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获2017奥斯卡提名的最佳外语片:质感清新

新华网 2017-02-26 11:27:00
查看评论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杨莹莹)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电影就像是奥斯卡的一股清流,它们有着不同于好莱坞的电影气质,会给看惯了好莱坞电影的观众带来清新质感。今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来自澳大利亚、瑞典、德国、伊朗和丹麦,他们的电影都带有本民族的文化烙印,在近似生活场景再现的镜头中表达着人生的情绪。走进奥斯卡盛宴中的别样风景,感受电影的艺术气息。

  《禁忌之恋》剧照

  澳大利亚电影《禁忌之恋》是一部充满了神秘感的影片,影片讲述了现代文明之外部落的“原生”生存状态,他们生活在一个“原始”的环境,森林是他们的家园,他们在这里遵循着古老的法则,他们信奉火山为神灵,整部电影就像一首远古神秘的赞歌。

  影片叙事没有激烈的剧情冲突,用小女孩赛琳的视角讲述了部落一对年轻男女瓦瓦和达因试图冲破“包办婚姻”失败并最终殉情的故事。影片中展示了瓦瓦的成人礼、瓦瓦妹妹赛琳接受阿苏尔火山神灵洗礼的仪式、巫术、死亡仪式以及部落解决矛盾求和平的仪式。塔纳岛上美拉尼西亚人原始部落文化通过“禁忌之恋”展露在观众面前,满足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猎奇性观赏要求。

  除了本部落的文明之外,影片也讲述了现代文明,这包括英国王室为代表的英国文明和基督教。面对外来文明,瓦瓦和达因表现出了害怕姿态,所以他们即便冒着被本部落追踪和以美第族部落杀害的危险也要回到森林里生活。一边是抵抗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一边又抗拒外来文明的交流,瓦瓦和达因展现了本族部落矛盾的文化境地。

  影片静静地讲述着赛琳眼中的部落,这里有杀戮、友情、爱情、仇恨和信仰。抛开现代文明附加的杂质,回归原始文明最本真,最朴素的世界,人性的美与恶似乎也不再复杂。但影片在内容叙事的冲突、对抗并未深入,更多的升华则来自于镜头语言的渲染。

  影片故事的强大迸发力一方面来自原始部落让人生畏的崇高法则,另一方面导演马丁·巴特勒、宾利·迪恩给予了影片充满力量的画面。影片画面展现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很多镜头充满了寓言式。火山岩浆迸溅、浓烟滚滚、风沙四起,尤其是人在火山边缘的画面,天空大地各占1/2,人夹在其中格外渺小,画面冲击力溢出画面。

  影片获得奥斯卡提名得益于其满足了对异域文化的猎奇性,想拿小金人恐怕还有一定的难度。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剧照

  瑞典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提名最佳外语片可谓实至名归,影片讲述了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在妻子索尼娅去世后决定自杀追随却一直未果的故事。

  影片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通过自杀来串联欧维的现实生活和过往人生,每一次自杀的节点都会将观众带入到欧维的一段人生轨迹。通过顺序时空设置悬念,通过闪回回忆解答悬念,两个时空交替将欧维和妻子索尼娅的人生经历和爱情徐徐展现。构思巧妙,叙事利落还带有欧洲电影的艺术气息。

  影片开始用一组利落的镜头将欧维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按时起床,巡查社区,检查每个细小的地方,每天去妻子的墓碑前放置鲜花。性格执拗甚至有点古怪,不许在社区街道里开车,不许邻居的狗乱撒尿,驱赶流浪猫。脾气很差,一言不合就骂脏话。你会很讨厌这个年近60岁的大叔。但就是这个大叔在失去工作后开始策划自杀。

  欧维一共进行了6次自杀行动,他为爱自杀却每次都因邻居帕维娜而未果。欧维穿着蓝色的西服,整理好仪容仪表,开始了第一次结束生命之旅,正在这时,新邻居帕维娜(伊朗夫妻和俩孩子)倒拖车撞到东西,欧维愤怒的解下绳子出去交涉,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但欧维绝对想不到,正是他们最终解开了他内心的疙瘩。

  影片在欧维第3次自杀时开始回忆他的人生,教堂里在举行母亲的葬礼,电影用略带神经质的感觉完成了欧维童年时代的交代。精巧的是在第4次自杀后,回忆的画面同样是教堂,但这次是欧维父亲的葬礼,几次死亡都与葬礼有关,故意为之却又十分自然。虽然有6次自杀行为但每次都不同且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

  影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关键作用,最巧妙的是人物出场的事件完全在逻辑之内,就像是被精心安排的生活本身,完全不着痕迹,这也是影片最耐心寻味的地方。

