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也平30年后谈“温州模式”:最大力量在于精神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姜巽林 王丹容 2015-05-12 07:17:42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张也平不曾想到过,他的一篇报道会让温州人惦念了30年。

  1985年5月12日,正是在他和同事桑晋泉的笔下,“温州模式”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媒体上。

  再提当年他所采访的温州人、温州事,82岁高龄的张也平老人用了三个字形容:闯“禁区”。

  1985年4月中旬,时任《解放日报》国内新闻部主任的张也平,带着记者桑晋泉来到温州,想要报道温州对外开放的面貌。

  从瑞安塘下到苍南宜山再到乐清柳市,千家万户投入商品生产的那股热情、农村中那种蓬蓬勃勃的市场经济的活力,令他们十分震惊。

  “温州人所做的一切,在当时无一不是闯入‘禁区’。”在上海解放日报大厦附近的咖啡馆,张老向我们娓娓道来,“ 我们决定也闯一闯‘禁区’,把它报道出来。”

  彼时,温州个私经济的发展,还处在姓“资”姓“社”的争论中。

  “当时有个别经济学家提出‘温州模式’,但大多数干部和专家都对‘模式’一词持保留态度。一旦我们的报道处理不好,就会引起争论。”张也平回忆说,《解放日报》最终绕开“地雷”,在新闻导语的最后和评论的第一段里,加了一句“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温州模式’”的话。

  进入1985年下半年,多位中央领导专程到温州考察,诸多专家学者陆续来温州调研,外地干部纷至沓来。“温州模式”,引起全国瞩目。

  “‘温州模式’的出现,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破天荒的。它孕育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最早胚胎,走出了一条城乡经济、治穷致富的新路子。这个模式的形成,《解放日报》尽管在言路上开了先河,但绝不是某个人的功劳,而是归集了温州人的胆略和智慧。”采访中,张老反复强调。

  “经过30年的实践,温州模式并未‘过时’,而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张也平认为,“温州模式”从初级到高级,从“草根”到“树林”,逐步推广到江浙、到华东、到全国,成为一种颇具活力的经济模式。温州人沿着这条路子,不仅走向全国,而且跨出国门,成为我国经济大军中的一支劲旅。

  从有着“浙商教父”之称的鲁冠球聊到互联网“大咖”马云,在张也平看来,今天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说都得益于“温州模式”的发轫。

  “祝贺‘温州模式’发扬光大!”他笑着对温州来的晚辈说。

  五月的黄浦江春潮涌动,一如30年前的瓯江潮涌。张也平清晰地记得,穿过时光的那股力量,那是他当年在温州感受到的温州人民和温州干部身上的两种精神。

  一种是勇于闯荡的精神。他说,这是温州人民的一种特有素质。当年的温州人发扬“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的吃苦耐劳精神,创造了“温州模式”。

  一种是敢于探索的精神。他认为,这是温州干部的一种特有素质。当年他们敢于冲破一些传统理论、旧有体制和具体政策的束缚,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城乡经济的路子。

  在这位老报人看来,今天,温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温商回归”、加快围垦造地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等种种举措,无一不是温州干部群众为突破困难、加快发展而进行的创新探索,是当年的温州人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他祝愿,温州道路越走越宽,温州的未来更加灿烂。

  采访临近结束,我们问:“您于30年前执笔《温州的启示》,1986年再访温州又写了《温州的探索》,如果现在继续写第三篇报道,您会写什么?”

  张也平思考片刻,忽然眼睛一亮:“对了,就是《温州的精神》!”

  “‘温州模式’最大的力量在于精神。温州人的精神最难能可贵,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老人这样说道。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潘涌燚|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