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时种田闲兑糖儿 麦芽糖为他们“兑”来了第一桶金

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叶锋 2016-09-25 09:31:00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叮、叮……“兑糖儿吃咯。”兑糖客挑着一担麦芽糖,手上的小铁锤和打糖刀互相碰撞发出的叮当声及悠长的叫卖声,回荡在深巷中,能勾引不少孩子流口水。家里的牙膏壳、废铁钉、晒干的橘子皮,都可以兑换几块甜甜的麦芽糖。若真的没其他东西可以去兑换,就赶紧向大人讨要几毛零钱买糖吃。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糖儿担”在温州大街小巷风靡一时,不仅满足了那个时代孩子们贫乏的味蕾,而且催生了一代温州老板。

  鸡毛牙膏壳旧塑料最值钱

  两天就能兑来一个月工资

  林志微,52岁,瑞安市陶山镇岱下村人。23日那天,记者的电话唤起了他32年前,挑着“糖儿担”翻山越岭、走街串巷的记忆。

  30多年前,林志微才20多岁,看到村里一些兑糖客在农闲时出去“兑糖儿”,赚的钱可以补贴家用。他觉得这个行当还不错,于是,他在五月份农活相对不多的月份,向他人请教了麦芽糖的制作方法,准备了兑糖客的一身行头:竹制团筛、小铁锤、打糖刀等,开始了翻山越岭、走街串巷讨生活。

  当时瑞安湖岭一带的山区,物质相对匮乏。林志微早上5时多就挑着一担三四十斤的麦芽糖出发。沿着山路一直走,遇到村落就进去,他一边敲打糖刀一边吆喝“兑糖儿吃啊”。村里的孩子听到后,就会拿出鸡毛、鸡胗皮、牙膏壳,还有破塑料鞋、破水桶等来换糖吃。这小小的一块麦芽糖,是当时小孩子难得的零食,很受他们的喜爱。

  傍晚时到了哪个村做“生意”,林志微就随机在该村的村民家借住,第二天再挑着糖担启程。兑完一担糖,回家前他把换过来的废品卖给商家或工厂。那时,材质较好的破塑料鞋能卖到1.8元每市斤,破水桶卖7角5分每市斤。一趟两天时间下来,他说最多时能赚到三四十元,最少也有十余元。而当时一些人的月工资也就十余元。

  尽管辛苦,但因为利润可观,他坚持了两个多月,赚下了一笔钱。而到了农忙时节,他又去忙农活了。

  兑糖客曾多达两千余人

  还出现了“兑糖专业村”

  像林志微这样属于“业余兑糖”的,当时有不少人。龙湾区蒲州街道屿田村村民李国荣,今年63岁,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从事这一行,当时他14岁。据李国荣介绍,龙湾蒲州的屿田、上庄两村兑糖的历史已有百余年,被人称为“兑糖专业村”,再加上状元、石坦、三郎桥等20多个村庄,兑糖客一时多达2000余人。这些村民农忙时田间劳作,农闲时挑担走巷,足迹遍及洞头、玉环、青田、丽水、缙云、景宁、龙泉、义乌、舟山、宁波等地,他们的身影甚至远及福建省。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塑料材料紧缺,兑糖客回收的塑料鞋就是很好的优质原料,也是最有经济价值的。同样走俏的还有鹅毛、鸭毛等物品。李国荣说,虽然兑糖儿不起眼,但效益却是可观的。一板麦芽糖一般为5市斤,成本在十几元,兑换回的废旧物品一般价值200元左右,能抵上当时“双职工”的收入。兑糖成了农民的主要副业,靠着换来的“第一桶金”,他们置办家具,兴建房屋,过上了好日子。

  他们兑来第一桶金

  转型办工厂当老板

  兑糖客曾经在温州大地上风靡一时,不仅满足了物质相对匮乏的经济时代人们的味蕾,而且在兑得第一桶金后,催生了一代温州老板。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温州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在屿田、上庄“兑糖专业村”,赚了“第一桶金”的兑糖客开始转型,创办工厂,如从事制笔业等。这些村里涌现出了30余家较大规模的制笔公司,其中不乏“爱好”和“环球”等知名企业。

  39岁的倪德云,市区人,回想起当年兑糖吃的情景,不由开心一笑:“那时候我刚上小学,家里经济拮据,父母也没有余钱给我买糖果吃,好在还有兑糖客。”有一次,他忍不住嘴馋,偷偷地把父亲的一双旧拖鞋拿去换了一大块糖。可后来被他母亲知道了,挨了一顿骂是自然的。

  “现在兑糖客很少见到了。”倪德云说。

  是啊,在物资极度充裕的今天,兑糖客几近绝迹街头是必然的,然而,他们依旧活跃在老温州人的记忆里。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