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写作高手共同探讨 如何写出今年中考高分作文

温州网 2017-06-18 09:25:00
记者邀请了教师、律师、报社编辑、网络作家等,一起探讨如何写好今年的中考作文。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昨天早上,我市中考语文考试落下帷幕,作文题备受关注!记者邀请了教师、律师、报社编辑、网络作家等,一起探讨如何写好今年的中考作文。

  按要求作文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决不会再恩赐第二次——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一团火焰熄灭了,另一团火焰燃起——罗曼·罗兰《名人传》

  经典名著中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话语,总能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上述话语引发你什么联系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1)可选两句中的一句,或两句兼顾,确定立意。 (2)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可以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或结合自己的生活与阅读,展开阐述,也可以对上述名著写一篇读后感等。 (注:根据学生口述整理,表述与中考题目或有出入)

余鲁平 温州第十四高级中学 语文高级教师

  材料作文考题在情理中,审题难度较大属意料外

  今年温州市中考作文考题,情理之中但又出乎意料。

  情理之中的是今年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命题是有迹可循的。近年浙江省其他地区中考材料作文出现频率较高,材料作文正成为我省中考作文的风向,温州也可能会跟上这样的步伐。更深一个层次的思考,温州市超10年以上的中考标题式作文考题,弊端早已显现。标题作文易套作,近几年我市中考高分作文大多是考生考前准备好的备考作文。而材料作文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套作。这可能是温州市中考命题形式求变的根本原因。

  今年温州市的中考材料作文采用名言警句命题形式。这种命题的最大特点是哲思性强。一般来说,名言警句有的说理直白,有的隐讳。面对说理直白的名言警句,考生审题没有压力,而面对说理隐纬的名言警句,考生首先面临审题挑战。今年作文题选用的两句外国名作家的名句,均属典型的说理隐讳性名句,有较大的审题难度。我市中考第一次采用材料作文形式,就让考生面临这么大的审题压力,这确实出乎人们的意料。

  当然,凡事一分为二。隐讳说理不直白,解读的空间更大,考生只要合情合理地理解这两句名句,都属紧扣作文命题的。如对第一句名言的理解,依照火焰和燃料的关系,谈传承,谈透过现象看本质,谈事情的本与末,谈善于抓住问题的根本,谈默默的奉献精神,谈青春的活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均符题意;第二则名句解读空间也很大。可谈机遇,谈伟人与凡人的关系,谈做人做事的巧和拙,谈懂得感恩,均符合题意。

  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只有改变才会带来新的活力,温州市中考命题形式的新变,一定会带动初中作文教学与应试的新变化。

戈月素 温州实验中学 初三语文教师

  抓住关键词写看法——作文题极具思辨色彩,解读材料需有全局意识

  这个题目的材料出自名著,对学生来说颇有些“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亲切感;更何况,给予两个材料,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最重要的是,两则材料难度都不大,学生可以很快读懂其核心要义。

  若以《人类群星闪耀时》这则材料为写作对象,则可抓住“错过的瞬间”和“不会恩赐第二次”这两个关键要素书写看法,或赞同,或反对,皆可。可写自己或他人错过且无法弥补或可弥补的某一瞬间的具体经历,比如欣赏一朵花的开放,参与一次比赛的机会,表达一种情怀的时间,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也可以就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展开议论,以现实、历史、文学艺术中与此相关的事例和名言警句为论据,论述观点。底蕴深厚的孩子还可以另辟蹊径,写小说和读后感。

  若选择《名人传》这则材料,学生可围绕“熄灭”和“燃起”这两个关键词,从不同角度切入。这则材料更容易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开始和结束,起点和终点,生命的生生不息等。虽然两则材料之间是对立的关系,但要把它们结合起来论述,对于生活阅历和批判性思维还没到达一定深度和高度的初中毕业生还是有点难度的。

  面对这类极具思辨色彩的作文题,学生在解读材料时若缺乏全局意识,只抓材料中一个核心要素,就容易偏题。

王冰(先后任温州都市报总编室主任、评论部主任等职;现为温州都市报编委、全媒体新闻集成中心集成官)

  写读后感是讨巧方法之一——考场作文要出彩,绕不开“情、事、理”三字

  考场作文要出彩,绕不开“情、事、理”三个字:或以观点独到服人,或以故事曲折取胜,或以笔端含情动人。

  面对考场作文题,要懂得“化题”——就是把陌生考题,化成你熟悉的作文题。比如把“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决不会再恩赐第二次”这句话,化成《机会只有三秒钟》《英雄的瞬间》这类题目。

