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温州,家底盘点系列报道之四

穿越百年在你我身边 讲述时代和主人家的故事

来源:温州网作者:2016-05-25 09:31:00
核心提示:静默着的建筑是有生命的,那一砖一瓦一石一木,见证了一代代人在漫长岁月里不动声色的情感传递。
查看评论

  编者按:文化温州,家底盘点。日前,温州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即日起,温州网联合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根据《温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专题丛书》对温州部分文化家底进行盘点,推出系列温州文化报道,一起来为家乡的文化点个赞。

  温州网讯(黄培量/编撰 姜蕾蕾/整理)1888年的一天,在瑞安古城的东北隅里,传来了熙熙攘攘的声音。

  那是孙氏家族新居建成的日子,一百多年后,这里成了享愈盛名的藏书楼。

  不远处同样是温州地界的鹿城临江,有一支远祖为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世称“二程”中的程颐四世孙,已在临江驿头安家落户多年。

  孙诒让走进了藏书楼,该楼前后两进,穿斗式梁架,左右游廊相通。楼西首有“园厅”名“百晋陶斋”。厅前有园名“颐园”,园内种植四季花木,古树葱翠。园中凿一荷花池种植白莲,常年盛开不衰。天气炎热时,可在天井里撑起网帐,读倦了小憩一番。

  而他的新家前后三进,依次为门厅、花厅、正楼、左右厢房、左右后轩。主楼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抬梁穿斗式。三进建筑均采用清水脊,小青瓦覆面,龙头凤鸟吻,硬山造面饰观音兜,富有深厚文化气息。

  玉海楼全景鸟瞰

  以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堪称当时温州文化的领军人物,他们上承永嘉学派,后启晚清东瓯事功学说。玉海楼是他们治学、研究和发扬永嘉学派的中心,如同一个文化坐标,将19世纪的温州文化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1929年,温州青年程志平准备外出谋生,再次回头看了一遍他的老家,这是座传统的两进合院式建筑,屋架由抬梁穿斗混合,梁架、隔扇雕刻精美,他在这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程让平故居厢房

  程志平走出大门,带着这里烙印在他身上的痕迹,一往直前。多年后其子程让平成为非洲加蓬国外交部长,致力于中加友好,曾任5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

  静默着的建筑是有生命的,那一砖一瓦一石一木,见证了一代代人在漫长岁月里不动声色的情感传递。

  在温州,散落着众多像玉海楼、程让平祖居一样的古民居。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全市共登记了有文物价值的民居3996处,占普查文物登记总数的42.7%,是温州文化遗产中保存数量最多的类型。年代跨度从明至近代,相较于其他地方的民居,温州民居的建筑风格呈现出一种天然纯朴,灵活自由又贴近生活的特点。

  “凭槛青山依旧好,繁华散尽远云烟”,我们身边每一幢古民居都是艺术的结晶,每一幢古民居都有着悠远的故事。

  一、民居演变 深受外来文化影响

  目前,温州最早的民居遗址出现在曹湾山遗址。形成时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分析显示,很可能是原住民用带枝杈的树干相互斜靠,再将小树枝用编织和排扎的方法围合成一个个封闭的区域。这透露了温州地方民居最原始的历史信息。

  温州民居的演变,同温州历史上多次受外来文化影响有关。温州本土文化在晋室南迁后面貌为之一新。唐宋时期是温州受外来文化影响最深刻的年代,其直接来源于南邻的福建和北边的江南地区。

  唐宋时期,温州经历了唐末朱氏兄弟和稗将内乱等战争而人口剧减,其后钱镠励精图治,人口急需补充。恰时福建内战不休,大量闽人北上温州,这使温州带上了深深的福建文化的烙印。宋孝宗时期,温州遭受大风,“溺死数万人”,于是温州府传檄福建,要求移民补籍。南宋时又随着宋室南迁,北方士人大量来温定居。由此,宋以后,温州与江南及福建的联系更为紧密。

  宋代,福建在建筑风格上形成了自成特色的“天竺样”,其反映在民居中的最普遍的特征是穿斗式梁架和插栱做法。稍晚,南宋江浙地区 “五山十刹”等禅宗重要寺院形成“禅宗样”,江心寺即为十刹之一。并自浙北向南流传,与“天竺样”在温州地区相互交融。奠定了温州民居的风格基调并一直延续至今。

