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溪之桥头、朱涂:喧嚣过后 清流回归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2015-12-04 09:43:06
核心提示:我来到了治理后的菇溪边,只见清澈的溪水,缓缓地流着,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一阵山风拂来,我们感到一阵清凉,水面上顿时泛起了粼粼金光。
查看评论
经过几年治理,清清流水重现菇溪。
朱涂村口,菇溪水缓缓注入瓯江。

  桥头:不凡历程在中国改革史上成就一个典型

  在菇溪流域,桥头无疑已成为一座最富有、繁华和热闹的集镇,让周边所有乡镇和村落都不敢小觑它。这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生意人来来往往,也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在此经商甚至定居。

  桥头镇所在地桥头村,历史上也是方圆几百里的物资集散地。由于“潮涨桥头”(瓯江潮水涨到桥头仍有气势,为正规半日潮)的优越地理位置,桥头人从事水上运输有近七百多年的历史,当地人称“撑船”。据《桥头镇志》记载,明清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桥头村都有走“水路”的运输专业户。木炭、竹木、缸器、山货等物产,通过桥头的船工运往瓯江口各码头,再销往全国各地;海货、食盐、南北货、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通过桥头的船工运往瓯江、菇溪中上游,再销往各集镇和山村。桥头的船只有三种,小的木帆船,就是舴艋船,比舴艋船大的叫驮蚌,比驮蚌大的叫航船,十九世纪后期,桥头有船近两百只。凭借“水路”的优势,精明的桥头人在菇溪东岸建街开店,店铺规模较大的有同一、协大、恒大等,多为合股经营。

  村里原有一条木桥横亘菇溪之上,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取名广利桥,意蕴“广济众人,万民称便”之意,桥头因此得名。1960年新开洋水库坝毁发生洪灾,木桥被冲毁,后改为石板桥。相传朱元璋部将朱亮祖攻打温州,得到桥头大户陈永进的帮助。朱元璋定都后,升任陈永进官职。后来陈出面集资,修建了此桥。可惜前年河道改造时桥被拆掉了。

  永嘉摄影家叶新仁是桥头人,出版有《菇溪桥头》大型画册。他说:历史上的桥头,地理位置偏僻,田地比较贫乏,不少人都在为生计奔波。解放之前,一些桥头人以弹棉为业,开创了菇溪人行走四方创业的先河。解放后不久,桥头成立了外出弹棉服务社,上世纪六十年代,外出弹棉人数增长很快,弹棉郎的活动区域逐渐遍布全国。到了七十年代,桥头在外弹棉郎有2500人以上。他们正是凭借着走南闯北、信息灵通等优势,在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初,就在自己的家乡建立起了以纽扣拉链为主的服装辅料产业链,迅速拉动了桥头的经济发展。

  在桥头至今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1979年桥头有两个弹棉郎来到苏州弹棉,在一家工厂的垃圾堆里,发现一堆五颜六色的东西,捧起来一看,是纽扣。两人就把这些废弃的纽扣收集起来,带回桥头摆摊叫卖,竟然很快销售一空。这两个弹棉郎看到了纽扣的商机,开始投身纽扣生意,成为桥头纽扣市场发展中的拓荒者。一年后,桥头卖纽扣的摊位发展到100多家。1983年,永嘉县政府批准桥头镇为纽扣专业市场,经过几年发展,桥头纽扣市场购销员达一万多人,分成了三支队伍,分别为外出采购、摆摊批发和贩销队伍,成为“温州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6年2月30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视察桥头。那天天气很冷,是1℃,又刮风,费孝通先生迎着寒风视察了市场、听取了汇报。3月8日,费孝通先生在杭州做《小商品、大市场——两种农村经济模式的比较》讲话时说:这儿呢(指桥头),老百姓富,政府可穷啦。我今天讲话声音有点不对头,因为感冒了,是那天到桥头去走了走,去镇政府坐了一会儿,那里窗上玻璃也没有,风吹得我好冷啊,就感冒了。感冒倒不要紧,当时,我就想到一点,这很有意义,民富“官穷”。费孝通先生在温州走访了四县五镇和市区两个街道厂,回去不久,就在《瞭望》周刊上发表了《温州行》上、中、下三篇文章,其中“上篇”就是关于桥头市场的论述。

  永嘉县志办副主任郑阳也是桥头人,他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大开放、大市场”时代的到来,由于交通条件等限制,桥头纽扣市场开始声息渐弱,新贵义乌市场迅速崛起。但桥头的不凡历程,在中国改革史上已成一个典型。在这条千年流万年淌的菇溪两岸,神话般地建起了一批批的高楼大厦、车间厂房,仿佛就在朝夕之间。但是,桥头在快速发展中,也付出了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

  据郑阳介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菇溪两岸出现了大量的私营小作坊,涉及纽扣、拉链、炼油、电镀等行业,大量的工业废水、岩粉和洗涤剂直接排入菇溪,导致河流成了“牛奶河”、黑臭河、垃圾河,菇溪水质遭到严重破坏。

