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新闻里的民国温州

温州网–温州日报 2017-08-11 09:02:38
这套书从开始拍摄档案,到最后成书出版,整整花了两年半时间。

  在我过去的印象里,档案只是当你的工作要调动时,人事部门才会将你的个人档案移交给接收你的新单位。除此之外,档案好像与普通人的生活没什么联系。至于档案馆有什么用,还真是说不出一点眉目,直到编了一套书,才彻底唤起我对档案的高浓度兴趣……

  2011年3月,同事南航辗转介绍我接了一本书的编辑工作,这是温州市档案局当年一个档案文化建设精品项目的系列丛书,称之为“老温州系列丛书”,由《温州老期刊》《温州老副刊》《温州老剧本》《温州老版画》《温州老广告》《温州老歌谣》等组成,温报集团图书出版策划中心副总编方韶毅找到我时,希望我把《温州老新闻》给编出来,因为他此前找过一些人,可是都没人愿意接。

  我当时心里确实没有底,不知道编一本以档案资料为主体材料的书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只答应先试试看,档案馆的领导非常重视,马上安排我使用电脑查看馆藏民国时期报纸图片,可是当时的电脑里查到的图片根本看不清文字,更没有数码化的文本文件,出师不利,本来想就此打住,但方韶毅非常执着,认为大不了多花点时间查馆藏原报纸,总是可以编出来的。于是我有了与这些作为档案保存着的老报纸半年多的亲密接触。

  我的编书第一步就是从十几种老报纸的合订本中找有用的新闻稿件,然后拍摄下来。只干一天就知道不应该这么干,因为要一个个版面、一篇篇稿件地读,然后决定拍不拍是很费时间的,再说哪些稿件有用,也不是那么容易决定的。所以第二天开始改变做法,只要是本地新闻统统先拍下来。从档案馆提供的目录看,民国时期温州先后出现过20来种报纸,现存的有16种,有的只办几个月,有的办了两三年,最长的办了15年,而且收藏得比较齐。以一个月订成一本,15年应该有180本。而所有馆藏报纸加起来,却有600多本。

  我当时做夜班为主,每周至少有3天可以从上午十点拍到傍晚五六点,有几天要下午两点上班的,就拍到一点半,午休时间也被特许留在馆中拍摄。基本上一周拍摄时间都在30个小时以上,几乎所有午餐都是自带干粮——面包或麦饼。

  原本希望一个月能拍好的,结果足足拍了半年,直到8月底才把要拍的东西全拍完。这还只是对档案的素材收集,下一步要读这些照片,并根据新闻的内容给予分类整理,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工作量?600多本合订本,我拍了13000张照片,每张照片少的只有一条消息,多的十几条新闻,我都要一一读过,才能分类和取舍。

  经过一年多的读稿、剪辑、分类,形成图片文件后还要打字,我打了几万字,发现速度太慢,经请示同意交打字店打,速度是快了,但图片中的稿件都是繁体字直排,再加上当时印刷质量不高,很多字难以辨认,他们打出来的错别字和因无法辨认而留空的非常之多,又要花上很大功夫查原稿,一一给予订正或补充完整。

  文字资料整理出来一看,字数太多,按原来计划一本书的话,至少要删去80%,花这么多的精力和财力整理出来的档案资料,要废除大部分,于心不忍,再说这些资料里面包含着很多有用的档案信息,档案只有用起来才是活的,我们做好档案工作的目的也就是为用好档案。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后,决定出上中下三册,以尽可能完整呈现民国时期温州新闻的全貌。这套书从开始拍摄档案,到最后成书出版,整整花了两年半时间。

  通过这套书的编辑,我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还被档案馆聘为档案联络员。

  而在这些老新闻的档案里,我也读到当时人们对档案建设的重视:民国廿四年(1936年)5月1日《浙瓯日报》发了这样一则消息《永嘉县志版本残缺》,消息副题是“黄溯初等从事修补,现已集资雇工重刻”,消息中提到参与修补的,除黄溯初外,还有“刘贞晦、梅冷生、杨雨农等人”。地方历史正是有了这些档案维护者的工作,才得以一代代传承下来。

  2013年6月我应温州民间智库之邀,在温州大学“米利都讲坛”作了一期讲座,这次讲座的主题就是“民国印象”,由几位主讲人分别围绕民国时期的温州,向大学生阐述那个独特的历史时期。我讲的是“民国时期的温州物价”,所引用的资料都是来自这次编书所拍摄的档案,这也说明档案所包含信息的丰富性,它可以根据不同主题加以利用。

  得益于这次编书,现在我对民国时期温州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较为真切的印象,能够根据不同主题的整理挖掘,还原档案中反映的那个年代,温州在文化教育、经济金融、城市建设、交通状况、民生社会等方面的真实面貌。

  孙焊生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叶双莲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