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船老大”花1.5万自制尼龙船 准备抗台救人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黄伟鸿 章会2016-07-07 09:23:00
核心提示:叶青杭告诉我们,这艘尼龙船长600厘米、宽170厘米、高68厘米,重500多斤,其承重预计可达3500斤,是他研究了多年的抗台“新武器”。
昨天早上,尼龙船基本成型,叶青杭和大哥叶青艇及好友正在安装船舷和马达。 (图片来自平阳新闻网)

  温州网讯 “尼伯特”一天三级跳升级为超强台风,正气势汹汹往浙闽沿海而来。

  昨天早上,平阳县水头镇中兴路后门,一艘白色的尼龙船基本成型,“船老大”叶青杭和大哥叶青艇及好友正在安装船舷和马达,“明天就可以试水了,县防汛办也会来检测安全情况呢。”叶青杭说。

  叶青杭今年48岁,是一名普通的叉车工人,人们却习惯称他为“水头船老大”。他是水头镇清溪村人,祖上数代以摆渡为业,自幼受家庭影响,跟随祖父、父亲学习掌船技术,同时练就了一身好水性。

  叶青杭告诉我们,这艘尼龙船长600厘米、宽170厘米、高68厘米,重500多斤,其承重预计可达3500斤,是他研究了多年的抗台“新武器”。

  那么,这艘船和木船有什么区别,能发挥什么功能呢?这还得从叶青杭抗台救人说起。

  位于鳌江流域中上游的水头镇,本身地势低洼,加上又是山门、南雁、青街、顺溪等镇(乡)山洪支流交汇处,每当台风来临,极易发洪水。从十几岁开始,每次发洪水,叶青杭便撑着自家的小船在街上巡逻,搜寻在洪水中等待救援的老乡,或被洪水困在屋顶的村民。如果船开不过去,他就跳下水去救人。“印象最深的是1994年的17号台风,当时水头制革基地都是用油毛毡搭成,很多人爬上屋顶求救。那时我正驾着自己的小船在街上搜寻,马上赶过去,救下了五六个人。”

  2005年,他正式加入水头镇防汛抗台抢险应急小分队,不再孤身作战。此后每年台风,叶青杭便带领应急小分队的木船队,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如今,水头镇木船队共有8艘木船,是2008年叶青杭参与设计制造的,主要分布在溪心、江屿等社区,在抗台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使用下来,我发现木船太笨重,船身加上马达有1800斤重,浅的地方行驶不了,所以我一直想造一艘比较轻便的船。”叶青杭开始琢磨“新武器”,并找到了合适的造船材料。去年台风期间,和他并肩作战的大哥叶青艇因为木船撞到电杆而受伤,这更坚定了叶青杭造新船的决心。

  今年6月,在得到平阳县防汛办和水头镇的支持后,他开始设计图纸和预订材料。5天前,广东的材料刚到水头,叶青杭便接到有台风的通知,马上投入制造。叶青杭告诉记者,这艘船总共花费1.5万元,用的是特殊的制聚丙烯(PP)塑料板材,既坚硬,又有韧性,有较强的抗冲击强度,结晶度较高,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和普通的木船相比,尼龙船重量轻了两倍多,三四个人就能推动,而且试水浅、灵巧方便。据悉,这艘崭新的“生命之舟”每趟可以载18个人左右,使用寿命大概有六年。而普通木船一艘造价3万元,两年就要维修一次。

  叶青杭说:“水头每年满水,我们家抗台救人的传统从爷爷那时就开始了。3年前,我儿子也加入应急小分队,接下来,还会一代代传下去。如今有了新武器,我希望它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扫描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拜尔口腔医院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