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成绩单

温州网 2017-09-19 15:12:14

  2017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的总体部署,我办以人民满意为中心,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抓重点、破难点,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制度文件,推行了一系列的具体改革举措,扎实推进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改革进展情况

  (一)受审分离,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1.以“一件事”为抓手,分类整合综合窗口。

  一是根据市委、市政府改革的总体部署,我办梳理公布了第一批34个“一件事”涉及21个部门141项事项,分类整合至投资项目、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外经贸、综合便民、公安服务、医保社保等7综合受理窗口,制定《综合受理窗口管理暂行办法》,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集成服务。

  二是根据温州交通系统的特点,将交通运输、港航、公路、运管、交通质监等5个系统的窗口整合为1个“大交通综合受理窗口”,将8个“一件事”涉及的146事项统一纳入综合窗口,推行大交通审批服务模式,采取无差异受理,即办件即受即批,承诺件受审分离统一出件;还在窗口设立查询和填表一体触摸机,群众只需将身份证放在机上,即可打印已经填好的表格;大交通综合窗口设立后,窗口审批人员数量减少了30%,即办件达到了93%。

  三是再次梳理第二批“一件事”,统筹吸纳第一批“一件事”,形成了《温州市“一件事”涉及多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送审稿)》(已报市府办),共涉及37个部门108件事的307项审批事项,其中包括商事行业准入准营的62个“一件事”,涉及餐饮、旅馆、印刷等领域,并明确了牵头部门、涉及事项和综合受理窗口,覆盖了全市70%以上的部门,待市政府审定同意后出台实施。

  2.以再造流程为抓手,促进综合窗口化学融合。

  我办结合我市区域发展特点,围绕“一件事”,再造综合审批流程,每一件事都编制一张“统一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综合受理流程图,每一张流程图都有详细的实施要求和具体操作办法。如:对涉及外经贸服务领域的原产地签证企业证明、报检企业备案证、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等事项,打破部门界线,打破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和永嘉县没有海关、商检、外管等部门的区域界线,实现了外经贸“一窗受理、多部门联办、同城通办”的“一证通”服务,方便企业办事。还考虑到分类办件的跨度时间较长,且群众的需求不同,对投资项目分3个板块统一受理审批,实行线上线下全流程审批。对办件量少的事项,推行综合集约化办理;对办件量大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抵押登记推行“直通车”服务。

  3.以标准化为抓手,持续推进审批服务规范化。

  一是规范公开“最多跑一次”审批事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大兜底,做到事项梳理覆盖率、审批部门覆盖率100%,并按照即来即办、网上审批零上门、网上预审、窗口受理快递送达、预约上门服务等5种办理方式,分门别类公布“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事项,市本级公布了1144项审批事项(含子项),占比为85.6%。其中:即来即办426项占37%,网上审批零上门137项占12%,网上预审272项占24%,窗口受理快递送达91项占8%,预约上门服务218占19%。同时,对公布的事项按照省里的标准逐项统一事项名称、审批依据、申报材料、承办程序、办理时限、收费标准,逐项编制事项规范表,全部在线上线下向社会公开,让群众明白办事,接受监督。

  二是编制综合办事指南。逐项规范申请条件等20多个要素,取消模糊表述和兜底条款,编制详细的专业版办事指南。为解决不同办事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提炼最重要的8个要素,逐项编制一张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简易版办事指南。

  三是针对办事群众填写容易错、误、漏的环节,建立易错清单,提供常见错误示例和常见问题解答;对需要填写的各类申请表、承诺书,提供示范样本。如鹿城区推出全省首张行政审批“易错清单”。

  4.以“常态化督导”为抓手,让改革有效落地。

  一是推行办件登记制。从老百姓办事跑平台的次数抓起,通过办件预登记平台,对办件进行全过程监督,若发现“同一人2次到同一窗口办同一事项”现象,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问责。截止8月底,共登记48095件办件,因材料不齐等原因驳回了9521件。

  推行窗口服务第三方评估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市县两级平台服务窗口进行持续动态跟踪评估。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全部反馈相关部门要求及时整改。

