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资”不是用来“吐槽”的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王军荣 2015-05-29 09:06:50
核心提示:“平均工资”不是用来“吐槽”,也不是“娱乐材料”,而是用来思考的,思考社会的公平,思考自身的前程和努力方向。
查看评论

  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调查数据,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969元。201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6339元,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36390元。其中,非私营单位中的金融业平均工资(108273元)最高,首次突破10万元,是最低行业的3.82倍。

  公布“平均工资”是每年的惯例,而伴随的另一个固定节目却是“吐槽”,感慨“被平均”、“被增长”;调侃自己“拖了平均工资的后腿”。诚然,“平均工资”不被“吐槽”有点难,但年年相似,是否该反思?该将公布“平均工资”升级了。

  毫无疑问,公布“平均工资”绝非无厘头,也绝非没有意义,更不是数字游戏,它是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企业进行管理和决策,劳动者维护个人权益,这个数据都必不可少。它还是最低工资的测算依据、工伤等赔偿制度的法律依据,据了解,在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等一系列民生保障待遇标准,包括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等,都要参考上一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平均工资”对宏观调控有很深的意义,只是作为普通老百姓,面对“平均工资”,该持什么态度?恐怕是要么“吐槽”,要么干脆置之不理。

  “被平均”的情况是难免的,毕竟由于统计本身的局限性,再加上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从个人而言,工资能拿到多少就是多少,是无法平均的。

  公布的“平均工资”也要有一种版本是让老百姓喜欢看的,每年在公布“平均工资”之后,老百姓的“吐槽”中,均会有不少中肯的建议,比如,有人提议除了公布平均数,不妨也公布中位数,个人更能掌握自己所处的位置;而从业者除了看总体平均,也可关注各行业平均,这样认识能更全面;也有人建议,统计部门发布相关数据的时候,能有一个动态的参考数据,能让市民更为直接的“对号入座”……

  公布“平均工资”,既然是每年都要做的,就要每年都有所进步,都要有“升级版”。现在电脑各种软件隔一段时间就会升级,会打上补丁,会提供新的视角,为何“平均工资”就年年是“老面孔”,除了数字变化之外,就没有别的。如果统计部门凭借自身的力量无法做好“升级”工作,那就无妨仔细分析各种“吐槽”,从中发现改进的“灵感”;无妨研读各种意见,进行科学整理,从而升级版本,唯有不断努力,才会让老百姓觉得“平均工资”其实与自己息息相关的。

  “平均工资”不是用来“吐槽”,也不是“娱乐材料”,而是用来思考的,思考社会的公平,思考自身的前程和努力方向。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陆向东|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