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按“生活习惯”分配宿舍 “夜猫子”住一起如何?

人民网 2017-09-19 08:13:09

  坚持早睡早起的你已经打算躺下见周公,喜欢晚睡的舍友却一脸亢奋“起来嗨”。学生时代的你,多半遇到过生活习惯不一致的舍友。如果同一宿舍的几个小伙伴都是“夜猫子”或者都爱早起,那该有多好。这样美好的愿望对于南京大学2017级的部分本科生而言已经成为了现实。

  南京大学学工处通过新生调查系统,提前“摸清”了部分新生的作息时间、卫生习惯、学习特点等,通过大数据评估新生的相似度来给他们排定学号,安排宿舍。开学半个月下来,新生们相处得分外融洽。

  新举措:

  新生按“相似度”归类

  四个“夜猫子”分在了同一间宿舍

  南大工科试验班的大一新生小霞告诉记者,大学宿舍和自己入学前畅想的完全不一样。“来报到之前,我悄悄找学姐打听过,说是按照姓氏笔画排宿舍,宿管阿姨站宿舍门口喊一声‘×同学’,宿舍里四个人能同时抬头答应‘诶’。”

  谁知道,小霞宿舍里的四个姑娘不仅姓名“不连号”,连来自的省份都不一样。“我们宿舍四个姑娘都来自不同的省份,我是江苏人,就是南京的,宿舍里其他三个同学分别来自浙江、北京和山东。”生源地不一样,姓名也不相同,这四个女孩子为啥能排到一起,安排在同一间宿舍呢?

  想了老半天,小霞和舍友们在晚上睡觉前找到了答案,“晚上睡觉前,我们发现了大家的共同点:睡的时间都不早,作息都有点‘夜猫子’。”小霞宿舍里的四个姑娘,每天晚上差不多都在11:30入睡,早晨起床的时间也差不太多,“六点半起床,到了大学里同样要用功,哪能睡懒觉。”

  很快,小霞便和舍友们“打成一片”,“我们同样也喜欢干净,甚至生活都有点洁癖,喜欢用自己的东西,洗澡和洗衣服都勤快得不行。”开学前小霞对宿舍的顾虑烟消云散,“我还担心过呢,我习惯晚睡,万一摊上一个睡得早的舍友,大家会不会起争执。现在看来,嘿,学校这么给我们安排还这不错。”

  高科技:

  大数据分析新生个人信息

  开学前就用宿舍匹配系统做了调查

  不止是小霞这一间宿舍,南大2017级新生的学号顺序和宿舍安排,差不多都是按照学生们的生活习惯、卫生特点、学习特点等“个人元素”来“合并同类项”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相似的同学更容易“连号”,被排在一起。

  能够“合并同类项”的前提,是基于学校对新生的个人习惯“摸底”。记者在南大学工处看到了这样一张调查表,上面分为“夜晚休息时间”“早晨起床时间”“平均换洗衣频率”“您对宿舍共同消费的态度”等多个选项。新生需要按照自己的个人情况做填写。同时学工处还在调查问卷的最后保证,不会透露新生的个人信息。

  今年是南大在新生中首度试点使用住宿匹配系统,调查了部分新生的习惯。没有接受调查的新生,依然遵循随机分配的原则。“我们通过该系统的调查,搜集了800+新生的作息时间、卫生习惯、学习特点、社交偏好,以及其他一些私人问题,来帮助评估新生的相似度。”

  学工处郭老师介绍,收集完学生的个人信息后,通过大数据整理的模式对学生的信息做分析,“我们在系统里,将新生数据量化整理为六个维度的有界向量,那么向量之间的距离就代表了新生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相似度相近的两个人排在一起,其本质上是一个路径规划问题。选用贪婪算法(一种计算机信息处理方法)求得局部最优解,即可保证相邻学号之间相似度差异不会过大。那么再按学号分配宿舍,宿舍成员之间的生活习惯等差异就不会太大啦。”

  南大学工处:

  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避免宿舍随机安排导致差异化过大

  南大为什么要在今年首推“宿舍匹配系统”呢?南大学工处处长龚跃介绍,为了让新生们在南大的大学生活过得更愉快舒适,学工处的老师们“操碎了心”。“我们这样‘大费周章’的安排,肯定有科学原理。研究表明,大学生宿舍矛盾主要是由生活习惯差异所造成。小小的宿舍是大学生最直接参与的人际交往的舞台,宿舍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适应。”

  因此南大为2017级新生推出了“南京大学2017级本科新生生活习惯普查”,用数据规划学生宿舍安排,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龚跃表示,这样做并非同化了宿舍特性,“更多的是避免随机安排而导致的差异化过大现象,积极消除制造寝室矛盾的不利因素。大学是走向社会的缓冲期,希望17级的新生能在点滴细节中调节自我,在主动选择中接受磨炼。”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白倩倩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