  “化题”的关键,就是化大为小,化小为巧。

  今年中考作文,根据要求可知,此文可叙事、可小说、可论述、也可写成读后感。对初中生而言,讨巧办法之一,就是写一篇读后感。下面就单以写读后感为例谈化题。

  罗曼·罗兰《名人传》写了贝多芬、米开朗斯基、托尔斯泰等3人,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写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拿破仑、歌德等12人。一篇600字读后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一论述。要是写成《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有感》,题目就太大,只能选择其一,比如《拿破仑:滑铁卢的一分钟》,并抓住一点,感悟成篇。

  《读<名人传>有感》,要是写成《读<贝多芬传>有感》,题是化小了,就是不巧,要是写成《聆听贝多芬生命燃烧的声音》,就显得比较巧。

  值得提醒的是,学生写读后感,最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大段转述原著内容,然后泛泛而谈,就事论事,草草完篇。读后感要出彩,必须由彼及此,能从贝多芬说到司马迁;并由此及己,能从司马迁说到自己身边实例。只有这样,文章才有丰富的层次。这里考核的,就是一个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了。

  不过,要是书读得少的,对《名人传》和《人类群星闪耀时》这两本初中必读名著十分陌生,看到这个作文题,可能会被一下子难住。

  这也是今年中考作文题给学生们的一个“常识性”提醒:只有阅读经典好作品,才能写出灵性好文章。

朱乾 温州网络作家协会 常务副主席

  坚持理想,把握机遇——网络作家谈“我今年的中考作文思路”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次作文题的第一段材料是罗曼·罗兰写托尔斯泰的,意思是说托尔斯泰虽历经各种磨难,但其生命之火依旧熊熊燃烧。给考生的提示是人生需要坚持不懈,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第二段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就相对比较明确,通俗来讲就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所以我认为这两段材料给人传达的意思是,对于自己的目标或事业你不仅要努力,还要坚持不懈,并等待机遇降临。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只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和青春,那么就算机遇降临,也只能错过。

  在理清这个思路后,如果是我来写这篇作文,会在文章开头先阐述这两段话的含义,也就是坚持并等待机会的来临。在作出这个论证之后,我会着重阐述在机会来临之前,在你燃烧生命之火之时,在现实中遇到阻力该怎么办。比如马云做淘宝之初经历了很多年的挫折、刘强东在做京东商城时曾遇到工资都发不出的窘境,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否还会坚持?在所有人都劝你放弃的情况下如何去坚持自己的信念?

  第三部分,当机遇来临时,你如何分辨这是机遇而不是陷阱,如何去发现、捕捉、把握这个机遇。最后还需要作思辨,在强调坚持等待机遇的同时再作反思,如何认清我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

袁诚坚 北京德恒(温州)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

  死灰总有复燃日——“走进考场”写作文

  前段时间,几篇记载季羡林厌学、胡适沉迷打牌的日记在网上广为流传。人们津津乐道的原因一方面是窃喜于印象里应燃膏继晷、皓首穷经的学者,也有不务正业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在于日记内容引起大家共鸣。因为惰性是人们共同的痛点。惰性与理想之间的斗争,常使人陷入痛苦。

  律师行业多以结果为导向,敷衍拖延只会起到反作用。同时律师又注重成长性,需不断学习新知识。而业务学习追求上进,却不得不将大把时间应对繁忙工作,这种矛盾使人身心俱疲。偶尔休息一下,竟然还带着负罪感。我也相信绝大部分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工作,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人难免会陷入“打牌”状态,那种既享受又带着对理想追求的愧疚,常使人困苦不堪。在这个时候也只能学会自我排解了。

  排解的关键在于理解,我们需要坦然面对困境。如果将追逐理想的热情比作维持燃烧的火焰,几乎没人能一直使火焰燃烧。火焰都会有熄灭的时候,我们应当理性平静地面对熄火,不要焦虑。我们可以慢慢地考虑,如何使火焰更快地复燃,燃烧得更持久,甚至有时需要更换燃料。

  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分,影响人们行为的需求,可分成“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都是穿插往来于这几种需求之间变化的,但基本都在范围内。它们都是使理想燃烧的燃料。

  如所里曾有一名律师,起初选择行业的原因,更多的是为生存需要。而现在他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按理应放下工作了吧?但现在激励他的是尊重需求甚至是实现自我的需求——这便是一种更换的燃料。

  我们要相信,生活中,理想热情的一团火焰熄灭了,另一团火焰迟早会燃起。或者说,火焰永远是一朵,只是换了燃料罢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火焰熄灭时的坦然面对。而有时候,主动寻找新燃料、去点燃你的火焰也是不错的方法。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

  吴祖坚张新彤

  杜一川朱斌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