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啥选在这儿?

央广网 2017-06-08 10:02:49
今天,习近平主席将再次访问这个国家,这已经是他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三次访问哈萨克斯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吸引习主席一次又一次来?它与“一带一路”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查看评论

  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的名字,最近大家应该频繁听到。在哪里听到的呢?看看是不是这句熟悉的话: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倡议。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

  这里就是哈萨克斯坦最好的大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位于首都阿斯塔纳。“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开始的地方。

  是的,哈萨克斯坦就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起点。今天,习近平主席将再次访问这个国家,这已经是他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三次访问哈萨克斯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吸引习主席一次又一次来?它与“一带一路”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前世”情缘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与中国的新疆接壤。国内主体民族为哈萨克族。

  巴伊杰列克观景塔

  早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踏足月氏、乌孙这些地方,所在地域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了。到了唐朝,哈萨克斯坦境内生活的是游牧的突厥民族。突厥在与唐朝的恩怨纠葛中从未间断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唐朝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受到了西域文化的影响。在那个时候,模仿突厥人成了贵族圈流行的时尚。男女出行爱好穿胡服。据说,唐太宗的太子李成乾一生最大的愿望竟然是去草原上生活,做一名真正的突厥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自突厥的胡饼、烧饼传入中原。在唐代,卖胡饼的店铺十分普遍。流行于穆斯林国家的抓饭,在唐朝也非常盛行。一些贵族甚至在城市里也搭起游牧民族中常见的帐篷,并在毡帐中招待客人。白居易就曾经在自己的庭院里搭了两顶帐篷,用于招待。一直流传至今的胡琴、琵琶等乐器也来源于西域。

  中亚地区的手抓饭,与中国新疆的如出一撤

  “今生”情谊

  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在苏联解体之后的1991年宣布独立。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也是中亚经济最好的国家。她与俄罗斯、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接壤,并与伊朗、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其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中哈两国从顶层设计到民间交往的良好契合,都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起到示范作用。

  政策对接

  2013年,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4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提出“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两者实现顺利对接。2016年,中哈双方签署了两者对接的合作计划,涵盖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等多个领域。可以期待,习主席本次到访又将有一些新的合作项目签署。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国有“中国制造2025”,哈萨克斯坦提出“第三次现代化”;中国有“中国梦”,哈萨克斯坦也提出“哈萨克斯坦梦”。“哈萨克斯坦梦”的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跻身为全球最发达的30个国家之列。可以说,中哈两国的政策实现了完美对接。

  工业合作

  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斯塔纳是座年仅20岁的年轻都城。1997年,新首都搬到这里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从更舒服的群山环抱的老首都阿拉木图到这里来。然而,短短20年间,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阿斯塔纳从荒芜人烟之地变成了高楼耸立的城市。

  阿斯塔纳鸟瞰图

  总统府,外形参照哈萨克族传统居所——毡房,圆顶的蓝底金线为哈萨克斯坦的国旗色

  总统府东南方坐落着中亚最大的清真寺

  这个12.7万平米的巨大购物中心,号称“世界最大帐篷”

  现代化的建筑与特色建筑都挤在阿斯塔纳并不太大的市中心,让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变幻多样,很难找出一个词来形容它全部的特点。

  当然,在这各式建筑中也少不了中国建筑的身影。

  位于市中心的北京大厦,在众多建筑中独树一帜

  行走于城市间,一边惊讶于它短时间内的巨变,一边能目睹它仍在努力发展。这过程中,中国又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市中心的主干道上,工人们正在加紧修建阿斯塔纳城市轻轨交通。这个重大项目从上个月开始正式动工,由中国公司承建。这条轻轨全长20公里,2年后建成通行,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设计,并由中国装备建造,是“一带一路”建设在哈萨克斯坦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城市中的很多高楼依然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马路上,大卡车、推土车穿梭不停。而这些“大块头”也有不少来自中国。可以看出,哈方欢迎,中方也愿意,为这座年轻的都城在成长过程中“添砖加瓦”。

  民间交流

  对于年轻朋友来说,提到哈萨克斯坦,第一个想到的可能不是“一带一路”这么宏大的倡议,而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儿——迪玛希。

  迪玛希(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因参加中国一档音乐类综艺节目,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青年歌手迪玛希在中国一炮而红。在中国走红之后的迪玛希也在哈萨克斯坦国内引起巨大轰动。此前在哈国内走高冷路线的迪玛希一下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国际巨星,被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亲自接见。如今,这位94年出生的小伙儿已然成为中哈两国的“文化大使”。

  这是你们的偶像迪玛希毕业的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艺术大学

  阿斯塔纳国家歌剧芭蕾舞剧院

  阿斯塔纳国家歌剧芭蕾舞剧院,由纳扎尔巴耶夫亲自参与设计的一座欧式风格建筑。作为国宝级歌手的迪玛希曾在这里为纳扎尔巴耶夫及其他政要表演。

  事实上,中哈之间的“文化使者”又何止迪玛希一个。主要聚居在中国新疆的哈萨克族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哈族属于同宗同源,语言相通,信仰相同,这让中哈的合作交流有了“先天优势”。很多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来到这里,定居于此,架起了中哈之间的友谊桥梁。2006年来到阿斯塔纳的古丽亚逐渐发现,这里的人们对中医接受度很高,这让学医出身的她有了用武之地。

  古丽亚在市中心开了一家中医诊所。阿斯塔纳是世界上第二冷的城市,冬天风一吹,分分钟零下50度。极寒天气之下,骨关节疾病在阿斯塔纳人中很常见。靠西医药难以立竿见影,他们便喜欢到中医诊所扎扎针灸、拔拔火罐。

  在阿斯塔纳这座并不大的城市,中医诊所已在短时间内扩展到十多家,而在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大大小小的中医诊所更不胜枚举。近些年,哈萨克斯坦不断派遣学生到中国学中医,甚至萌生在哈萨克斯坦开办一所中医医院的想法。

  从古代汉唐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哈萨克斯坦都是这条路上的一颗明珠。她不仅在一周六天工作制、服务业一天工作到晚上11点、12点的高强度节奏下拼搏奋进,也充分抓住了“一带一路”的合作机遇,与中国携手,向世界诠释双赢的含义。

  记者:朱敏

  参考文献:《碰撞融合:中国与西方的交流》

  图片:除标注来源外,均为央广记者朱敏拍摄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白倩倩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