  三是采取现场督查指导、专项督查、邀请媒体记者和市民监督团跟踪蹲点等方式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倒逼改革落地服务提升。同时,及时总结一批制度文件、标准文本、典型做法,向各县(市、区)推广,确保全市改革“一盘棋”。

  (二)落实“四个一”,推进“互联网+审批”。

  贯彻落实政务服务网“四个一”创新工程,推进网上办理,让老百姓尽量不跑路。一是狠抓网上办理。梳理公布市级三批次网上办理事项(含网上预审事项)730项,占比为60%以上,并做好网上业务流程的优化工作。全市3129个审批事项开通“网上申请、快递送达”办理模式,可开展跨层级联动网上审批的事项达254项。如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推行“百万申请网上办”改革,打造“全市受理、全国通办、全网流转”的应用服务平台。如瓯海区丽岙街道设立海外侨胞服务的“警侨联络室”,开通语音视频,通过海内外联络点实时互通,实现“不用回国”即可帮助华侨解决证件办理、恢复户口等难题20余件,让万里之外的华侨也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推进一端服务。我办立足审批中心这个点,通过网络服务终端、自助服务终端、手机服务终端,拓宽市区、街镇、部分社区这个面,创建“一点多面”的政务服务格局,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就近办理、随时办理的服务。如瓯海区审批中心设置自助服务专区(一端服务体验区),配置自助填表机、港澳自助签注机等自助服务设备,同时,利用“市民之窗”政务便民自助服务终端,在13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第三方场地投放18台自助终端,实现256项审批事项的申报、进度查询、材料打印、缴费等服务功能。

  三是推进数据共享。充分利用在审批中心设置“一库共享数据服务窗口”,发挥大数据“中平台”的优势,避免群众反复提供证明材料或因缺少证明、丢失证明造成的“来回跑”等现象。同时,数据向部门开放共享,如交通综合窗口与公安交警、城管所、工商和海事等部门实现数据互通共享,提高了办事效率。

  四是发挥咨询导引平台和办件登记平台的作用,将办理事项全部纳入线上引导系统,同时,配置志愿者服务,为群众和企业提供精准的网络和人工导引和咨询服务。强化网上监察。凡是网上办理的审批件全部纳入电子监察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监管。

  (三)“三个一”服务,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

  针对当前我市企业投资审批的痛点、难点等问题,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企业投资审批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企业办事“一次不用跑线上办理、最多跑一次线下一窗受理、我来跑一次全程代办服务”为要求,打造更加便捷、高效、阳光的企业投资便捷服务机制。一是推行“六联一优一模”工作机制。即联合审批、联合评估(评价)、联合踏勘、联合审图、联合测绘、联合验收、优化流程、模拟审批。特别是优化流程方面,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纵向三个阶段、横向三条主线(审批职能部门审批、与审批相关联的中介服务、项目建设单位准备工作),实行阶段并联审批、时限总承诺制和主线平行办理。

  二是强化六大支撑。通过推进“多证合一”便利化登记审批、承诺备案+一次性联合评审、互联网+涉企审批服务、全程无偿代办和优化涉批中介服务、健全审批协调会商机制等六大举措,确保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

  三是推行工业产品许可“先批后核”。对17类工业产品许可实行“先批后核”,将原来的现场审查、产品抽样检验、专家论证等前置转为后置,企业申报时提供“一书一照”(即承诺书、工商营业执照),符合条件的,颁发工业产品许可证,办理时限由原先的2个多月审批压缩为1-2个工作日。

  (四)向中介机构延伸,推进中介服务高效便捷。涉批中介服务一般占项目审批全流程近三分之二的时间,为提升中介服务质量和效率,我市将“最多跑一次”向涉批中介机构延伸,将中介服务纳入审批全流程统一管理、统一监管,中介服务提速达49.8%。

  1.打破垄断,放开市场。

  一是脱钩改制。我市在完成第一批25家中介机构脱钩改制推向市场的基础上,梳理推进了第二批20家部门下属的中介机构的脱钩改制,目前已完成市环科院、市防雷检测所脱钩改制。

  二是放开市场。对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凡部门擅自设立带有审批性的准入门槛一律取消或改为告知性备案,还废止3个行业限制性规制,修订调整5个规范性文件。

