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种子在乡村萌动

2017-05-28 14:37:09
查看评论

  光明日报记者唐湘岳

  通溪桥村很静,尤其在夜晚。听不到广场舞音乐,看不见图书室灯光。蛙鸣、狗吠、鸡啼和谐悦耳,但总感觉少了点人气。村里共375户,1315人,其中600多人外出谋生,剩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学龄孩子寄宿学校,周末才回。

  通溪桥村农家书屋开张了。光明日报记者唐湘岳摄\光明图片

  一阵歌声从山间传来,是村民刘利人边劳作边唱阳戏。

  阳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由湘西各地民歌、民间小调、花灯和傩堂巫师舞唱演变而来。阳戏的音乐唱腔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每一句腔的腔末用小嗓高八度唱,很有特色。

  57岁的刘利人讲起往事:“18岁那年,老支书刘洪吉把10多个年轻人喊拢来,请阳戏师傅教我们唱,村里买了服装道具,阳戏班子就组织起来了。在村里演,也去外村演,还去隔壁溆浦县演。正月里村里还舞龙舞狮练武术。慢慢的,村里人少了,老支书病死了,戏班子散伙了,文化活动冷清了。”

  打开锁着的木箱,刘利人找出当年唱小生穿戏服拍的纪念照。发黄的本子,抄满剧本台词。妻子向曼桃说:“这是他的宝贝。散伙30年了,他还惦记着戏班子。刚结婚那几年,他经常演出,正月里走亲戚都没空。现在嘛,他没舞台,没观众了,我倒是希望他唱,唱着开心啊。”

  刘利人唱戏给家人听。(唐湘岳摄)

  刘利人珍藏的当年穿演出服照片(唐湘岳摄)

  因病休学在家的留守儿童刘欣源是书屋的第一个读者。(唐湘岳摄)

  那村民平常都有啥文化活动?记者走进民居,极少看到书柜和图书。村党支部意识到了不足。村支书刘生廷说:“这些年我们村也抓精神文明,制定了村规民约,但文化活动还是太少了。贫困不能成为忽视文化的借口,我们要反思。不读书看报,眼界怎么会宽呢?不把文化搞红火,人心怎么会凝聚呢?我们得赶紧搞一个农家书屋。”

  不怕慢,就怕等,说干就干。

  5月9日,会木工的刘建义受村里委托,制作出4个书架。

  5月10日,镇文化站站长夏向阳送来了第一批图书。

  5月11日,图书上架。

  通溪桥村农家书屋设在村部二楼。担任图书管理员的,是目前留在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刘梦建。

  2014年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毕业的刘梦建,在长沙打拼了几年回了家乡。“我报考了村里的便民服务员,管图书是我的重要任务。”刘梦建说,“我打算周一到周五全天开放,周六周日下午开放。要多举办读书活动,作文比赛啊、朗诵比赛啊什么的。扶贫队马上要引导贫困户开展种植养殖了,我会推荐农业技术书给他们学。一句话,不能让图书在屋里睡大觉,得让它们活起来。”

  5月17日,通溪桥村农家书屋隆重开张。

  寂静的村庄,文化的种子在这里萌动。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8日01版)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王娜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