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商产融资本如何对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温州网讯 刚结束的5月,持续低迷的市场让许多投资者手足无措。然而,对温州企业和投资者而言,对上市和资本市场的热情越发高涨。在5月底举行的温商产融资本高峰论坛上,20家境内外本土上市温企与全国近300家机构投资者首次齐聚一堂,共商“上市”大计。
被誉为市场风向标的机构投资者对温企有怎样的印象?在券商投行们的眼中,上市温企是否值得投资?机构投资者又将给加速奔赴资本市场的温企带来什么?对于温州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如何实现沟通,温商应该如何更好对接资本市场这些问题,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第三方服务平台各自有怎样的看法呢?
现状
10家上市温企获看好评级
尽管今年以来,A股市场继续探底,沪指多次跌破年线,个股更是跌幅惨重,但相比被行情“吓”到的股民而言,机构投资者却不断加快调研上市公司的步伐,以为后续布局提前探路。
记者查询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后发现,今年以来共计4家本土上市温企发布了机构投资者来访调研公告,涉及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公司、QFII、保险公司等152家机构投资者。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温企的密集调研其实从去年就已开始,去年6月至今一年里超过361家机构投资者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络以及路演活动等对本土上市温企展开调研。
就具体上市公司而言,森马服饰无疑是所有上市温企中最受机构投资者关注的。仅仅今年前4个月,森马服饰便举行了4场机构投资者的调研,平均每场来访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均超过30家。此外,金卡智能、华峰氨纶、金龙机电等也在今年频频举办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调研活动。
不仅如此,据最新数据显示,包括正泰电器、森马服饰、奥康国际、伟明环保、金卡智能、华峰氨纶、华仪电气、迦南科技、电光科技、乔治白等在内的10家上市温企获得共计59家机构看好评级,其中正泰与森马2家获“买入”综合评级,8家温企获“增持”综合评级。
一季度97家机构持有温企股票
除了给予看好评级,推荐更多投资者重点关注上市温企以外,“真金白银”持有上市温企股票的机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记者统计17家本土A股上市温企最新财报了解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总计97家机构成为上市温企的流通股东。而在这些温企持股数量排名前十的流通股东中,包括券商、基金、保险、银行、信托等总计48家投资机构现身,且持股比例不低。
财报显示,除诚意药业、红蜻蜓、伟明环保、电光科技4家企业以外,其余13家本土A股上市温企今年一季度的流通股东中,都有不少新增的机构投资者。其中,最受青睐的上市温企则是奥康国际,一季度买入并持有其股票的机构数量总计16家。同样,在一季度吸引机构投资者数量超过10家的还有华峰氨纶、正泰电器、森马服饰及金卡智能。
从持股比例来看,机构投资者持有股份占流通股本比例最高的则是正泰电器,其流通股本中被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比例达70%。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股本比例超半数的还有金龙机电,达56.2%。另外,浙江东日、奥康国际、金卡智能等上市温企的流通股本也均有四成被机构投资者所持有。
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则是早已“蛰伏”于上市温企前十大流动股东中。以金卡智能为例,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投资者达到7家之多,占据前十股东中,除浙江金卡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杨斌、施正余以外的所有席位。另外,华仪电气、正泰电器、奥康国际、华峰氨纶、金龙机电、金卡智能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投资者的席位也均超过半数。
而有“国家队”之称的证金公司和中央汇金,以及稳定股市的另一支力量社保基金,也均未缺席上市温企所带来的资本红利。温州宏丰、仁智股份、报喜鸟、华峰氨纶4家温企流通股东中,中央汇金分别排至第6位、第2位、第5位、第3位。其中,对华峰氨纶持股比例最高为2.46%。社保基金则是森马服饰第九大流通股东,持有森马股票约2737万股,占比0.9%。
观点
上市温企要更多地学会主动吆喝
◇曾学成(约调研平台创始人)
作为产融资本高峰论坛的主办方之一,许多约请的机构投资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这一次论坛会选在温州。很多第一次接触温州与温企的机构投资者都会讶异,本身实力不俗的温州企业却很少从事资本运作,上市的企业数量总体也偏少。
实际上,温州不乏机构感兴趣的企业,有些是像森马、正泰这样老牌的名企,市场对其有一定的了解;还有一些上市温企,所处的行业是热门题材,像是环保、医药等,机构的问询度也会特别高。温企的整体实力都不错,而且风格踏实,大多坚持实业。更多的温企目前还处在即使已经上市,但与资本市场联系偏少的状况。尤其是上市公司主动与机构投资者交流的次数,更多的还是被动地等待投资者上门。
另外,地理位置也决定了温州本身距离资本市场空间上就较远,信息沟通不够及时。因此,上市温企整体对资本市场的利用比较少,很少有在上市后借助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的案例。
对于企业引进机构投资者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改善股东结构,有利于公司治理;其次便于企业再融资,以及定向增发,募集更多资金投入好项目。还有一点就是机构投资者有利于提升企业估值,为并购重组等打好基础,未来才能做大做强。