插拱做法(泰顺)

  明时经济略有复苏,建筑方面出现张璁府第、黄淮府第等大型住宅,但总体上呈现的是一种停滞的状态,温州民居能带有宋风也是这种状态的自然结果。现存民居中常见的斗口跳、檐口转角上昂和上昂挑斡等都是宋代建筑习用的手法。

  二、怡然自得 多追求园林意境

  温州民居非常讲究建筑的环境。古村落一般散布在平地与山地的交接处,不占用珍贵的农田,又有取水之便,位置好还可以阻挡恶劣的天气。而在平地由于交通便利,用地宽裕,往往形成较大规模的中心城镇。温州的民居院落是开敞的,站在阶沿之上、屋檐之下,抬头就可以看见远处的青山和田野,表现出对山川自然的亲切感和审美能力。山区的民居依山就势,层层叠叠,每处房屋有自我的独立形体,各异其趣,自然灵活。

  温州大型民居以平阳顺溪的陈氏古民居、泰顺雪溪胡氏大院等为代表。大多沿着一条中轴线安排建筑与天井,横向安排隐蔽的小院落作为私塾弦诵之地和内眷活动场所。民居内布满雕刻、楹联、匾额,集工艺、美术、雕刻、书法、文学等艺术于一体,体现了当时大户望族的财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山地村落(永嘉)

泰顺雪溪胡氏大院

  此外,宅中一般建有花园、游憩、水院建筑,如曾宅花园、张宅花园等民居附园都被列为温州十大名园之列。顺溪第四份大屋内的花园,以适舫为中心布置园林景观,也是乡间大型民居追求园林意境的代表。

  中小型民居像永嘉南垟民居,坐落于三面环山的山岙中,典型的宅院呈前后三个合院,中间以避弄分隔。此类民居造型紧凑,在环境设计上就营造局部的意境,像设置花台、绿化小天井等,加上长满青苔的砖石路,人处其中,心境超然。

  三、构造灵动 与地理环境协调

  由于气候原因,温州民居建筑以悬山顶为主,可以更多地提供遮阳避雨。民居在山墙外的屋面挑出的尺寸很大,多在1—1.2米左右。楼居多在底层增设外廊,两侧山墙增加挡雨用的披檐或者增建小间称为披屋,披屋和披檐层叠后,立面效果更加丰富。泰顺、文成、苍南西部等地域内的民居,常见在最外侧的一间做向前后延伸的悬山屋面。

  山面披檐(永嘉)

悬山加披檐的屋面组合(泰顺)

  轻盈的屋面也产生了灵动的屋脊。温州民居中,很少有沉重高厚的屋脊,常见是用叠瓦和砖砌抹灰的,泰顺、文成民居以叠瓦脊为主。一些精致的民居门台还做成透空的屋脊。呈现出优美的曲线,点缀花草的装饰,充满艺术的变化和生活的情趣。

  民居的外廊梁架、斗栱、门窗等做法考究,雕刻,构件也加工得非常精致。

长窗花格(永嘉)

  值得一提的是,门窗的槅心后常有可以上下活动的隔板,休息时可以拉上遮挡视线。

  温州民居反映了温州先民对生存空间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又受到传统伦理思想支配,同时还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个人意趣等的作用,这些在温州民居的选址布局、建筑形式、空间构造、装饰陈设等方面得以充分表现。轻快灵活、舒逸飘展的民居风格做到了与温州自然环境的协调,又符合温州的地方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

  “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忠实地记载着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变迁。加强对现存温州民居实例的保护研究,更将有助于对温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史的了解。

相关报道:

系列报道之一:温州古戏台大整合 看看你家乡有哪几个戏台上榜?

系列报道之二:温州古墓探秘:那毫不起眼的石头 或许就是一座古迹

系列报道之三:温州古墓探秘:你扫墓时看到的椅子坟 竟已流行千年

扫描下载“我们”APP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姜蕾蕾|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拜尔口腔医院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