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故里 再续佳音

温州网 2017-08-30 09:11:56
由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联合中国戏曲学院联合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古代戏曲编创人才培养》项目,本月2日起在温州城市大学开班
编研班学员在平阳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参观学习。 刘伟 摄

  温州网讯 由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联合中国戏曲学院联合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古代戏曲编创人才培养》项目,本月2日起在温州城市大学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创作人员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脱产培训。笔者有幸作为30名学员之一全程参与了培训学习,深深感受到——这个班级不寻常。

  2名一级演员,4名副教授,4名博士,11名硕士,怀揣同一个梦想聚集在大罗山脚下

  “古代戏曲编创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编研班”)的30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行业涉及艺术研究院、高校、戏曲院团、文化部门、报社等,其中有2名学员拥有国家一级演员职称,4名学员拥有副教授职称;4名博士,11名硕士。30名学员怀揣同一个梦想聚集大罗山脚下的温州城市大学,书写彼此的戏曲情缘。

  学员付桂生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在读博士,为中戏京剧系第一位博士生,师从中戏京剧系主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郭跃进。作为学员中理论素养较高的代表,我们能够看得出来新一代复合型戏曲编创人才的特点,他们从事剧本创作的同时,兼顾戏曲理论的发掘与研习,为戏曲编剧开拓了新的路径与视域。付桂生在进行编剧创作的同时,也经常在《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发表剧评文章,阐释自己对舞台的思考。说来有缘,笔者与付桂生同住一个寝室,所以在成为同学的同时,也多了分特殊的室友情谊。为了能参加这次学习,付桂生推掉了自己在北京电影学院培训中心的兼课,算起来大概丢了两万多元的课时费。提及这件事,他笑着说,“对于我来说,一切难得的学习机会才是无价的。”一个月学习,付桂生课余还收到了多份快递,不过,不是生活用品,无一例外都是一本本大部头的书。笔者曾纳闷,买了这么多书,能看得完吗?结果是,他的巧用时间、博闻强记令我深为折服。他说,“学习一定要把握住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地撷取主讲人或书作者的思想核心。未来的戏曲学者或编剧只有打通古今中外的经络,才能写出经得起时间淘洗的作品。”

  身为一名年轻的“老编剧”,学员沈杏莲已是“久经沙场”,并卓有所成。杏莲从小到大学习成绩就很好,但论编剧,她却不是科班出身。大学读的是金融,可是因为对戏曲的那份依恋和执着,使得她最终选择剑走偏门,以编剧为业。按她自己的话说,是“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并视之为进取的目标,定能学以致用,写就自己的人生乐趣和向往!”从业至今,沈杏莲已作戏曲剧本(大戏小戏连台戏)16个,剧本多次获得过省级以上奖项。2014年新戏《影梅庵忆语——董小宛》由北方昆曲剧院搬上舞台,首演于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该剧系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和沈杏莲联合创作完成。尽管自己已拥有诸多拿得出手的作品,作为本次培训的学员,沈杏莲是相对低调的学员之一:认真听课,默默完成学习任务,不尚虚只唯实。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年轻编剧应有的沉静和进取。

  学员汤琴来自乐清日报社,是创作过多部剧本的青年编剧,越剧《章纶》曾在第三届中国越剧节上演出,获参演剧目奖。为了能参加这次培训,她把这一年的假期和年休都算在内,恳切地向领导提出要求,终于如愿参加,并担任了本次培训班的班长。汤琴的经历是很多学员积极争取学习机会的缩影。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学员们以“学员日志”的方式来抒写自己的所得与感悟,其中抒发最多的是自己对戏曲的“不改初心”。这是成就最美好故事的原生基点。

  “中国戏曲界大咖航母”级的讲师团,让课堂生成精彩频现,留给学员们无尽的咀嚼与回味

  “编研班”主讲导师既有著名教授谢柏梁、于平、王安奎、黎继德、俞为民、朱为总、胡应明、徐宏图;也有一流戏曲编剧郭启宏、王仁杰、张思聪、张烈、郑朝阳、颜全毅;还有著名戏曲导演沈斌、邹德旺、章世杰,著名昆曲作曲家周雪华。讲师团可称得上是一艘“中国戏曲界大咖航母”。

  8月5日上午,“编研班”开班典礼暨“纪念王季思、董每戡诞辰110周年图片展”揭幕仪式,在温州城市大学举行。值得一提的是,与会嘉宾、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教授,与剧作家郭启宏先生同为王季思先生的弟子。“这次培训我是一定要来的,不来即为不孝”,谢柏梁说。年事已高的郭启宏先生同样不辞辛劳,专程在前一天晚上从北京飞过来,向恩师致敬,并在一上午课程中为同学们传经送宝,回忆起恩师王季思,郭先生说“老师曾经对我说要以做学问的精神去搞创作”,并寄望“编研班”学员们也能够秉持这一信念。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制定严格的授课计划既是最低要求,也是最高标准。30天学习,每天都有具体的任务安排,在这30天里,周末概念暂时消失。来自全国各地的主讲老师按授课计划提前半天到,学员按时签到听课,一天下来主讲老师与学员要共同完成持续5个多小时的授(听)课。一个月的学习,课堂教学精彩频现,可谓坛坛皆美酒,留给了学员们无尽的咀嚼与回味。

