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生独创重症胰腺炎“救命秘笈” 捧回一等奖

温州网 2017-01-17 07:35:00
胰腺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重症急性胰腺炎常常被称为“生命杀手”。
查看评论
周蒙滔(右一)为胰腺炎患者诊断病情

胰腺位置示意图 制图 俞晓翔

  温州网讯 胰腺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重症急性胰腺炎常常被称为“生命杀手”。昨天,记者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由该院院长周蒙滔教授领衔完成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难点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胰腺炎发病凶险

  被称为“生命杀手”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致命”的疾病,起病急骤,一旦发病,胰液外渗,胰酶提前激活,胰腺组织就会被当做“食物”消化,可在短时间内引发全身炎症,造成多个脏器功能衰竭,并容易引起严重的坏死继发感染。由于病理生理过程复杂,病死率高达20%左右,一直是临床治疗的国际性难题。

  它有两次病死高峰。其中早期在一到两周时间内,患者就可能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占死亡人数的65%,后期则在三至四周内因胰腺坏死继发感染引起死亡的,则占了30%。

  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要多。目前,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每年发病达6.46万例,青壮年人群高发,50岁左右的人群最多,其中又以胆结石、高血脂、嗜酒等人居多。

  三大创新形成保护堡垒

  病死率从20%下降至4.6%

  面对如此高凶险的疾病,周蒙滔所带的团队已经研究了20年之久,取得了显著性的成果。他们的研究以降低病死率为目标,重点围绕两个病死高峰展开,创建了突出“主动预防”、“抢先治疗”、“精准化救治”的综合防治体系,将该疾病的病死率从20%下降至4.6%,从而让不少命悬一线的胰腺炎患者“死里逃生”。

  针对早期的病死高峰,主动预防干预可以起到有效治疗作用。采用区域动脉灌注规范化技术取代传统的静脉输液,是将治疗药物通过股动脉输送到胰腺动脉,从而大幅提高胰腺组织的药物浓度,在不增加药物剂量的前提下强化控制胰腺坏死的目的,并突破血胰屏障,提高胰腺组织抗生素浓度,有效杀灭细菌。并通过药物改善血液循环,采用抗炎、抗氧化、主动诱导细胞凋亡等治疗方案,及时控制住病情进一步恶化。

  此外,研究团队创建了“分类回归树模型”预判胰腺炎病变的严重程度,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判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为“抢先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赢得了宝贵的时机。

  针对第二次病死高峰救治难点,研究团队将防治策略由传统的“治疗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兼顾防治”,首次设计“四联预防策略”,研究出一套包括“强控坏死”、“早期营养”、“防菌移位”、“局部杀菌”等一系列治疗方案。同时,采用微创手段代替开腹手术对疑似坏死感染的患者和早期病例进行抢先治疗,建立手术时机抉择的量化标准。这些救治技术为患者搭建了“覆盖全过程”、“无死角”防感染屏障,将继发感染率从40%降至5%。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的胆源性胰腺炎的精准化救治,提出了胆源性胰腺炎的四型二分法,建立了分型施治方案,达到细化、精确诊治的目标。

  对患者动脉灌注抗生素

  患者从死亡线上被拉回

  正是有了这些创新医疗技术,不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被该院医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多年前,一名仅30多岁的瑞安男子因患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相当严重,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家属决定要放弃治疗,就在此时,一名家属找到了周蒙滔。随后在附一医治疗期间,通过对患者动脉灌注抗生素,竟然出现了奇迹,仅两个星期,患者就从死亡线上回来了。

  一名怀孕数月的妇女,因吃了太多燕窝等补品,导致身体机能出现了变化,血液出现了乳白色,胰腺炎疾病相当严重,通过急救也救了回来。

  还有苍南的一名患者,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脏、肾脏、肺部等都出现了问题,在转入重症监护室后,通过一系列的治疗,仅用了一周时间,患者就脱离了危险,过了20多天就康复出院了。

  类似于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在附一医举不胜举。

  挑战研究胰腺炎疾病

  已荣获多项科技大奖

  究竟是什么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周蒙滔带领下的该团队致力胰腺炎疾病的研究达20年之久?周蒙滔说,记得那是1996年,当时胰腺炎的病死率达到了30%,这对一个医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疾病。那时候就对该疾病的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几年的钻研,逐步取得了进展。

  而作为该团队带头人的周蒙滔教授,第一项研究成果的论文,就在1998年获得了中华医学会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1999年,开展了第一例动脉灌注术用于临床,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此后,又以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一等奖等两项,以第三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被授予“温州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浙江省医药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争先创优先进个人、浙江省十大优秀青年、温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温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新闻+

  专家提醒:这六类人群易患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5%以下。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胰腺癌课题组带头人赵玉沛教授提醒,6类人群要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

  1、年龄超过40岁中老年男性;

  2、排除肝、胆、胃肠等疾病,伴有非特异性腹痛、腹胀的患者;

  3、短期内出现不明原因消瘦、食欲下降者;

  4、有癌症家族史、吸烟酗酒史者;

  5、急、慢性胰腺炎者;

  6、无肥胖并产生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等。

  防癌比治癌更重要,要从生活、饮食习惯着手预防胰腺癌,要戒烟、戒酒,忌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并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王骁 通讯员 黄丽颖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