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医用酒精给发热宝宝降温?不推荐
核心提示:很多妈妈们问,那不用工业酒精用医用酒精擦浴可不可以?对于婴幼儿发烧到底该怎么处理?
昨天,有则新闻在微信朋友圈广泛转发:东莞常先生1岁多的儿子发热,听说用酒精可以降温,他就从工厂拿来一瓶工业酒精,擦孩子的腋下,约用了1000毫升。哪知孩子擦了酒精后就不省人事,抢救无效死亡。工业酒精的甲醇浓度为95%以上,具备一定散热作用,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甲醇容易通过皮肤被身体吸收,进而导致视神经受损,严重的会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威胁生命。
朋友圈内很多妈妈们问,那不用工业酒精,用医用酒精擦浴,可不可以?对于婴幼儿发烧,到底该怎么处理,来听听专家的解答。
不推荐用酒精擦浴降温
“老一辈的人可能比较流行用酒精擦拭,来给发热的孩子降温,但我们不推荐。”浙医儿院呼吸科张园园副主任医师说,如果用酒精只擦手心、脚心,面积太小,效果不好。如果擦全身,体表面积很大,容易造成脱水,也有可能引起寒战、过敏等反应。
浙医二院儿科主任冯建华说,用酒精擦浴是有一定的风险。因为擦浴时宝宝的皮肤也在吸收着酒精,急诊室里偶尔也会接诊因酒精擦浴而“醉酒”的孩子。所谓“醉酒”,表现为皮肤潮红、脸上毛细血管破裂、双手颤抖等症状,重度中毒可使呼吸、心跳抑制。
小孩子皮肤嫩,发热时血液循环不好,毛细血管扩张,表皮透过能力较强,对酒精的吸收会比成人多一点,会对皮肤造成刺激,特别是对长湿疹的婴儿来说,刺激太大了。
专家们明确不主张用酒精降温,但家长们如果很想选择酒精擦浴,就必须切记:医用的75%的酒精一定要用温水稀释。
物理降温可用温水、退热贴等
健康的孩子肛温在36.5℃-37.5℃之间;腋下温度要比肛温要低0.5℃,维持在36℃-37℃之间;口腔温度又比肛温低0.3℃,正常范围为36.2℃-37.2℃;耳温和肛温相等。以肛温为标准,如果超过37.8℃,可以认为是发烧。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惊厥史,腋温在38.5℃以下或肛温在39.0℃以下,可先选择物理降温。当然,如果有过惊厥史,一发烧就抽筋的,应立即服用退热药物,然后找专业儿科医师就诊。
不主张用酒精,那物理降温还有哪些方法呢?张园园介绍,用温水擦浴,简单方便。
温水擦浴,水温应比体温低3-4℃,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寒战热度又回升。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腋窝、腹股沟处等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的时间长点,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
“有些孩子手脚冰凉,遇到温水可能发抖得更厉害,这时大人可用的手搓搓孩子的手心、脚心,让血管扩张。”张园园说。
另外,更简单的可以在额头、颈部、腹股沟部位贴上退热贴。
高烧时也可以做个冰枕,既舒服效果又好。可以做个小冰袋,把冰箱里的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100毫升左右水。为了保持舒适度,不要装得很满,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柔软的布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宝宝的体温应该很快会降下来。
6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好不要用退烧药
口服退热药物,儿童剂型的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都可选用。但6个月以下的宝宝,脏器功能比较弱,最好不要用药物退烧。
退热药有一定潜在的副作用,如刺激胃黏膜、破坏食欲,损害肝脏和肾脏,有的还可引起过敏反应,起皮疹,所以使用退热药物要慎重,但相对高热对机体造成的危害,退热药这些罕见的并发症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药一次不可用量过大,应严格按孩子的体重服用。服用退热药后,加上物理降温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孩子发热时,体温退而复升是很常见的,不要指望一次退热药后就万事OK。如果宝宝精神还好,继续观察。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应带去医院就诊:精神状态不好,尤其是服用退热药物体温退下来后,精神状态还不好;体温持续高热,退热药不起作用;48小时体温退而复升,虽然我们平时说病毒感染自限性过程要3天左右,但如果48小时体温还不稳定,建议还是去给专科医生看看比较放心;如果发热时孩子头痛、呕吐、腹痛明显,或四肢抖动,惊跳,发皮疹等,应及时就医。
另外,发热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消耗增多,而消化功能减退,应多吃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豆浆、米粥、面条汤、馄饨、鸡蛋等;鼓励孩子多喝水,有利于降温和病毒排泄。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