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山西吏治:干部没出事也能下

来源:央视《新闻1+1》作者:2016-05-28 01:34:50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新闻1+1》2016年5月27日完成台本

  ——干部:没出事儿,能下吗?

  节目导视:

  解说:

  没违纪,不违法,但这样的干部,就安全吗?

  解说:

  重点是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坚决让能力不够,不敢担当,作风不硬的干部下来。

  解说:

  能力不足,状态不佳,谁应该下?山西对十多万名干部进行大筛查。

  山西省党校科研处党建教授王建军:

  一方面确实是把历史上有污点的干部甄别出来了,另一方面也把一部分好干部也甄别出来了。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干部:没出事儿,能下吗?

  评论员白岩松: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这两年如果说听到山西哪一个干部或者哪些干部下去了,可能人们下意识就会反映,出去了,下去了,这句话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既然出现过塌方式的腐败很多官员自然要下去了,前提是出事了,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在我们的这种比如说官员的升迁制度当中,那官员没出事下去可能性不太大,每出事官员就不能下吗?

  我们先看山西这两年干部数据,这是涉及到能下的,这是从2014年9月到2016年4月,到龄免职1205人,任期届满152人,健康原因123人,自愿辞职151人,违纪违法你看这就是出事了,221人,问责追责35人,也相当于出事了,但是今天我们特别要关注的是关注很少会看到这种情况,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达到139人,这是什么情况?来咱们一起到山西去关注一下。

  解说:

  “该下就下,刷新吏治”。今天,《人民日报》以整版“记者调查”的方式,对一年七个月的时间里,山西调整139名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字板:一位环保局长

  违法违纪了?没听到风吹草动啊?退居二线了?年龄还差几年吧?

  解说:

  就在最近,山西某市环保局长被调整为非领导职务的消息,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发不小震动,一时议论纷纷。而实际上,这名干部被调整的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其在该市因环境污染问题被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挂牌督办后,整治工作中推进力度不够,进展缓慢,预期目标难以实现。用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话说,这属于“没违纪、没违法,就是因为工作能力不够、状态不佳”,而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一个典型案例。

  字板:10多多万名干部筛查

  解说:

  那么,到底谁“该下”?文章报道中的另一个事例,则指向了某市一名正处级干部。核查工作中发现其瞒报房产,进一步调查发现其经常不在岗,遇事推、躲、绕,本该自己做的重要工作都推给副手,对上级交办的重点工作经常拖拖拉拉,工作没热情、私事跑得勤;组织诫勉谈话时态度也不端正。于是当地市委认真研究后决定免去其职务。

  山西省党校科研处党建教授王建军:

  对六查,领导干部的反映大家还是非常欢迎的,一方面切实把一些历史上,有污点的干部甄别出来了,另一方面也把另外一部分好干部,也甄别出来了。

  解说:

  而实际上,过去一年多,山西以查档案、查个人事项报告、查民意、查业绩、查线索、查案件的“六查”情况为依据,对虽无违法违纪的行为,但“为官不为”的干部,对组织掌握的在岗涉案、纪检机关暂不查处但工作不在状态的干部,该免的免,该降的降,该调整的调整。而从过去的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到现在转化为制度化经常化的常规动作,已经延续到普通干部。而截至到今年4月底,全省有10多万名干部被“六查”。

  王建军:

  目前现在看来,山西省委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只要使用干部,就必须经过六查这个程序,现在看来就是逐步进入,一种制度的长期轨道当中去。

  字板: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139人

  解说:

  一年七个月的时间里,139名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被调整,今天来自山西的这一数据,被媒体广泛转载关注。而如何下,怎么才能让被调整的领导干部心服口服,下了之后,又该怎么办?刷新吏治,成绩的背后,又是山西怎样的现实考虑?

  王建军:

  山西经历李彤性塌方式腐败之后,面临腐败问题的困扰,而且面临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一系列立体性困扰,所以要破解这种困局,就必须要干部来做保障,必须由组织来做保障。

  白岩松:

  这139个不太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等于说用我们话说叫没出事,但是下去了,都是省管和市管的干部,也就是说还是比较重要的干部,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整个山西对10万名干部进行六查,哪六查,我们看一下,查档案、查个人事项报告,查民意、查业绩、查线索、查案件等等139人在六查当中出现了最后大家与现职你不太胜任了,那你就得下。

  接下来要连线山西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孙大军,孙部长您好

  山西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孙大军:

  岩松你好。

  白岩松:

  很多人都会很关注,像这些人干部并不是传统我们以为说出了大事就得下,而是可能不适合担任先职,当调整之后他的心态怎么样,情绪怎么样?

