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考证:戴望舒的《雨巷》写的是不是杭州大塔儿巷

浙江在线 2017-03-24 08:19:48
查看评论

  浙江在线3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马黎通讯员姜周)“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的诗《雨巷》很多人都会背,特别是最后三句,经常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

  这段时间,杭州没完没了地下雨,细细密密的,前两天,就有网友给记者发来微信称:我才知道,《雨巷》写的就是我家门前的大塔儿巷!这是一条有故事的巷子。

  戴望舒是杭县人,也就是现在的余杭区那里。1919年,他在宗文中学读书,就是现在的杭十中,皮市巷158号。他当时的家,就在旁边的大塔儿巷11号。

  网上随便一查,几乎都有这样笃定的描述——“1927年,23岁的诗人在大塔儿巷写下了《雨巷》”。

  大塔儿巷11号

  现在是个仓库

  大塔儿巷,是老杭州都知道的一条巷子,从皮市巷转弯进去,从中河边出来,也就200米左右。

  但如今的大塔儿巷已然没有了古朴的气质,和杭州诸多老小区差不多:马路被拓宽,路口是杭州大承医院、杭州中兰酒店,居民小区排在两边,齐刷刷的绿色雨棚,路边停满车子。

  很快,我们找到了“大塔儿巷11号”的蓝色门牌,它掩映在居民楼下的一排商铺中,门口堆了啤酒和饮料:这是一个仓库,几个人正在搬货。

  “我们是批发部。”一位小伙子问,“你们是来找古玩吗?”

  “这里不是11号,老房子拆掉了。”一位撑伞的阿姨看到拿着相机的我们,很有经验地说:“你们是记者?在找老房子,是不是?”

  雨越下越大,巷子已经变了样。

  根据报道,1998年左右,大塔儿巷这一带很多房子都进行了改造,巷子也被拓宽。

  戴望舒旧居

  曾是中西合璧小洋房

  杭州老房子专家、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他曾经拍过一张戴家的照片,“那时的11号,在大塔儿巷靠南边的地方。“

  从仲老师提供的这张照片看,戴望舒的家是两层小楼,石库门进去后,有个天井,二楼有雕花铸铁栏杆,中西合璧的风格。

  “这是清末民国初年杭州早期的洋房样子,属于西风东渐的产物:中式院子,中式围墙,里面是西式小洋房。它跟西湖边我们熟悉的那些青砖洋房是两种风格。”

  那时候杭州人住的民居,都是低矮房子,叫杭州墙门,戴望舒的父亲是银行高级职员,家里条件不错,住了洋房,但并不奢华,还是偏小巧的。

  戴家已经不在了,这一代的老洋房也都拆了,那么,还会不会留下一点痕迹呢?

  记者沿着大塔儿巷的居民楼往前走,小塔儿巷出现了,路变窄了些,路边一幢中西合璧的楼,在一丛绿树的掩映后,显出一丝古意,里面住了3户人家。

  跟这幢建筑紧挨着的,还有两幢老房子,风景完全不同——西式雕花门楼,两只石狮子分坐两头。门牌显示:觉苑寺巷19号,还立着一块“杭州市历史建筑”的标牌。这是上世纪20年代的建筑,院落式布局,半开敞天井,雕花铸铁栏杆。

  宋时,这里有个觉苑寺,寺内有城心塔(含位居城市中心之意),巷子由此得名。1966年改名为灯塔巷,1981年恢复旧名。

  仲向平说,这个房子,和戴望舒旧居很像。

   【新闻后面的故事】

  写《雨巷》时,戴望舒正在上海谈恋爱

  真实的雨巷,只存在于诗人的想象

  最后,我们要说到文章开头的那个事了。

  戴望舒是不是因为住在大塔儿巷,所以写下了《雨巷》?

  其实,这是美丽的误传。

  1928年8月,戴望舒在《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期首次发表《雨巷》、《夕阳下》、《静夜》等诗作六首,其中,《雨巷》反响最大。而诗的创作时间是1927年。

  1933年,他在杭十中的同学、诗人杜衡讲过一段话:“《雨巷》写成后差不多有一年,在叶圣陶先生代理编辑《小说月报》时,戴望舒忽然把它投寄出去。圣陶先生看到这首诗,就写了回信,赞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圣陶先生有力的推荐,使戴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1927年,戴望舒在干嘛?

  他在上海谈恋爱。戴望舒中学毕业后,1923年去了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兼修社会学系。1925年夏,他又改入震旦大学学习法文。1927年,戴望舒与杜衡一起,藏在好友也是作家的施蛰存家,那个小楼在上海松江。他在那里爱上了施的妹妹施绛年,虽然最后两人没成。

  仲向平翻查过上世纪80年代的史料,他说:“有两种说法并存,一说在杭州一说在扬州,但都是这首诗的场景和底色。”

  诗人马越波则分析说,《雨巷》并不是一首写实的叙事诗。“诗人写作的时候,有真实的雨巷和内心深处的‘雨巷’,真实的某个姑娘和想象的‘姑娘’,交相往来。从这个角度说,也可算写实。所谓象征,这是批评家的事,不是诗人去考虑的问题。”

  而“雨”和“丁香”,则来自南唐中主李璟的著名词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诗人卞之琳评价蛮狠的:“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词藻,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浅易、浮泛。”

  因此在上世纪30年代初,戴望舒自己也不满意这种创作方法了。从此,他的诗作中,不再出现《雨巷》这样的音调和低徊情绪,在编第二本诗集《望舒草》时,他还把这首诗删掉了。

  (感谢杭州市上城区政协委员徐敏、小营街道对本文的支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温网编辑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