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作战图 打赢温州小微园和工业技改转型攻坚战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2015-03-31 07:49:55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今年,是温州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之年。

  日前,市委市政府擂响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园和工业技改攻坚行动的战鼓。在这次攻坚行动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制定了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百项百亿”工程、机器换人“百项百亿”工程以及工业技改等三张攻坚“作战图”,力争今年全市在建小微企业创业园达到100项以上;组织实施100项重点“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项目;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2%以上。

  “按图索骥”攻坚战,正在瓯越大地全线打响。

  小微园怎么建?

  新增用地指标可优先用

  在温州,点多面广的小微企业,70%没有自己的厂房,靠自身的“内力”摆脱低小散,很难!

  为缓解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各种要素制约,早在2013年,我市就高标准规划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以期通过扶持培育,将其打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梦工厂”。

  走进浙江西博思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第一感觉是这家企业规模不大,但发展势头相当强劲。这是一家专业生产智能一体化电动执行器的企业,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甲级供应商。企业近几年业绩持续快速攀升,2014年销售业绩达到50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以上,目前又入围未来两年中石油的供应商。

  诸如西博思这样快速成长、逆势上扬的小微企业,在温州还有不少,但土地、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制约日益显现。为破解发展难题,这两年我市的小微企业园建设驶入了快车道。截至今年2月份,全市在建小微企业创业园61个,涉地面积6100亩、建筑面积812万平方米。

  未来,我市将结合“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将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结合起来,定位为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摇篮”,全市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0%以上用于工业,并优先用于小微企业园的要求,力争今年全市新增供地达到3750亩以上,新增小微企业创业园40个,全市小微园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

  工业技改怎么改?

  集中重点行业一业一策

  当传统的“人口红利”伴随着新技术的崛起而不断稀释时,企业向“技术”要红利,既是现实倒逼下的选择、也是企业谋发展的趋势。

  为了摆脱增产不增效的误区,蒙拉妮鞋业公司潜心研发成功当今最先进的注塑生产工艺。采用这一先进技术改造后,原来传统产业成型车间要70至80人,现在只需20人即可。据该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公司生产的航空安保鞋全部出口俄罗斯,在俄罗斯当地零售价每双在人民币1500元以上,比传统制鞋工艺生产出的皮鞋售价要高出10%至20%,生产利润高达10%左右,比制鞋行业平均利润高出近一倍。

  蒙拉妮鞋业的技改经历,无不反映出面对宏观经济向下压力,不少企业家的利润观正在改变。“以前热衷于扩产能,建厂房、招工人,结果在利润本身就很薄的情况下,负债大幅提升,增加了经营风险。”位于龙湾的迈尔斯服饰企业负责人林建彬说,如今在现有的产能基础上精打细算,通过技改要效益才是王道。

  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了56.1%,较上年提高了18.5个百分点,增速排名也从全省第3位上升到全省第1位。

  未来,我市将针对集群经济的特点,在各县(市、区)开展“一地一业一策”活动,集中五个以上产业优势明显、集聚度高的重点行业,凝聚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面力量,对关键环节和重点技术进行攻关。

   “机器换人”如何换?

  专家组提供技术服务

  作为工业技改的重头戏,我市“机器换人”不断换出发展新空间。

  特福隆集团实行“机器换人”后,集团人员减少了一半,产值却增加了3倍;得益于“机器换人”,金龙机电股份公司传统的生产流水线实现了智能自动控制、数字化、可视化,产能增加了一倍,生产线所需人员减少了近30%……

  在劳动力成本要素制约趋紧的当下,“机器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成了不少企业的主动选择。去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机器换人”覆盖面达到2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个点,居全省前列。今年,我市提出要组织实施500项“机器换人”项目,全面提高“机器换人”企业覆盖率。其中,市级组织实施“机器换人”百项百亿工程,重点梳理100项设备投资额超100亿元重点项目,提升企业“机器换人”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并以永嘉泵阀、乐清电气两个省级行业创新试点为契机,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但这并不代表未来“机器换人”会一帆风顺。市经信委投资与规划处处长曹启蒙说,很多小微企业本身缺少技术部门及人员,难以自主开发新工艺、新设备,这就需要装备研发制造等相关技术支持。问题在于,每家企业产品不同,会带来个性化的设备需求,软、硬件的研发和维护成本就更高,而小微企业这方面的承受能力很弱。

  为了让“机器换人”更接地气,未来,全市将筹建5个以上行业“机器换人”产业联盟,组建50家以上科研平台和专家指导组,为企业“机器换人”提供技术服务,并培育20家以上机器人生产企业。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鲍苗苗|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