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眠后会报出银行卡密码? 揭开催眠术神秘面纱

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作者:2015-03-20 06:43:46
核心提示:“催眠术”一直让人好奇不已,并被传得神乎其神,它是否真的如此神奇?

  电影《催眠大师》中,心理学专家将病人催眠。

  温州网讯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日前温州市心理卫生中心、市人民医院对温州居民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温州有睡眠障碍的人群约占总人口的四成。其中中老年人占六成以上。

  睡眠障碍虽可用自我调节法调整睡眠,但严重失眠还需寻找心理医师进行诊疗,比如——用催眠术的方法来治疗失眠。

  “催眠术”一直让人好奇不已,并被传得神乎其神:比如,它可以让人进入无意识状态,让被催眠者听从指令跳舞唱歌,然后清醒后浑然不觉。还有传言,称催眠可以让人回忆起前世的记忆,看到自己儿时发生的事情。在厦门等地甚至办起了催眠师培训班……是否真的如此神奇?

  记者前往附二医心理科门诊,找到心理医生戴王磊做了一番“催眠体验”。

   【记者体验一】催眠能让人无意识地听催眠师的指示?

  昨日下午,戴王磊让助手关闭室内所有的灯光和窗户,直至一片漆黑。而后,记者被安排坐在一张有靠背的椅子上。随后,他掏出一支带有灯的笔,在暗室中举于记者眼前。

  “现在,你看着我手上这支笔的灯,盯着看,继续看,看着它……现在你眼皮有点累,你继续盯着看,不要眨眼睛,累的话闭上眼睛……”

  记者始终盯着光源,慢慢地,发现光源逐渐分散,变成了一个黄色光球。眼皮越来越沉重,最终受不了而闭上了。

  “现在你动一下你的右手,右手很重,动不了,动不了就不要动;现在抬一下你的左手,你的左手很沉重,抬不起来就不要抬,左手很累,我不想动,什么都不想动……”戴医生一直重复地进行暗示,当他让记者抬手的时候,记者感觉只能够稍微动一下手指,两只手的确很沉重,无法动弹。

  “我现在正坐在温暖的阳光下,阳光正照在我的脸上;脸,暖暖的,似乎有,花的香,风,吹在脸上,很惬意;我很想睡,我眼睛睁不开,我不想动,我两只手没有力气,我现在很放松,我没有心事,我就像躺在妈妈的怀里,就像妈妈抱着我一样,我感觉很温馨,我很平静,我很放松;我只想好好地休息,我没有烦恼;阳光很温暖,风很柔和,花很香,我只想静静地坐一会……”

  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就感觉整个人很放松,好像被带进了戴医生描述的场景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现在从十数到一,数到一的时候,把眼睛睁开。”静静地坐了一会后,戴医生准备唤醒被催眠的记者,“十、九……一,好,把眼睛睁开,我们清醒了。”

  清醒后的记者回忆,意识并没有彻底的模糊,完全能够清楚记得戴王磊说的话,但在他发出将手移动的指令时,只能稍微让手动一点点身体却非常沉重。但全身似乎没有力气,意识虽然清醒,但无法动弹,也不想动弹。

  最后在似睡非睡的意识下被唤醒过来。

  解析:潜意识有防御机制,做不到完全控制“被催眠者”

  “失眠、社交恐慌、强迫症、抑郁症等轻度的心理障碍,都可以用催眠术来治疗。”戴王磊说。但对于失眠症状,一般将患者催眠到睡眠状态即可。而对于其他心理障碍,则需在催眠状态下不断强化积极的心理暗示。

  戴王磊有一个患者重度洁癖,觉得自己衣服鞋子都很脏,觉得根本洗不干净,衣裤鞋袜全部穿一次就扔,连手机也是。戴王磊在对其催眠后,反复说:“我的衣服很干净,一点都不脏,脏了我可以洗,也洗得很干净,是的,它们都很干净,一点都不脏……”他解释,病人在清醒状况下,根本听不进医生这番“唠叨”,而在催眠中,潜意识中的防御机制打开,这个暗示会神奇地进入潜意识,改变对方潜意识中的错误想法。

