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伪科学谣言,你误信过几个?

来源:华龙网作者:2017-02-17 10:36:18

  微波炉辐射损害健康?人类大脑只使用了10%?方便面桶里有蜡?这些乍一听还蛮有道理的结论是不是在你的朋友圈里泛滥过很长一段时间?事实上,这些都只是科学谣言而已。来看看以下六大伪科学谣言,你误信过几个?

  一、微波炉辐射损害健康

  微波炉作为一种加热食物的日常电器却曾经背上过微波辐射致癌的黑锅。其实,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使食物中的水分子高速旋转产生热量,并不会让食物或水分子产生致癌物质。

  而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和收音机、电报的电波、可见光等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差别只是频率不同而已。可见光不会致癌,同理,微波也不会致癌。微波的辐射,其实就是它的能量朝四周发散出去,就和可见光会产生一点热度是一样的道理。有些人说微波辐射致癌,和讲白炽灯光或者收音机的电波致癌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个形式胡说八道而已。

  二、方便面桶里有蜡

  关于方便面的谣言层出不穷,从防腐剂过量到内包装有蜡,以后可能还会有谣言新花样。方便面如今销量不好,这些谣言“功不可没”。最有名的方便面谣言应该就是说方便面桶里有蜡,直接在桶里泡面吃会把蜡吃进胃里,然后蜡在胃里日积月累排不出去,最后导致人死亡。

  在那些知识水平还停留在19世纪初期的造谣者眼中,大概所有反光防水的纸都是上了蜡的吧。然而,方便面桶的内层其实是用防水防油的食用级PE膜做成的,连外层包装的油墨都迁移不到内层。那些吃方便面导致胃里蜡堆积的人,天知道他们是不是爱吃蜡烛的异食癖患者?吃一口泡面就要啃一口蜡烛?

  三、同时吃虾和维生素C会中毒

  同时吃虾和维生素C会合成砒霜,然后人就中毒死亡。这条谣言的由来已久,最早能追溯到初中生的化学知识小报中,说是虾中含有的五价砷化合物会被VC转化成剧毒的三价砷,就是砒霜,会让人中毒甚至致命。

  信这个谣言并加以传播的人,他们可能从来不知道西方人煮虾的时候要浇富含VC的柠檬汁吧,也从来不知道常吃龙井虾仁和番茄大虾的人是怎么活下来的吧。

  而事实上,虾所含的砷绝大部分是稳定的有机砷,无机砷就是五价砷化合物的含量不到4%。按国家标准,每千克鲜虾中无机砷含量不能超过0.5毫克。即使这些无机砷能被维生素C全部还原成砒霜,那么也要吃上212斤的虾才能达到口服砒霜致死量的下限。简单来讲,要想吃虾和VC被毒死,你首先得有一口气吃下200多斤虾被撑死的思想准备。

  四、人类大脑只使用了1%/5%/10%

  关于人类大脑利用率特别低,只使用了大脑功能的1%/5%/10%的谣言流传已久。帮助这个可笑理论传播的还有一部好莱坞大片《超体》,由斯嘉丽扮演的一个大脑被药物开发到100%成了超越人类存在的超级英雄。

  而事实上呢,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利用率其实都达到了100%。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他在闭眼状态下尽量不想事情,他整个大脑也是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在人类长达几十万年的漫长进化史中,没用的部分早就退化掉了,让那么多脑细胞闲置,成本实在太高。而新的科学实验也证明,每个人大脑细胞的利用率其实是100%。

  五、微波炉充值饭卡

  微波炉又一次华丽中招,这次还拉上了饭卡。这条谣言说的是:用只要拿A4纸或者报纸将饭卡包裹起来,放进微波炉,大火定时25秒,就可以为饭卡充值成功。

  这条一点科学含量都没有的谣言居然还成功骗到了许多大学生,然而当他们按照步骤用微波炉加热饭卡后。饭卡不是变焦报废就是直接在微波炉中炸成了碎片。

  那为什么微波炉不能给饭卡充钱呢?因为微波炉的微波中没有数据,无法形成CPU卡(就是饭卡)操作系统能识别的指令,也无法黑进学校服务器中让服务器把余额修改的命令传递过来反馈到饭卡上。如果真能用微波炉给饭卡充钱,那么同样道理你也可以试着用微波炉给公交卡、银行卡或者美容院会员卡充钱了。

  六、仙人球屏蔽电脑辐射

  辐射可能是谣言的最好来源了吧,而关于各种植物抗辐射的说法也是层出不穷,流传最广的应该就是仙人球抗辐射的说法。因为有这一说法,许多办公室白领的桌上都摆着一盆仙人球,因为他们大多都觉得仙人球能够吸收电脑屏幕发出来的辐射。

  要识破这个谣言,首先要明白辐射是什么。辐射只是个能量称谓,电脑辐射其实就是电脑发出来的光,它并不等于核辐射,也不等于电离辐射。电脑辐射的能量非常低,比太阳光这样的辐射简直差得十万八千里。怕电脑辐射,你还不如先找个地洞钻进去,别碰太阳光。

  而要让仙人球吸收或者屏蔽电脑辐射,意思就是让仙人球吸收电脑发出来的光。你觉得放了一颗仙人球在电脑旁边,电脑的光会变暗吗?除非放一个和屏幕一样大的仙人球挡住显示屏,电脑的光(辐射)也就被挡住了。

  不过,用仙人球挡光和用其它任何不透光的物体(比如说书本)挡光有什么区别呢?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实验证明,书籍不仅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是白领的保护神,因为它能够挡住电脑辐射!生活中流传的伪科学谣言实在太多了,下次你再听到一些言之凿凿的所谓“爆料”,还是先上专业网站查一查相关知识,了解了多方面的信息再做判断吧。

本文转自:温州网

编辑: 林晶晶|责任编辑: 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