这次产融资本论坛与更多上市温企接触后的明显感觉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温企开始学会主动“吆喝”,增加与投资者交流,同时会有不少企业总部虽然还在温州,但已经将董秘办公室设置在上海,在空间上方便更多投资者了解企业。
做好信息披露是与投资者交流的基础
◇宗惠春(森马服饰证券事务代表)
从公告数量上来看,森马接待投资者频次与数量都非常高,但其实还只是一部分满足披露条件的接待活动,还有许多交流活动并未披露。频繁与机构投资者交流,对所有互动平台上投资者的提问都进行解答,是团队非常看重的一项工作,因为只有对投资者保持开放、欢迎的态度,才能够让公众充分了解企业的真正价值。
实际上,作为上市公司,宣传与交流一方面是企业的内在诉求,做好充分的信息披露同时也是监管要求,毕竟与投资者更好的交流也是企业的一种责任。以森马为例,我们董秘团队一项看似微小但却十分标志性的工作,就是信息披露,已经连续五年被深交所评为A等,这在中小板公司中属于百里挑一的。
无论是企业本身所从事的主营业务状况,还是想要进行的投资或并购活动,甚至是常规的机构调研其实都需要详实、细致的信息披露,因为只有让公众足够充分了解公司,并且通过各类互动平台更多地进行交流,像是这一次的温商产融资本高峰论坛,一次性聚齐了全国上百家机构投资者,大家共同交流彼此的需求和想法,这样才能够吸引到合适的投资者。
在这样大型的活动和共同搭建的平台以外,与投资者交流的基础便是做好信息披露,这对于推动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一点,我们过去总是更注重与京沪深等资本集聚的地方做更多交流,但这一次回温却发现,虽然企业诞生在温州,但在温州的大本营反而许多投资者对我们企业了解认识不够,未来这方面的交流工作还要加强。
上市对温企转型升级有促进作用
◇夏锋(观奕资本合伙人)
从目前现状来看,实际上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对于温州的关注还是很不够的。以长三角地区举例,全国排名前十的券商、投行,投资江苏的比浙江,尤其是温州要多出很多。一方面是因为江苏有许多企业由集体企业改制而来,另外中外合资企业也相对多,这类企业相比温州家族企业为主的性质,整体掌控度、开放性本身就比温州企业要更好;另外则是距离上海、江苏的地理位置近许多,这样就造成温州企业面对资本市场,信息交流不对称,同时人才储备少,专业度有所欠缺。
另外,在省内来说,企业所处的行业也让机构投资者很少关注温州。与杭州相比,温州创新型、新技术的企业数量少,而传统企业居多。因此,站在资本角度看,未来增长性、爆发性会相对欠缺,机构投资者自然判断投资机会少,关注度也不高。
在论坛现场与更多温企交流后也明显感觉到,近几年温企的改变还是非常明显的。十年前,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温企非常排斥上市,因为家族企业并不喜欢股权外分,所以,对投资者也不太欢迎。而且温州的草根创业者早期对资本市场的规则非常不熟悉,这些原因都造成了温州企业数量多,但上市少的现状,不过这几年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温州企业其实存在非常多的优点,尤其是温州人敢闯敢干,这让温企的效率非常高。其实温企想要实现转型升级,上市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既可以推动股权结构的合理化,资本市场也能够带动企业资金、信息、资源的交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其实改变许多客观条件后,温州还可以诞生许多上市企业。像是目前温商在杭州、上海等地创办的上市企业数量就非常可观,资本运作也很成熟。
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应当相辅相成
◇陈章良(华峰氨纶董事会秘书)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机构投资者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企业如果想要在资本市场内有所发展,机构投资者对于公司的股权结构等方面都很重要。
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应当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但是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运作过程中,首先还是应当做好主业,将更多的精力与关注点放在如何做好企业本身,而不能轻易被机构投资者与市场的偏好、风向所随便左右,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应当保持一种健康、正常的合作与互动关系。
实际上,温州本土企业大多都是从事实业,基础也非常扎实。所以,只要将企业的正常价值展现给公众和市场,去赢得机构中肯的评价即可。在对待投资者的态度上,企业也应当做到公平、公正,无论是大牌的机构投资者,还是中小投资者在获取企业信息方面都应该是对等的,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对投资人负责的公司,保持开放的心态,欢迎所有的投资者来了解企业发展。
未来,随着资本市场越来越健康的发展,优胜劣汰的法则会让单纯讲故事而忽略主业的企业难以存活。当前市场上,还是存在许多刻意地炒作题材以推高公司市值的做法,其实这样很难长久维系。企业更多的是希望做百年老店和百年品牌,追求长远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必须要有内在价值;而很多投资者则是想要在短期内可以通过资本操作来获得高溢价,如果观念相悖,那引入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找到观念相契合的企业与投资者,合作关系才能维系得长久,机构投资者与企业之间应当是相辅相成的,才能保证相互利益能够得到满足。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刘海丹吕云方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