  但如此催眠会不会窃取病人隐私?比如,让病人丧失意识,说出银行卡密码?戴王磊说,这个有夸张的成分:“人的潜意识也是有防御机制的,一些催眠表演中,被催眠者听取催眠暗示,会跳舞、唱歌、做出拉提琴、打球的动作,这是因为他们潜意识中认为这样的行为无害才会去做。但问银行卡密码会一下子击中潜意识中的防御线,对方会立马拒绝掉。”

  他还谈到市面上的催眠师培训机构并不靠谱,我国并没有统一的官方的催眠师证书认定。只有拥有心理咨询师证件的人,才有使用催眠术用于医学临床治疗的资格。

  【记者体验二】催眠会看到前世情景?

  据一些传说,催眠会唤醒前世记忆,会看到之前好几世的影像,这个靠谱吗?戴王磊说,这个称之为“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法,大家往往将其与催眠混为一谈。事实上,两者差别极大。并且,“自由联想”分析法能够看到“前世”这一说法是“唯心”学说,不足为信。不过,它的确能让人回忆自己的儿时。

  聊到此处,戴王磊冷不丁问记者:“你家在哪儿?”记者一愣:“在龙湾。”他缓慢问:“家附近有什么?”记者答:“有个公交车站。”接着,他再问:“那你小时候的家呢?”“多大的时候?”“很小的时候。”他说。

  此刻,透过诊室的窗户可以看到远处的高楼和蓝天,记者盯着此景,似乎看到了小时候家里所在的院子和院中的大门。答道:“是个院子,我家在其中一个楼房里,是二楼的一间。”

  接着,我们有了如下对话:

  “你家里的门是木头的吗?”戴王磊问。

  “是的。”

  “什么颜色?”

  “黑褐色。”

  “门上是不是有一些图案?”

  “没有,但是门很旧。”

  “门上还有什么印象很深的?”他问。

  记者思绪一阵飘忽,恍然记起大概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父母出去了,自己透过门上一条很大的裂缝往外看的往事,但不太记得看到了什么。戴王磊随即岔开话题问别的,问记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往外看,又为什么想往外看,特别想看到些什么。记者在他的引导下逐渐回忆起门外是一个小伙伴在玩一个塑胶水管的情景。“他叫什么名字?能记起来吗?”记者肯定地答出他的小名:“叫二宝。”

  回到现实中的记者特别惊讶,才意识到刚才被戴王磊医师进行了一次“自由联想”分析法,但奇怪的是,记者虽能记得三四岁时家中的情景,但这个片段,以及这个小名二宝的小伙伴,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这次,记者甚至连那个孩子的长相都清晰地回忆了起来。

  解析:所有的往事其实都在脑海里,只是记不起来了,并不是遗忘

  “所有的往事其实都在脑海里,只是记不起来了,并不是遗忘。”戴王磊解释。许多人成年后的精神疾病,都源于儿时,主要是3-6岁时的心理创伤。因为意识中的防御机制,病人将这些带来伤害的痛苦回忆“选择性遗忘”。但是,对于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反社会人格障碍等重症精神疾病,有必要利用“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法,挖出当年的伤疤,让这些往事晒出来,才能够对症下药将疾病治好。

  戴王磊介绍,有个30来岁在市区工作的病人,一直莫名其妙地有着社交障碍,并且非常害怕老家村子中一名近五十岁的老年人,看见那位老人就浑身发抖,拔腿就跑。经过“自由联想”才找到缘由,原来这个病人儿时逃票看电影,被这个老人抓到了,受到了对方严厉的呵斥,并受到了严重惩罚。

  还有一位撒谎成性的病人,也是因为儿时讲实话被父母责打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对方均在回忆起往事后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番事儿啊!”

  这和催眠疗法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患者始终保持清醒,并没有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记者询问,那为什么不寻找成年时痛苦回忆的根源,而要挖掘儿时的记忆?戴王磊说,成年时的痛苦对人格、精神上的刺激并不大,可以自愈,也不会忘记。而人在幼年,因内心脆弱,当时的一点伤害都可能造成一生的影响。

扫描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李思思|责任编辑: 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