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买服务,监管要跟上(微调查)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6-08-28 05:43:27
查看评论

  今年6月,北京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市1万名有需求的老年人免费配备防走失手环,提供实时定位、紧急呼叫、运动轨迹、离开安全区域提醒等功能,保障老人出行安全。凡60周岁及以上,患有记忆障碍、认知障碍或阿尔茨海默症的北京本地户籍或常住外埠老年人,都可以通过官网、社区、指定机构等申请。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多元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等,无疑是一种创新之举。遗憾的是,有些地方把这事理解偏了,认为事情一“脱”手也就没责任,甚至抱着服务“外包”就万事大吉的心态,既不监督委托单位,也不重视群众反馈。

  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区残联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残疾人白内障康复等4种项目购买服务,然而一些残疾儿童家长却对此颇有微词:“孩子进行自闭症康复训练,但是教室墙面却没有进行‘软包’处理,万一孩子往墙上碰怎么办?”“大课之外,对孩子个别训练的时间常常缩水,不能保证”“专业力量等门面看着还行,但多长时间过去了,实际的康复效果并不明显”……

  “反正有专业机构在做,管理上就能稍喘口气;有的购买服务项目是市里统一要求的,监管自然有‘大个儿’顶着。”蜀山区残联理事长董少华介绍,政府购买服务,以前意识不到位,管理比较松散,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面对群众的投诉,市残联组成专家组,并聘请专业社会组织,每年对残疾儿童康复等项目进行测评打分。合肥市残联康复处处长李鸣介绍:“测评不单是监督专业机构的服务效果,对于政府有没有履职尽责、资金监管使用是否严格,都能起到督促作用。”

  “一方面日常监管常态化,一方面区残联也会根据测评结果对专业机构考核,达不到服务要求的,责令整改。”董少华认为,明确责任,更得监管发力,才能让购买服务更有效,机构服务更专业。

  在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难的是弄清楚自己该“放”什么、该“管”什么。一些部门把分内工作借购买公共服务之便“外包”出去,从本质上看是“懒政”思想在作怪,既浪费了财政资金,也为不正之风提供了温床。

  在西南某市,公厕大多是通过委托给环卫公司等主体运营、政府补助、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使用的方式运作。由于刚刚转为免费开放,环卫公司、城管部门、环卫局等部门都会时不时现场检查,除了检查卫生是否干净、有没有小广告,更检查公厕是否偷偷收费。“有次地上有个烟头没来得及打扫,恰好被检查人员发现,挨了顿批评。”负责打扫的环卫工人李大姐告诉记者。

  相对于对卫生的严格监管,公厕设施的维护却成了短板。记者调查发现,该市公厕门把手损坏、冲水阀使用不正常等情况均比较普遍。个别公厕甚至不得已准备了水缸,既用于拖地用水,也作为冲水阀损坏后的补充用水。

  据了解,目前公厕值班人员并不负责维修,而是将损坏情况上报后等待维修公司或政府部门修理,因此修理难保及时。“平时来检查卫生的人倒不少,但一说要维修却怎么也找不到人了。”

  “越着急,越找不到厕所。”市民赵玉抱怨,有时候想上个厕所真是有点难,“好不容易找到个公厕,却发现里头的设备坏了一大半,实在太糟心。”

  《人民日报》( 2016年08月28日01版)

(责编:王吉全)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温网编辑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