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大风踏歌去 追忆采茶舞曲作曲者周大风

温州网 王志成 2016-09-23 10:58:00
人间自有真情在,周大风老师的《采茶舞曲》将与这个世界同在,吕远老师和周大风老师的路,我们一代代人将会一步步走下去。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20世纪70年代,我是黑龙江省梧桐河农场二分场的一名知青干部,负责通讯报道和文艺演出。每年春节期间回乐清探亲,必定去银溪乐清中学教师宿舍探望朱一正老师。从朱一正老师那里,我得知周大风老师的电话号码。

  1977年恢复高考,我拎着一把二胡,去报考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沈阳音乐学院招生的老师说,今年不招收作曲系学生,动员我报考民族器乐专业,我就回梧桐河报考了中文系,成了一名七七届中文系大学生。其实真正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读大学,是在1978年2月。四年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讲中文专业的课程,我可以公开自学作曲系的课程,几乎每一节课,我的课桌上都是翻开的五线谱,老师和同学戏称,王志成天天在孵豆芽菜。

  四年大学,我经常给北京吕远老师和杭州周大风老师写信,请他们辅导我学习作曲系的课程。通过邮局,我给两位老师寄去作业和作品,两位老师在批改我的作业和作品时写的每一句句话语,如清泉绵绵,滋润着一名远离家乡求学的年轻人的心田。

  1980年,我因为想报考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生,陆续写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家》《白居易的音乐观》《白居易与词的兴起》等音乐论文,《白居易的音乐观》竟成了一名中文系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老师写的评语给予很高评价。

周大风与孩子们在一起

  1982年,周大风老师任《中小学音乐教育》主编,经常为我修改作品。记得台湾校园歌曲盛行的时候,我为蒋中海的歌词《黄昏的田野里》谱曲,周大风老师仔细修改,还让我特别注意衬词的运用要避免落俗套。这首中学生歌曲我自己刻钢板印刷保留至今。

  至1985年,我在《牡丹江歌曲集》《浙南日报》、温州群艺馆《园柳》杂志、《瓯江歌声》、上海《儿童歌声》、温州市教育局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歌曲专集以及乐清县文化馆音乐干部詹成樊手写印刷的《雁荡歌声》等报刊发表歌曲数十首。此后,我的兴趣转到乡土人文研究方面,音乐创作停顿了20余年。直至2007年开始,才陆续写了数十首歌曲和数十万字音乐论文。

  吕远老师和周大风老师既作词又作曲,在词曲两方面指导我五六年时间,不曾见过一面,不曾收过我一分钱。吕远老师九十高龄,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他矫健的形象。前几年听杭州的朋友说,周大风老师身体状况不怎么好,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我一个人在办公室看电视直播,看到周大风老师的《采茶舞曲》时,郑培钦在微信中告诉我,周老师去年走了。

  这几天,我在网上搜索周大风老师的《浙江民歌研究》,脱销已经很久。今年10月11日,是周大风老师周年祭。数十年来,我一直想写篇文章,把吕远老师和周大风老师的高尚品格纪录下来,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强化了我的想法。人间自有真情在,周大风老师的《采茶舞曲》将与这个世界同在,吕远老师和周大风老师的路,我们一代代中国人将会一步步走下去。

G20杭州晚会《采茶舞曲》表演

  2016年9月9日,我写下了以上文字。9月21日,我应中共淡溪镇委员会和淡溪镇政府要求,为淡溪镇杨川村谱写村歌,为此,我到淡溪镇杨川村文化礼堂周氏宗祠实地考察。回到办公室,我从自己已经出版的《乐清人文史话》《乐清政区要览》《梅溪精神探微》等书中查找与杨川村相关的资料。

  经周大风老师多次修改过的《黄昏的田野里》,在民族调式方面做了探索,但因为歌词的时代色彩,一直只是以刻钢板印刷的形态保留。我将《黄昏的田野里》重新填词,完成了杨川村村歌《杨川日子节节红》。

  《杨川日子节节红》歌词如下:

  天蓝蓝,水潺潺,

  梅溪之畔是杨川。

  杨川一村六烈士,

  忠魂更比杨梅艳。

  来啰啦啰来哎,

  来啰啦啰,

  杨川日子节节红,

  节节红满山唷。

  文昌阁,樟抱榕,

  绿野花果满杨川。

  书声起,琴声落,

  抛歌《对鸟》世代传。

  来啰啦啰来哎,

  来啰啦啰,

  杨川日子节节红,

  节节红满山唷。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