  温籍军旅作家陈惠方走访了菇溪后写道:菇溪河里流淌着的是转着圈冒着泡散发着恶臭的、色如酱油稠如泥油的一团团污水。昔日妩媚的菇溪面目全非,菇溪百姓痛心疾首。

  当时,叶新仁与许多桥头人一起,奔走相告,一同呼吁,要求治理菇溪河流。2008年,是桥头纽扣市场创建25周年,在纪念活动的当天,主办单位启动了菇溪河道防洪治理工程,桥头企业老板捐助治理工程启动资金3000多万元,桥头镇井大村方云松等老人主动要做治理工程“监督员”。上规模的纽扣企业安装上环保治污设备,小作坊全部搬迁。通过几年整治,青山绿水回来了。

  我来到了治理后的菇溪边,只见清澈的溪水,缓缓地流着,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一阵山风拂来,我们感到一阵清凉,水面上顿时泛起了粼粼金光。

  朱涂:菇溪水带着深情的希冀从这里注入瓯江

  深受瓯江、菇溪两大河流的滋养,朱涂村自古就是草木欣荣、物产丰盛的地方,也是瓯江流域的交通要道,是丽水、金华等地进入温州的必经之地,历史上曾以航运著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在,金丽温高速、S49省道贯村而过,又是金丽温高速桥头、临江的出口,交通虽然便利,却也整天被汽车的“嘟嘟”声所干扰,热闹而嘈杂。

  朱涂村退休工人孙聚胜告诉我,朱涂村有六百多年历史,据朱涂孙氏宗谱记载,始祖于元统二年(1334年)从温州郡城九山迁来,当时村里“前有江水浮沙,后有肥沃广野”,在明清时期出过几个名人,如明嘉靖年间的监察御史孙昭。朱涂村在清朝时属临江乡二十九都六十里,那时候村里有100多只舴艋船在瓯江上航运,每只船要两个正劳力,村里就有两三百人从事运输业,称作“朱涂船帮”。沿江有9条码道,排开来两三公里长,称“朱涂港湾”,是瓯江下游名气最大的船只停泊点之一,每天都停有几百只舴艋船、驮蚌和航船,桅杆林立,帆影重重。岸上堆满了南北货、日用品、生熟食,村里也开起了许多商铺、客栈,客商、船工络绎不绝,节假日更要热闹一阵子。朱涂村与桥头、坦头等菇溪流域的村落不同的是:从事手工业的人很少。

  朱涂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运输专业村。孙聚胜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朱涂村有一个工程起重吊装队,购进一辆货车,但队里没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运输,就转让给村民陈如芬,这辆货车核载5吨,陈如芬用来跑运输,经济效益很好。那是1979年的事。后来村民相继仿效,购买汽车从事运输业。朱涂汽运社、朱涂运输队、永嘉县第三运输公司等相继成立,一个运输公司都有一百多辆货车,到1995年,全村拥有货运汽车六百多辆,被浙江省交通厅评为运输专业村,载入《永嘉县志》和有关志书中。这些货车以运营水泥为主,兼为桥头纽扣市场运送纽扣、拉链等产品。九十年代,温州各地城镇建设的热情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许多城镇向高楼大厦高歌猛进,水泥用量大幅度增加,朱涂运输队从江山、龙游、衢州、建德等地源源不断地购进水泥,运销到温州市区及各县的建设工地上。

  汽车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行业,如汽车修理厂、汽车零配件商店也生意红火,村里开办十多家,连高压冲洗汽车店、汽车加油站都有好几处。朱涂村的私人旅馆总是客满,一些农家都住起了外聘的汽车驾驶员。1998年6月,金温铁路正式开通,各地来温的水泥通过火车运输,朱涂村的运输业一落千丈,后来房屋、道路等建设采用灌装水泥,朱涂村的货车运输终于歇业。

  朱涂村村长孙明云说:朱涂为菇溪、瓯江冲积而成的半水网地带,以前菇溪流到朱涂村西头时,呈弧形擦村而过,至村东头的山脚边注入瓯江,还将村庄与门前沙隔开。门前沙是一片滩涂,开辟有70余亩田地,我们要乘跳鱼排儿(一种小渔船)过菇溪到门前沙种田。菇溪朱涂段水深流急,平日里溪水欢快东流,“哗哗”的水声犹如一曲优美曼妙的乐曲,尽显水光天色的情趣。可是,一遇大雨,菇溪洪水滔天,朱涂村就灾难来临,房被冲塌人被卷走,沿溪没有塌掉的民房也向溪边倾斜。 1952年,朱涂村民团结起来改变河道,挖出新港,试图让菇溪水流从门前沙外侧经过流入瓯江。1954年年初新港挖通,但由于新港溪床高于原菇溪的溪床,改道并不成功。1958年,村民再一次投入水利建设,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成功让菇溪改流新港,旧河道淤塞干涸,门前沙与朱涂村庄连成一片。

  随着瓯江泥沙的淤积,门前沙的面积不断扩大,田地增多,沿江有防护林、竹园,滩涂上长满芦苇和青草。这里的芦苇和青草长得特别高,每到夏天,芦苇最壮硕的时候,村里的小孩子喜欢钻在芦苇丛中捉弹涂鱼,捉虾兵蟹将。当然,最美丽的还是在青绿的树林竹子间流淌着的菇溪,在河道宽敞的地方,是水波荡漾的江面,在河道狭窄的地方,水流形成了激流的回旋。菇溪水就这样时急时缓地流着,带着深情的希冀,从门前沙流向瓯江。 曹凌云/文叶新仁/摄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