  三是引进竞争。对同一性质、同一类型中介机构不足3家的,按照市场需求引进外域资质高、信誉好的中介机构,入驻实体或网络平台,参与竞争。如施工图审查机构,全市原来只有4家,通引进达到8家,既解决了市场需求,又打破了原有数额限制的格局。

  2.规范执业,管好市场。

  一是规范涉批中介服务事项标准。依法依规全面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公布《关于调整公布温州市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的目录》,保留前置中介服务事项81项、申请人可自行编制事项22项、取消或调整31项,并对事项名称、设定依据、运用领域、收费依据等8个方面予以规范,未入目录的不得作为审批前置。

  二是规范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建立了“三位一体”的考评体系,对中介服务的服务质量、服务时限、服务收费等12项内容进行综合评价,考评结果作为中介机构信用信息记录在案。突出行业管理,建立水利、环保、质监、安监等行业标准和考评机制,将中介机构诚信建设纳入温州信用建设体系,及时向社会披露中介机构不良信息和良好信息,对严重失信者实施联合惩戒。

  三是规范公开中介机构信息。建立在温中介机构信息数据库,公开260家中介机构的资质情况、经营范围等20项信息,并与县级平台资源共享、信息互动,解决办事企业群众市场信息不对称、执业信息不公开不规范以及找中介服务难等问题。

  3.创新方式,服务市场。

  一是建立线上线下中介服务公开比选机制。政府性投资项目的中介服务事项,限额内的通过网上中介服务平台公开发布项目公告,采取简易比选洽谈方式,按照立等即定的要求,线上线下公开择优选取中介机构。通过公开比选中介服务费用平均下浮30%。

  二是建立联合评估机制。推行环境评价、节能评估、水土保持、交通影响、矿产压覆、地质灾害、文物保护、地震安全、安全预评价等一次性“捆绑”评估(评价),形成整体性、区域化的评审结果,对进入该区域的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办理前期相关评审评估手续(特殊的环评除外)。

  三是建立联合审图机制。按照“一门受理、一次告知、联合审查、限时办结、统一支付”的原则,由投资项目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委托一个综合图审机构开展房建(市政)、消防、人防等技术性审查,在增加审图专业范围的基础上,提速20%,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不再由投资主体承担。

  四是建立联合测绘机制。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涉及的规划核实竣工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实行联合测量制,由一家中介机构统一测绘提供服务成果,作为规划竣工核实、土地复核验收和不动产登记的依据,测绘效率提速50%,收费下浮35%。

  二、下步工作

  (一)完善提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通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实现改革的完善提升。对“办一件事跑二个部门及以上”的事项再梳理,按照“应纳尽纳”的要求纳入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对综合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并按照“人随事转”的要求,推进部门职能划转及落实窗口人员,打破部门界线,真正实现部门间的融合与协同。推进综合窗口标准化建设,从办事清单、受理清单、审批清单、监管清单入手,形成一套可操作、全流程的标准体系,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明确清晰的办事指引。

  (二)继续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巩固深化“六联一优一模”工作机制,继续推进企业便利化登记改革、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备案制和全程无偿代办、协调会商等机制等,推动审批事项再精简、审批流程再优化、中介服务再规范、审批服务再提升,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三)以“最多跑一次”倒逼涉批中介服务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中介机构脱钩改制,大力引进域外优质中介机构,建立健全涉批中介服务网络平台和网上中介服务公开竞争选取制度,推行中介服务时限“双承诺”机制,推广“多图并审”、“多评合一”服务机制,减少企业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四)强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监督评价。进一步完善改革工作的监督评价制度,综合运用电子监察、企业体验测评、第三方评价等手段,对审批时效、服务质量、满意度等内容进行日常监督考核。进一步开展常态化的巡查督导和专项督查,补齐短板,确保改革真正让群众满意。

  (五)加快温州市民中心建设。以效能革命为突破口,以人民满意为中心,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争取在明年5月前建成功能集聚、服务齐全、办事方便、政民(企)互动的高度信息化、智慧化的温州市民中心,推动政府服务走向场景化、O2O化、平台化,为群众和企业提供高效、便捷、优质、贴心的体验式服务。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