  孙大军:

  从我们了解情况看,就是这批下来干部,绝大多数还是都能够正确对待组织的调整,在新的岗位上工作还是比较积极努力的,特别是有一些因为人岗不适的原因调整的干部,放在一个更加适合发挥特长的岗位以后,反而更加容易得水还感谢组织的调整,总体上还是感觉不错的,所以我们也感觉人还是都有自尊心有荣誉感的,这个上进心还不会轻易泯灭,退一步讲,如果说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不在状态还会继续下,这就是山西现在正在建立的一种机制。

  白岩松:

  那这139人也是分部在山西省各个地区,他下了对周边在职很多干部产生了影响你们有没有做过分析和观察?

  孙大军:

  这肯定是一种正能量,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根本目的就是调动大多数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总体反响是好的。

  白岩松:

  是不是也更有压力和紧迫感,感觉到的修改无形的剑。

  孙大军:

  广大群众也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白岩松:

  好,一会儿有问题再继续向您探讨,接下来继续关注没出事,但是如果要不称职你也得下。

  解说:

  “本实施细则所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干部能下问题”这是《山西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试行)》中被写入总则的一句话。今年1月山西省委办公厅发布的《山西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试行)》共6章25条。对于领导干部下的渠道,问责追究以及相关工作程序都做了具体规定。而在此前山西省委会议研讨这份《细则》时,也提到了要总结完善此前一年以来山西省干部选拔任用、刷新吏治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对中央要求进行细化、具体化。

  2015年12月新闻?(山西联播)

  解说:

  要把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重要内容,重点是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坚决让能力不够、不敢担当、作风不硬的干部下来,着力破解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难题。

  解说:

  在今年1月推行的试行《细则》中,就专门就“不适宜担任现职”做出了具体解释: “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与所任职务要求不符,不宜在现岗位继续任职。”同时规定:“经组织提醒、教育或者函询、诫勉没有改正,被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必须及时予以调整。”

  其实早在2014年9月,山西省委新领导班子上任伊始,革弊立新、刷新吏治就被提上日程。

  2014年9月26日新闻

  解说:

  王儒林强调当前山西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头,迎接挑战、战胜困难,革弊立新,抑浊扬清,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必须充分调动全省人民主动性、创造性,

  解说:

  2015年山西省委“一号文件”就下发了《关于全面贯彻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从严管理干部的决定》,其中提到:“制定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党政领导干部办法,运用停职检查、调离岗位、降职、问责免职等方式,大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2015年1月(山西台)

  解说:

  不廉洁乱作为的会被甄别处理,不胜任不作为调整退出。肝担当,善作为的选出来用起来。

  解说:

  而能上能下,究竟如何下?程序不简化,情形更细化,则是到了今年《实施细则》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地方。而调整下来的干部究竟如何面对未来的工作?山西还建立起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了解被调整干部的思想动态,化解思想矛盾、解除思想包袱,并及时安排他们到各级党校参加培训;结合被调整干部的自身实际,引导他们在脱贫攻坚、信访维稳、拆迁改造等专项任务、临时岗位中继续发挥作用;对德才表现和工作业绩突出的,依规重新任用。

  白岩松:

  我们来看看,要符合哪些标准才没事你可也得下,不适宜担任现职:主要指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与所任子职务要求不符,不宜在现岗位继续任职。同时大家对这个不作为当然也是格外关注,这里包括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为官不为,然后慵懒散拖,干部群众意见比较大,这其中在139个里头就包括6个,不能有效履行职责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单位工作或者分管工作处于落后状态,或者出现较大失误这也包括33个,但是里就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说要涉及到不作为的时候,相对评定的标准还不是说那么那么用数字可以很好衡量,这是就如何去界定你不去误判而导致一些干部去下。另外还有包括下去了之后还能上吗?存不存在一定的担心这里出现整人的状况等等,接下来我们继续连线山西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孙大军,孙部长,你比如说在查干部的过程中,如果要是房产虚报这个是硬指标,这个好办,如果档案造假也是硬指标,查出来之后当然就要承担责任,像不作为相对来说很难用数字衡量,你们怎么界定,拿捏这个分寸呢?

