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塑创作家郑央凡:反复实验材料过敏 仍守匠人本分

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作者:金思斯/文 魏一晓/摄2016-05-18 07:08:00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郑央凡作品《荆钗记》
《廊桥遗梦》

  温州网讯 瓯塑壁画,大气磅礴,栩栩如生,而创作者郑央凡却身材小巧,透着江南女子的温婉秀气。一头扎进瓯塑的世界18年,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坚持,在她体内积聚了大大的艺术能量,她主创的代表作品,不仅有大视野,装饰的也是大场面:大型瓯塑壁画《雁荡秋色》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人杰地灵》展示于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一楼主题墙。

  近日,记者走进郑央凡位于浙江创意园的办公室,这里修竹挺立,绿萝点缀,映衬得环墙的作品充满生机,墙角立着一台理疗灯,治疗她由于长期创作引起的指神经压迫。

  初入瓯塑领域 意识到原创的价值

  郑央凡从小就接触绘画,高中时进入温州美术学校雕塑专业学习。在温州云艺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所实习时,她初识瓯塑。或许是小时候喜欢玩橡皮泥,经常捏橡皮泥小人玩过家家,令她遇到瓯塑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一见倾心,学起来得心应手。

  瓯塑是一门多艺术的结合,讲究绘画与雕塑的完美搭配,在校期间,绘画、书法、雕塑等各类艺术课程的学习,为她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随后,她进入宁波大学,修的却是广告设计专业。有的人以为这是一种偏离,事实上,正是这个阶段的学习,让她真正懂得“原创”的价值。“如果说之前所学更多的是模仿,让我局限于一名制作者;那么在大学修读设计,让我意识到:创意才是作品的灵魂。”

  2001年,刚刚毕业的郑央凡留意到一则新闻,温州越剧团改编的南戏《荆钗记》在一个全国比赛中获得了舞美设计奖,心生欣喜,南戏以这种现代的形式呈现,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不正是她正在寻找的题材?于是她通过家人,去越剧团找到拍剧照的摄影师,在一整个信封袋的剧照中寻找创作的素材。

  这就是她的第一幅原创作品《荆钗记》,刻画的是第一出戏《送别》中,王十朋以荆钗相送钱玉莲的场景。其中涵盖了两种工艺,作为背景的江心双塔与波纹,用沥粉画制作,前景人物用瓯塑制作,两相结合,令画面更生动立体。这幅作品现收藏于温州民俗博物馆。

  郑央凡说,瓯塑是一门二次创作的艺术,以原画稿为基础,瓯塑再创作出的成品具有了立体感,会比原来的画稿视觉效果更强烈,有一种跨越工艺手法的美,这也是瓯塑最吸引她的地方。

  在艺术和商业的抉择中

  不放弃手指与油泥间的默契

  艺术和商业向来是个难以平衡的问题。毕业之后回到温州,她做过广告设计,和朋友办过设计工作室,一方面,她一直没放弃保持手指与油泥之间的默契,而另一方面,也深感生存的艰难。

  2002年,市里放出一个瓯塑的招投标公告,招标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一楼主题墙的项目。当时失业在家的郑央凡冲着六千元的落标费,便和朋友一起设计了一幅作品去投标,当时觉得“自己肯定上不了”,没想到设计稿在第二轮脱颖而出,成功中标。

  就在大会堂主题墙项目公布结果的同一周,她之前曾去应聘的一家专门做地产广告的公司也给她回复,通过面试,而且待遇不错。

  稳定的设计工作,还是完成后又要重新开始的艺术项目?她选择了后者,于是,有了《人杰地灵》这幅作品,将瓯窑、古城楼等自己深爱的家乡文化蕴含其中,此时,她大学毕业仅两年。

  由此,她的创作越来越具有自己的标签,技法、主题都慢慢自成风格,她要竭尽所能展示温州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2005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发扬传承温州民间传统艺术,创办了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所(现更名为区域文化中心瓯塑工作室),瓯塑作为其一项重要内容,急需一位领头人,他们把橄榄枝伸向了郑央凡。

  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来工作室参观时,看到郑央凡在磁盘上创作的一件表现浙南古民居的作品,感叹说,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苍南。这激发了郑央凡的灵感,她开始将目光锁定在了以温州风光为题材的小型瓯塑工艺礼品的创作上,开发出了“小型瓯塑工艺礼品”并申请获得国家专利。她以泰顺古民居、泰顺古廊桥为题材创作出的系列小型瓯塑工艺礼品在温州首届城市礼品评选中被授予“温州首届城市礼品”称号。

  “传统瓯塑通常都是大型创作,用于装饰特定场所。而瓯塑要被更多的人接受,进入千家万户,小型工艺礼品便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的创新,让瓯塑不再只是文化馆的陈列品。

  反复实验材料过敏

  仍坚守匠人本分

  油泥是瓯塑的主要材料,60年前,瓯塑被朴素地叫做“泥塑”,使用颜色单一的瓦灰。上世纪50年代,瓯塑大师谢香如用白陶土取代瓦灰,融入高温煮沸的桐油混成油泥,再创造性地加入一些矿物质颜料,不断糅合与捶打,制造出了色彩丰富的油泥,将瓯塑带进了斑斓的世界。

  其后,瓯塑工艺继续在一代又一代的工艺美术师的改良下步步精进,郑央凡也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以工匠之心,反复摸索。“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就是一名匠人,改进工艺、精益求精就是匠人本分。”

  以前的瓯塑作品时间久了会出现掉色的现象,需要定期保养。她反复实验,将传统材料与室外装饰材料结合,采用水溶性的罩光漆,大大提高了瓯塑色泽的保持,这也是她的作品色彩明亮不易褪色的原因。

  但如果装饰材料比例太重则不妥,会造成中毒,她就曾经在创作大型作品时出现过敏,一闻到漆的味道,就会出现脸上冒痘痘、喉痛难受甚至头晕等中毒症状。

  于是她再去改良,制出了一种特别的材料,像清水一样的一杯漆料,在瓯塑做完、全部干透后刷上去,整个画面变成乳白的,全部吸收之后再变成透明,作品的全貌再显现时,相当于又多加了一层防护,以后还能清洗。

  现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雁荡秋色》采用的就是这种改进后的工艺,这幅作品在传承瓯塑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融合油画、国画、雕塑等多种艺术技法,构图虚实结合,合掌峰气势雄伟,颇具视觉冲击力,与大会堂的浙江厅和谐相契,得到了省领导的赞赏,还获得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国艺杯”金奖。

  -尾声

  在创作之外,郑央凡现在主要以老师的身份,着力瓯塑这项传统技艺继续传承,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这项文化遗产为人们所熟知、喜爱,培养出更多薪薪相传的火种。

  在她的工作室内,展示了许多学生的作品,还有两幅在浙江省的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她相信,瓯塑蕴含着本土的瓯越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充分结合的当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了解它、学习它,传承和发展它。

扫描下载“我们”APP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拜尔口腔医院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