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拟全面铺开“县管校聘” 将打破交流轮岗障碍

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谢树华 林广 2016-07-28 09:53:00
根据《意见》,中小学老师今后将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教师不再是铁饭碗,要实行竞聘上岗制度……
查看评论
图片来自网络

  温州网讯 省教育厅官网日前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日期截至今天。根据《意见》,中小学老师今后将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教师不再是铁饭碗,要实行竞聘上岗制度……这份和全省数十万名教师切身相关的改革方案引发广泛关注。昨天,多名一线教师、学校校长和教育部门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探讨他们对“县管校聘”改革的认识。

  01

  拟两三年内

  省内全面铺开“县管校聘”

  “县管校聘”是为了促进教师交流轮岗,将教师关系归于县级教育局,由学校聘任。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目前,四川、重庆,省内的浦江、嵊州等地已开展相关试点。

  其中,“建立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无疑受关注。

  《意见》按照三个步骤拟定竞聘上岗的流程。第一是学校内竞聘。学校公布所需岗位名称、数量、条件和岗位职责,教师首先在学校内竞聘上岗。第二是县域内竞聘。学校内竞聘后,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公布所属学校的空缺岗位,在学校内竞聘时落聘的人员,在公布的空缺岗位中竞聘上岗。第三是组织统筹调剂。对于经过二轮竞聘后仍未上岗的教师,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进行统筹调剂安排工作岗位。对没有竞聘上岗且不服从组织统筹调剂安排工作的,在原工作学校待岗培训,待岗培训期不超过12个月,待岗培训期内,只发放基本工资和不超过50%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根据征求意见稿的实施步骤,部分县(市、区)今年将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各地开展“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争取用两三年时间在全省中小学校全面建立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实施范围包括全省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

  02

  瓯海区或在年内启动

  “县管校聘”改革

  龙湾区教育局党委委员、人事科科长陈良认为,政策有利于教师的灵活流动,“尤其是高中新课改后,部分中学出现了各学科师资结构性不平衡问题,如果能够由全区统筹,就可以在不同学校之间调剂师资力量。”

  人员流动的同时,陈良认为政策配套应该跟上,比如在教师流转后的待遇上,以及偏远地区教师交通、资源等方面予以激励。对于主动前往老少边穷地区的教师,还可以在评优评先、职称等方面予以照顾。

  陈良曾到过四川成都考察“县管校聘”试点,“由于目前整体教师资源是偏紧的,所以竞聘不成功而流动的比例是比较低的。”陈良说,如果短期内教师流动比例过大,也会影响整体的教学秩序稳定。

  瓯海区教育局政工科科长潘时晖介绍,瓯海区政府近期将就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区的工作下发文件,其中明确教师岗位由各学段综合确定。“也就是将‘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打破学校界限。”潘时晖说,预计今年底前就会同区人社局等部门对接,启动改革工作。

  03

  有校长认为

  如果具体细则不到位

  可能会造成教育资源不均衡

  多位接受采访的校长都认可“县管校聘”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盘活,促进教育均衡。从教师角度而言,打破“铁饭碗”后,起到激励作用,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培养、发展。不过,他们大多表达了对具体流程细节设置的关注,认为除了大方向的正确外,成功的新政更需要合理的实施细节支撑。

  对教师如何考评、怎么聘、聘去哪里,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吕俊杰认为,这些细节是改革的核心问题,应该加强监管,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毕竟所有的学校都希望能聘到更优秀的老师,如果具体操作细则设置不到位,可能会造成优质资源更加集中,同教育资源均衡的初衷相悖。”吕俊杰称,相对于盘活教育资源,增加教育投入可能更重要。“在整体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光靠盘活还是难为无米之炊,增加教育投入,才是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主要途径。”

  市区一所初中的校长则提出,每一所学校都有长期积淀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师资流动过于频繁,不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这位校长注意到,《意见》中提出教师首先在学校内竞聘上岗,落选者进入校际流动。“如果仅仅是把各校淘汰的教师作为流动对象,流动的意义被削减了,资源均衡也很难实现。”他认为,政策顶层设计的初衷、理念是美好的,但从文件中这条操作细则来看,与现实状况似乎有些脱节。

  温州市第八中学校长郑建荣也认为,“县管校聘”涉及具体人员调动开展,难免触动各方利益,存在一定难度,“还需要完善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具体效果有待施行后进一步观察。”

  04

  一线教师担心

  频繁的人事关系变动

  将会使教师缺乏“归属感”

  即将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在政策尘埃落定前,一线教师们各有各的疑虑,也有对新机遇的憧憬。

  温州市第四中学一位老师提到了一个词:归属感。他认为,“县管校聘”制度,将使教师的流动性变大,一些老师受制度影响,会告别原来的学校,去别的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可是,一个稳定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教师传道授业,频繁的人事关系变动将会使教师缺乏“归属感”,教育部门提倡的“以校为家”也将成为一句口号。

  温州市实验小学教师祝伟娟则认为,“县管校聘”能够使师资力量均衡发展,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选择心仪的学校,而人事上不再受学校管制,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另外一方面,相比年轻教师对新环境适应性较强的特点,年长的老教师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如果被调离去新的学校,可能会产生较大的不适应性。而“县管校聘”涉及的范围很广,实施起来可能会遇到不少阻力。

下载“我们”APP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