的内在动力却一点没有。因为,每个景区的“地方特产”,都是一样的,竹雕、小木刀、木梳等,就像进入了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一样,没有一点“特产”的特色。

  这种连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都没有的现象,也可以看出,旅游经济在这些地方是根本拿不上桌面的。除了门票,地方似乎想不到任何可以发展旅游经济的途径与方法。如果能够像其他国家一样,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经济的含金量无疑可以提高很多。为什么各地不将绞尽脑汁提高门票价格的精力放到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方面呢?从这个角度分析,今年黄金周的含金量,也没有数据所反映的那么高。

  当然,黄金周到来之前,各地在如何相互沟通、建立良好的信息平台、信息互通机制方面严重滞后,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因为,由于年年出现游客数量过多、车辆过于拥挤、景区人满为患的现象,已经使一部分居民患上黄金周旅游恐惧症,既想趁黄金周期间外出好好旅游,又担心旅游景区人车过多而失去玩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九寨沟,就出现了前几天游客大量减少的现象。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去年游客过于拥挤,使得很多人不敢再去九寨沟。相反,如果各地在信息平台建设和沟通方面实行互通,这样的现象也就不会出现,景区人车过于拥挤的矛盾也可以有效缓解。这方面,显然也会影响黄金周的含金量。

  而最根本性的问题,则是黄金周太“少”。按照带薪休假的相关政策,实际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可以是黄金周、黄金日。如果能在体制制度方面有一个比较好的规划与设计、执行与落实,很多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总之,如何提高黄金周的含金量,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含金量,需要有关方面和地方政府好好研究与思考。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陆向东|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