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需要大处方大视野

人民日报 李 拯 2016-08-24 09:20:55
健康中国,不仅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只有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与人民共建共享,才能找到健康中国的正解。
查看评论

  “上工治未病”,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保护一个人的健康如此,推进国民健康体系建设更需要这样宏阔的视野。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把人民的福利和幸福感作为重要发展目标,意味着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

  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的强健,更是生理心理乃至生存环境、社会福祉的和谐状态。从这种“大卫生、大健康”的视野去看,就能更清醒地意识到,影响国民健康的多重因素和复杂局面。除了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也有水、空气、土壤污染的新威胁,甚至包括高强度生活节奏带来的亚健康问题。“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无力感,“葛优躺”呈现的颓废画风,某种程度上也是健康问题的另一种表征。

  健康中国,不仅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它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事,而是关系到教育、体育、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不仅仅包括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还包括提高宜居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体育锻炼等各个方面。只有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与人民共建共享,才能找到健康中国的正解。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国民健康的守护天使。因此,政府部门在推进医疗改革之外,还应该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比如推广健康教育,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小胖子”“近视眼”数量很多,“跑不动,跳不远”情况不少,都与公民整体的健康意识薄弱有关。还有公共体育设施满足不了群众锻炼需求的问题,都应该在更高层面、更大视野里予以重视,并以国民健康为中心来调配各种政策资源。

  当然,全社会的健康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公民才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观察近年来的社会心态变化,健康意识的觉醒,可以说是一个清晰的脉络。“搬砖小伟”在工地做倒立俯卧撑的视频火遍网络,从农民工变成“网红”的背后,是大众对健康体魄的审美趣味;跑步队伍越来越壮大,甚至有人说跑步成为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新的“宗教”;就连一些领导干部也感慨,“八项规定救了我半条命”,公款吃喝少了,“三高”也降下来了……可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有非常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这是建设健康中国最深厚的动力。

  如果说健康中国是一个宏伟的金字塔,那么国民的“健康素养”就是它的根基。无论个体还是社会,先要拥有鲜明的健康意识、充分的健康知识,才有保持健康的能力。偏听偏信所谓“京城名医”“医疗教母”的虚假广告,对经常性疾病缺少基本常识,沉溺于吸烟酗酒、经常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不健康不卫生的生活方式,需要靠更细致的公共服务、更有力的健康宣传来涤荡。

  “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健康的体魄一直是人类历史的审美意象。健康中国的期盼,也凝聚着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把国民健康作为一个衡量发展的综合性指标,是切实关注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必然结果,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小康的题中之义。当每个人都拥有健康体魄,才能支撑起一个充满美感与力量的健康中国。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陆向东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