  孙大军:

  我觉得你问到了问题要害,毕竟干部能上能下这就是一个难点,所以说这个能上能下的问题之所以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一个老问题,原因就在这里,就是标准不好把握,谁对这个事情,全国组织部都在探索,都有一些好的经验,山西的做法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还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把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做实,在这一年多下了很大工夫。在考核当中它的意图还是想有一些量化,有一些可把握、可比较的东西,在一些量化标准上,我们列举了五个方面,文件的内容我就不说了,就是可比较,可量化。说实在这个问题调整不适宜现在担任干部,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还是不是追求一些量化的标准,一个干部工作干得怎么样,是不是在状态,群众口碑怎么样,胜不胜任现职,一般情况下组织上是清楚的,但是过去为什么就是说推动能上能下那么难呢,为什么现在局面会有一个改变呢,我觉得还是一级党委和组织的勇气和担当,还是有决心,我觉得这个是最主要的,刚才我谈到了考核,刚才我还比较重视一块工作,就是监督,发挥各种监督渠道作用,比如说纪检检察巡视工作,审计、信访这些方面提供的情况都可以成为推动干部下的一个重要依据。

  白岩松:

  在这件事上很多老百姓是支持的,但是另外方面可能也会存在一定的担忧,如何避免出现我看着你不顺眼,利用现在这个你没事也能下的机制,我就让你下了,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整人,如何避免它?

  孙大军:

  这个我觉得就是防止权力任性,这个也需要用制度规范,比如说刚才你讲到山西能上能下的实施细则,这个能下的程序是有一套非常严密的规定的,这里面就包括了很多步骤,比如说动意,党委集体研究决定,还有考察认定,需要履行法定程序的,还要走法律程序,还要听取本人的申诉,所以有一套程序,这是能上能下的实施细则里面也关注了这个问题。

  白岩松:

  也包含着透明公开吧?

  孙大军:

  包含,包括我们的干部任职现在已经完全媒体公示,免职虽然不需要公示,但是考察核实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这个程序都是公开进行的。

  白岩松:

  另外有一个问题,比如说对这139个干部会想,可能对于很多百姓也是会想,没出事下去了,但是有机会干得好,还有可能再上来吗?还是要背着这个可能从此就成为一个包袱了。

  孙大军:

  这个实际上中央出台的能上能下的办法,对这个事有明确规定,下了还能上,这个是没有问题,我记得中央文件规定就是说,因为不适宜担任现职调整的干部,调离岗位,改任司领导职务的,一年内不能提拔,降职是两年内不得提拔,但是影响期满以后,根据干部的得分表现,工作实际,根据工作需要,经过考察如何任职条件的还是可以提拔任职,我们山西也有这方面的案例。

  白岩松:

  有了这个又回来这样案例?

  孙大军:

  对。

  白岩松:

  好,非常感谢您给我们带来的解读,也希望在实践当中可以给我们看到更多更多的案例。对其他地方也有借鉴的作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接下来继续关注,在山西这是痛定思痛的一种刮骨疗毒的方式,经历了塌方式的腐败如何在立志这方面,建立一种阳光正气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来说,借鉴的作用又是如何,今后我们所有中国人都能适应这一点,如果你即便没出事,但是如果你不胜任,不作为,你该下也得下呢,来,我们继续关注。

  解说:

  让被调整的干部,“下而知错的同时,仍下而可为,下而有望”,换句话说,还能“下了再上”,这也是新制度的目标。

  【军训现场】贵州黔西南州2014年9月

  解说:

  从2014年9月,贵州黔西南州对不称职的官员,开始实施“召回”制度。很多过去“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干部,就被召回出现在操场上,成为迈步军训的学员。

  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副部长鲁永明:

  当前我们干部慵懒、散漫、浮,一些作风、弊病比较突出,州委就提出来要开展向惰政宣战,向惰政问责,我们从2014年9月正式启动。

  解说:

  从2014年9月至今,实施一年半,贵州黔西南州竟然召回了3054名管理干部。而这些干部被召回并接受统一的培训考试后,又会何去何从?

