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包怎么倒,1/5颗怎么掰 这些药品没标注儿童用量

浙江在线 2016-09-27 08:34:00
查看评论

  日前,《中国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发布,书中透露了这样两组数据——

  在中国,现有的3500种药品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仅60多种,占总数的1.7%;至少50%的药品在儿科使用时没有标注儿童的用法、用量。

  我国每年约有3万儿童因用药不当造成耳聋。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从2012年的53%上升到了2014年的73%。

  昨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办公室主任倪韶青博士告诉记者,这是多年来存在的老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说明书上没有信息,是因为没有临床信息,因为伦理的原因或者家长不理解,儿童用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

  早在2008年时,倪韶青就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她统计了过去15年里儿童专用药品的数量,发现这些年间,儿童专用药并没有增加。

  而从2008年之后,也没有增加过。

  专用儿童用药如此短缺,医院只能以成人药物和剂型来代替,或者根据大孩子的使用情况,酌情给低年龄段儿童使用。比如阿奇霉素,6个月以下的孩子能不能用?用多少剂量?说明书里并没有明确说明。

  但如果有治疗需求,确实需要使用,医生只能通过经验、查文献等方式,来确定用量;同时,通过密切的监测,确保孩子的安全。

  一些家长有过这样的经历,给孩子配了药,但1/3包怎么倒?1/5颗药片怎么掰?

  倪韶青还记得,二十多年前自己刚到药房工作时,一枚小药片要磨成粉,再分成几份给家长,最多的时候要分25份。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

  说明书里没有说明用量,孩子到底该吃多少?

  倪韶青告诉记者,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以体重、体表面积或者根据年龄,在成人的基础上,按比例进行折算的方法确定药量。但对孩子来说,这不是最理想的用药情况。

  儿童的生理状况和成人不同,对药物的代谢过程也不同,不同年龄、体重的儿童之间,也存在差别。以新生儿(指出生0~28天的宝宝)为例,宝宝代谢发育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一个简单的公式模型很难精确评估儿童的用药量。“肾功能的发育成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不是线性的;还有一种影响药物代谢的酶活性的变化,也不是线性的,但临床儿科用药很少考虑这个因素。”倪韶青说。

  这些细微的差别,关系着宝宝的用药安全。

  倪韶青透露,调查显示,成人的用药不良反应率在6%左右,而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有12.9%,新生儿更高,为24.4%,越年幼越严重。所以,儿童用药更需要“量身定制”。

  而完成这个工作,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来支持,但是现实情况却很难做到,“一方面是出于伦理的考虑,要保护儿童;另一方面,家长比较宝贝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参加临床试验,哪怕是完全无害的。”

  这段时间以来,倪韶青正在为三种药物进行4期临床试验招募受试者。4期临床试验是针对已经上市的药物,为安全性和有效性搜集更加广泛的证据。

  这三种药物,一种是用于治疗性早熟的药物,一种是生长激素类药物,还有一种是耳鼻喉科的用药,都是已经上市的,门诊很多孩子也在用,如果参加临床试验,孩子可以免费用药,但依然很少有家长愿意。

  如果对你的孩子无害,对其他孩子有帮助,你是否愿意带孩子参加临床试验?倪韶青在家长中做过这个调查,有40%的家长选择了中立,“让公众增加对临床试验的了解,这部分人还是可以争取的。”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