  现实时空的帕维娜就像欧维妻子的投影,与邻居的生活点滴也让索尼娅的形象饱满起来,邻居的孩子也成为欧维未出世的孩子的投影,他们与索尼娅教过的学生、同志男孩一起在欧维生命的最后阶段让欧维重新获得了爱情、亲情、温情的体验。最后的葬礼是欧维自己的葬礼,最后的最后,你会发现你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古怪的老头。

  影片最后,欧维与妻子回到初见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美。

  这部到处充满色彩的电影会是冲击奥斯卡小金人的强劲对手。演员罗夫·拉斯加德的表演十分出彩,将人物刻画的饱满而立体,如果不是外语片完全有冲击最佳男演员的实力。

  《地雷区》剧照

  二战题材电影《地雷区》就像丹麦一样散发着小清新的气息,这部影片时长一个半小时,讲述了二战结束后丹麦的德国俘兵清除德军埋在丹麦海滩的地雷,这其中或死或伤。

  《地雷区》的视角聚焦在二战德国俘兵身上,他们很多都是年轻的孩子。影片选材有种让人无法言说的矛盾感,德国士兵埋下的地雷最终要用德国俘兵的生命冒险拆掉。生命是平等的,但因地雷失去生命却是因为当初要用地雷取他人性命,如何面对这种纠葛,该用怎样的情感来面对俘兵?这不仅是片中丹麦军士长的困惑更是观众的困惑。

  片尾出现字幕:2000多名德国俘兵拆除150万颗地雷,其中一半死亡或受伤。这部电影的立场不能说是站在德国俘兵的立场,毕竟影片对盟军刻薄对待俘兵的表现也未过多苛责,影片最大的揪人点是扫雷的俘兵是孩子。

  《地雷区》并没有其他二战题材电影那么深刻的主题,也没有过分渲染人性的纠结,丹麦风景也让镜头画面干净、清新。但风景如画的海滩却始终伴随着突如其来的死亡恐惧,影片安静的让人没有希望。

  丹麦军士长完成对战争的和解,战争的伤害是双方的,德国俘兵也盼望这能早日回国重建德意志,军士长私自放走跟随他完成排雷的孩子,跟德国俘兵达成和解。放下仇恨,重建家园,迎接和平,这应该是经历过战争创伤的人该有的选择。

  去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奖影片同样是二战题材《索尔之子》,而丹麦影片《战争》惜败,此次丹麦电影再次入围,《地雷区》的小清新风格会不会打动奥斯卡评委,拭目以待。

  《推销员》剧照

  阿斯哈·法哈蒂执导的电影《推销员》再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前《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就曾入围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并获奖,这次阿斯哈·法哈蒂再次入围能否再次打动奥斯卡评委确实值得期待。此前,《推销员》已经斩获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如果说《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靠的是宗教信仰来牵制整部影片的情绪,那么《推销员》则是靠悬疑撑起整部影片的情绪。阿斯哈·法哈蒂十分擅长营造生活中无法言说的苦闷,妻子经历了一次浴室入侵后,生活开始变得无法掌控,压抑纠葛缠绕着影片中的主人公,如何释怀生活中的伤痛,如何释放内心压抑的痛苦,导演为主人公打造了一出剧中剧,男女主角在剧中饰演话剧,通过话剧让影片的压抑寻找爆发口。《推销员》正是男女主角在影片中表演的话剧,人们总是需要带上面具才能表达真实的内心,并以此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伊朗电影因其强烈而明显的民族气质得到人们的喜爱,从阿巴斯到马吉德·马吉迪,人们对伊朗电影的印象停留在天堂般的纯净气质,阿斯哈·法哈蒂为我们带来了别样的伊朗现实主义电影风格。

  《托尼·厄德曼》剧照

  德国电影《托尼·厄德曼》在国际上已获奖无数,也提名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得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影片讲述了一位爱恶作剧的父亲试图通过虚构一个人物托尼·厄德曼来修复与女儿的关系,同时帮助女儿重寻生活方向的故事。

  影片通过父亲荒诞的行为让女儿刻板的生活渐渐有了色彩,这也承担了影片的喜剧效果。父女关系走向正轨,女儿最后彻底抛弃了原先严谨、一丝不苟的生活状态,用一场荒诞的生日派对完成了影片的喜剧效果。

  影片用女主角来代表德国,严谨、优雅高贵、一丝不苟,希望通过影片来探讨德国新的生活方式,父亲的形象则成为影片尝试的新的生活方式,幽默、有趣、平易近人甚至带点小荒诞,《托尼·厄德曼》保留了德国电影的社会反思性,只不过这次是在喜剧的氛围中完成的。

  影片以黑马姿态出现在戛纳影展,获得好评无数,导演玛伦·阿德也成为备受瞩目的女性导演之一。这部充满喜剧效果的德国电影成为戛纳黑马后极有可能再次成为奥斯卡黑马。

  五部影片各具特色,能入围已经是肯定的表现,不论最终谁将小金人收入囊中,对电影而言都是幸事。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姜蕾蕾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