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大好高”项目 浙商回归打开产业转型升级新空间

来源:浙江在线-浙商网 作者:2015-10-20 14:58:00
核心提示:走出去是外流,走回来是回流,同时进出是对流,有流动就有空间。浙商回归不是告老还乡,不是衣锦还乡,而是创业还乡。
查看评论

  浙江在线·浙商网10月19日消息(记者甘居鹏) 浙商缘何要回归?浙江省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郑宇民曾这样表述:走出去是外流,走回来是回流,同时进出是对流,有流动就有空间。浙商回归不是告老还乡,不是衣锦还乡,而是创业还乡。

  受制于土地、人力等因素,浙商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外迁,创造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浙江。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浙江GDP增速连续下滑,经济形势严峻。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启动浙商回归计划,既是新的战略布局,也是亲情的呼唤和众望所归的社会期待。以“闯天下”闻名的750万省外、海外浙商,开始面临另外一种选择——走回去,强浙江。

  2012年是浙商回归元年。这一年,浙江省政府将浙商回归”列为“头号工程”,从组织机构、优惠政策、奖励考核等方面出台系列措施,召唤浙商回乡投资。

  “回归”成了全球浙商的流行语,也是浙江全省最强劲的政策主题词。

  浙商归做什么?

  嘉兴模式领跑全省

  三年多以来,浙江各县市开足了马力,为回归的浙商提供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也打开了一个个产业新空间和转型升级的未来。

  在浙江11个地级市中,嘉兴已连续3年获全省同档城市浙商回归工作年终考核第一名。

  浙江在线记者从嘉兴市经合办了解到,2015年1-8月,嘉兴市引进浙商回归项目248个,到位资金225.6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78.24%。其中,引进产业项目223个,到位资金186.21亿元;吸引浙商资本回归项目25个,到位资金39.47亿元。

  嘉兴浙商回归有自己的先天不足。嘉兴地处平原,属于长三角重要节点,建设用地十分紧缺;在外嘉兴籍企业家和在外成立的商会较少,吸引浙商回“嘉”客观条件受限。但是,嘉兴取长补短,在“回归什么”上做足了文章,具体来说就是以“产业、总部、资本、人才科技”为回归重点。

  在产业回归上,“阿里巴巴菜鸟城项目”在嘉兴浙商回归重大项目中无疑是最为闪耀的一个。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由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控股发起并联合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复星集团、富春集团等共同投资。

  据了解,嘉兴菜鸟城一期为天猫商超华东地区的旗舰店,是淘宝商城的升级版,是亚洲最大的综合性购物平台,拥有10万多家品牌商家,是阿里巴巴网购平台的核心内容,计划于2016年一季度正式投入运营。

  资本回归方面,嘉兴南湖区“基金小镇”表现尤其突出。今年上半年,南湖区全区股权投资产业认缴资金规模突破1100亿元,成为全省资本密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主攻产业转

  紧抓“大好高”项目

  在科技创新方面,科博达和浙江晶科项目是浙商回归的典型和缩影。

  带领公司创业团队从温州到上海,再到嘉兴、温州,是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总裁柯桂华的回归路线。如今,柯桂华创建的科博达上海总部,拥有集产品研发、实验、孵化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和全球业务网络的商务平台,融入了全球汽车电子高端产业链。

  受到“回归浙江,再创新业”的感召,作为浙江人的柯桂华饮水思源,始终关注着家乡浙江的经济发展,不断寻找机会反哺家乡。

  过去三年,柯桂华已经先后回浙江投资了近10亿元,建立了两个全资子公司和两个合资公司。其中,科博达嘉兴产业基地首期投资近6亿多元。从2012年到2014年底,科博达已累计实现销售近18亿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建立百亿级产业基地。

  与柯桂华不同,台州籍浙商李仙德先是到江西上饶创办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晶科”),最终也回到了浙江。

  晶科海宁太阳能生产线项目是不折不扣的“大好高”浙商回归项目。在2014年,晶科总投资达3.57亿美元(约22.7亿元人民币),远超1.5亿元的大项目标准;从产业上看,属于节能环保产业,是浙江省正在着力打造的七大万亿级别产业之一,是典型的新兴产业。

  事实上,嘉兴在浙商回归项目上,也是坚持紧抓“大好高”项目,其“大好高”项目数、到位资金数占比均达到了90%以上。

  嘉兴如此,浙江也是如此。在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下,浙商回归要求的是“大好高”项目的回归。浙江相继启动开展浙商总部回归、资本回归、人才科技回归等思路举措研究,使浙商回归从产业项目回归扩大到资本、总部、人才、科技、公益事业等领域,形成了多领域的回归格局。记者:甘居鹏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李思思|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