  国家一级编剧、“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名作《洗马桥》剧作者郑朝阳副市长,是本次项目总顾问。8月11日上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郑老师走进了“编研班”课堂,首次以编剧导师的身份,向学员们传授了南戏改编的经验,并结合自己多年体悟,将古代戏曲编剧创作要领概括为三个方面:“故事上传而能奇见匠心、情感上奇而能信判高低、思想上高台教化谓之德。”学员们听后表示十分受用,并结合自己阅读《洗心斋剧作选》的感受,踊跃与郑老师对话,畅谈心得。学员们多次提到郑老师的剧作给予自己的营养教益,郑老师勉励大家“把写好故事当作编剧最重要的使命”,实现自己作为一个编剧为延续文脉而传承,为今天观众而创新的自我存在价值。

  温州本土著名编剧张烈先生,向大家讲解了创作昆曲《张协状元》的幕后故事,语言幽默风趣,坦诚“爆料”编剧写作的酸甜苦辣,博得了学员们感同身受的热烈回应。课堂中饶有趣味的插曲是,张先生三次询问,“时间已到了吧”,学员们意犹未尽,三次异口同声回答“还没,还没,您只管讲”。其实,时间已远远超过预定安排。可敬的张烈先生大概心里是清楚的。于是,他也就装个“难得糊涂”,继续娓娓道来。像这样的情形还出现在周雪华、朱为总等老师的主讲课堂上。周雪华为学员们讲授昆剧创作的曲牌运用,周老师边讲边唱,学员们听得如痴如醉,大呼解渴。于大部分学员而言,昆曲曲牌运用是盲区。周老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经历,倾囊相授,学员们自然学得忘我。面对着学员,周老师感慨地说,“这样热情的班级,我还真是第一次见过。”其实,学员们的热情何尝不是来自于老师的倾情呢!朱为总老师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直讲到临近登机。学员们想善意地叫停,又不忍心叫停的学习情景,不是刻意的彩排,而是主讲导师和学员们和弦共振所发出的最动听的和音。

  本次脱产培训结束后,还将进入一个月的创作和一个月的改作阶段,未来将有更多精彩呈现

  国家艺术基金“古代戏曲编创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依托中国戏曲学院及当下国内一流戏曲学者与编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深入到中国最早成熟戏曲样式“南戏”生成的原生地温州,去追溯、发掘、重识传统戏曲的基因与演化、发展过程,认识古代戏曲剧作家及其剧作、剧目形成的原生要素,并以实际案例探究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方式路径,综合指导中青年编剧在古代戏曲编创能力上的提升与成熟,以加强剧本剧目创作生产。可以说,这是继“南戏新编系列工程”之后,温州南戏再认识再创作的余音再续。

  当下戏曲编创人才奇缺,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编创人才培养模式又并不多。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施小琴院长,是拥有大量成功作品的实力派编剧,在她看来,只有“授人以渔”,才能满载而归。因此,在南戏故里申请“编研班”项目,目的就是要整合全国各地最一流的戏曲理论编创专家组成授课团队,集聚起一批有资历、有阅历、有潜力的中青年编创队伍,进行有效对接,以期培训结束拿出有质量的剧本,并将此作为起点,为未来的编创人才队伍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编研班”30名学员,一个月脱产培训结束后,将进入一个月的创作和一个月的改作阶段。两个月后,全程培训结束,除了几名理论方面的学员拿出各2篇论文外,其余学员均需创作一部以南戏、杂剧剧目为题材的新编剧本或昆剧原创剧本。为了能够在两个月后,有一个精彩的呈现,“编研班”学员在学习期间除了请教主导讲师,还自发地组织了小范围的组群讨论交流。在30名学员中,有好几位学员都已是资深的老编剧。如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邵建伟老师就曾因创作过越剧《九斤姑娘》获得过第十三届文华优秀剧目奖、中国戏曲学会奖。来自湖北省艺术研究院的刘曼曼老师创作的京剧《大唐乐工》曾获首届曹禺杯全国剧本征集优秀剧本奖(第一名),入选中国文化部2016年度剧本扶持工程。可以说,“编研班”里藏龙卧虎,彼此间学术与创作背景各有千秋,进行交流切磋,开展同伴互助,可谓一举多得。

  曾有专家笑称“编研班”是古代戏曲编创界的一期“黄埔军校”班。笔者以为,就严谨的培养模式而言,“编研班”是切实踏实的,就未来的发展前景而言,“编研班”是会成就大部分人的。因此,称国家艺术基金2017“古代戏曲编创人才培养”项目研修班是一期戏曲编创界的“黄埔军校”班,既是一种梦想,也是一种期待,更是一种动力。

  来源:温州日报

  胡胜盼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