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苏北村:洋气猕猴桃“触网”闯市场

来源:温州网作者:2016-07-12 08:01:00
核心提示:布鲁诺、红阳、华特、米良1号...这些看似洋气的名字,总是频繁地出现在泰顺县罗阳镇苏北畲族村村民日常交谈中,被村民称之为致富宝。

  编者按:温州是全省民族工作的重点市之一。最近召开的全市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包括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市的全面小康。

  为助力党委政府精准施 策、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温州市委统战 部联合温州网从6月初开始陆续推出系列报道《看温州民族村如何奔小康》。系列报道将通过挖掘平阳、苍南、文成、泰顺等地少数民族村庄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 以及特色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等优势,利用网络媒体快捷互动传播渠道,为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鼓与呼。

  温州网7月12日讯(记者 黄梦思)布鲁诺、红阳、华特、米良1号...这些看似洋气的名字,总是频繁地出现在泰顺县罗阳镇苏北畲族村村民日常交谈中,被村民称之为致富宝。

  这些洋气的名字到底是什么东西?苏北村民又是如何靠它发家致富奔小康?

  近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苏北村,揭露苏北村民发家致富的秘密。

  村民多年种植猕猴桃

  摸索孕育“华特”新品种

  早在1994年,因行政村规模调整,北山和粗山两个行政村合并,取名为苏北村,占地12.8平方公里。如今,苏北村由16个自然村组成,共有518人,其中畲族人口有233人。

  走进苏北村,一条宽约4米的林区道路延绵几公里伸向山顶,沿途的小山坡上搭着一个个小木架子,挂着一串串未成熟的猕猴桃。

  “这就是我们村的致富宝。”村支书陈昌英介绍道,苏北村种植猕猴桃已有30多年历史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农业专家在这片土地上试种来自新西兰的猕猴桃。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让试种初有成效,1997年,苏北村村民开始引进猕猴桃。

  “一亩土地种植粮食只能产出1000斤,收益500元,种上猕猴桃,每亩产出2000斤,收益3万元。”陈昌英说,猕猴桃的高产量、高收益触动着村民发家致富的心,纷纷效仿种植猕猴桃。2000年左右,村里大部分空余土地上都种上了猕猴桃。

  猕猴桃的大面积种植,让市场竞争日益严峻,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猕猴桃最终取决于产品的品质优势。在种植中,喜欢自我摸索的种植户彭尚进,欲通过嫁接、选育的方式,培养出高维C、高氨基酸的优质猕猴桃。

  在一次次试验中,依旧未果,即使省农科院专家对他的研究判了“死刑”,可彭尚进还是坚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经历了7年,他终于完成布鲁诺与白猕猴桃品种三代嫁接,选育出优质猕猴桃,命名为华特,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植物新品种。

  “华特比普通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高出7倍,氨基酸含量高出10倍,非常适合小孩子食用,除此之外,华特从树上摘下就可以剥皮食用,特别方便。”彭尚进说,如今华特在市场价是20元/斤,高于普通猕猴桃。

  2002年,在浙江省农博会口尝评比中,华特为泰顺县摘夺桂冠,2004年,华特作为泰顺县示范品种进行推广种植。2015年度,彭尚进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道路拥堵限制采摘游发展

  苏北猕猴桃“触网”闯市场

  全村种植猕猴桃,自然销路成为村民的一大困惑。过去,每逢猕猴桃收成时,村民就自己把猕猴桃挑到县城,以十几元到二、三十元的价格卖给收购商或市民。这种营销手段,既费人力,销量也一般。

  2010年,随着乡村旅游逐步发展,村民积极把猕猴桃的“种”与“游”结合起来,充分挖掘猕猴桃文化,延伸猕猴桃产业链,实现猕猴桃种植与休闲采摘旅游相结合。

  “每逢中秋、国庆期间,温州、宁波、杭州、福建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人流量多的时候,通村的康庄大道被迫实施单行线,上午车辆上山,下午下山。”陈昌英说,苏北村猕猴桃采摘游的名气逐渐扩大,卷起一股热潮,猕猴桃销量也逐步攀升。

  然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让苏北村陷入交通瘫痪,短短4公里路程,采摘游高峰期间,堵车要耗费2小时。久而久之,交通问题让苏北村猕猴桃采摘游逐渐走下坡路。

  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陷入窘境等问题,迫使苏北村不得不走出一条销售新路子。为了再次让苏北村猕猴桃走出去,村民又绞尽脑汁想法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苏北村民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与九家联合社合作,利用电商平台与猕猴桃产业零距离对接,进行跨时空营销。

  “顾客不用出门便可轻松购买,如果邮寄中出现问题,我们支持退货。”陈昌英说,据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全村猕猴桃产值700多万元,小户人家年收入近2万元,大户人家年收入高达10多万元,其中,猕猴桃网络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30%以上。

  除了猕猴桃外,苏北村还是传统毛竹、杉木种植基地,在“三改一拆”行动中,不少违章生产加工基地被拆除,毛竹价格有所下跌。为此,村里计划对现有毛竹林进行低产林改造,建成2300亩示范性毛竹林标准化生产基地。

扫描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李思思|责任编辑: 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