  林森述职现场(2014年9月拍摄)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在组织的培养和同事的帮助下,团结同事,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得到组织和同事以及群众的认可。

  解说:

  根据安排,被召回干部在参加了统一的教育、培训考试后,就要面临转岗,他们要在全县最基层的单位负责人面前进行自我推荐,以寻找接收单位。

  林森:

  我是2005年才进林业局,不懂业务,确实干着干着,思想和行动都有点懈怠了,有应付工作为主,这种状态来存在了,2014年学习了一个星期,肯定感到自己还是有羞愧的地方。

  解说:

  今年48岁的林森,在保持原非领导职务不变的情况下,现在,是街道办的一名工作人员。

  林森:

  你说同一次错误不能重新犯,那么现在肯定对工作自己本身职责所在,干好履职,自己曾经是经历,那就是一面镜子,如果说不是因为这次学习的话,思想上可能还要朝着不好的方向走。

  解说:

  如今,在黔西南州,干部召回制度已经成为常态,而近两年的实践,这项制度本身,也面临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鲁永明:

  初步形成一个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按照省委的要求我们现在已经提升为四位一体的,从严管理干部的有效体系和机制,召回更多从一开始是聚焦对干部的约束和惩戒,根本目的我们打通干部向上向前的通道。

  解说:

  据统计,3054名被召回干部中,88人被转岗,52人被免职,45人被辞退或解聘,也有43名干部,重新得到了提拔重用。就在十多天前,贵州省办公厅印发《贵州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试行)》,其中明确提到:“影响期满后,对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工作需要且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可以提拔或重用。”

  鲁永明:

  在顶层设计上给我们开展干部召回,提供了一个更明晰的一个方向和政策的一个支撑。

  白岩松:

  好,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中央党校的教授辛鸣,辛教授,其实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头,干部只要没出事好像就不能下,几乎成为了某种潜规则,甚至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案例,不胜任某种职位,那怎么办,得把他提拔了,提拔到相对虚的位置上请能人做件事,让我们甚至觉得都很可笑,这次在山西一两年进行的这样,你不作为,没出事,你也得下及能不能慢慢成为全国要借鉴的东西慢慢改变我们的思想认知,你不能干就得下?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

  其实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应该一个基本的一种规律和要求,山西只不过是开了个头,而且他们做得比较好,我们干部的岗位不是一种什么权力,也不是一种恩赐,是给人民服务的平台和台阶,如果你能在这个地方干你就好好干,如果干不了那你就要让出来这个位置,还不能把它变成一种福利待遇。

  白岩松:

  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也期待您是否也同样在关注,全国很多地方,不能因为山西有过镇痛,因此他的勇气更大一点,是不是其他地方即使没有出现过塌方式的腐败,在这件事上也应该做得更有勇气,更有担当,力度更大一点。

  辛鸣:

  其实我们这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不在于解决腐败问题腐败问题,也不是针对四种形态直接来给处理的,主要针对不作为和不会作为,不想作为,面对这样的状况,应该是在全国各个地方都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目标和让我们的干部如何真正敢作为,认真作为,而且还会作为。

  白岩松:

  没错,您说到了这一个点上,接下来一方面要惩治这种不作为的性质,怎么样引入更多民主的机制,但是让更多的官员愿意作为,又如何引入激励机制呢?您的看法是。

  辛鸣:

  其实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来讲,激励机制是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对内是我们共产党干部应该有一种远大的理想,只要有这样的理想,那么不需扬鞭自奋蹄,同时还应该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了这种责任感义不容辞,所以我当然要干,当然科学激励体制机制也是有必要的,我们要让干事情的人不吃亏,让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有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舞台,所以这些方面也是内外结合起来,既讲理想信念,又讲责任担当更要有科学的激励体制和机制,这些方面就是我们内外结合起来,既讲理想信念,讲责任担当,更要修改科协的激励体制和机制。

  白岩松:

  我觉得后者似乎在现在变得尤为重要,政府工作报告也写进去了,健全激励机制,您觉得在点上也应该有很多的尝试和探索?

  辛鸣:

  我还是强调内外两个方面都重要,激励机制是外在大家看得更多一些,事实上内在理想信念和这个责任感可能更加深层。

  白岩松:

  非常感谢辛鸣教授给我们带来的解读,其实当我们今天还在为山西,有些干部没出事也能下,稍微感到有一些震惊的时候,今后最好变成习以为常。

扫描下载“我们”APP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温网编辑|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拜尔口腔医院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