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乡愁 只有系得住 才能记得住

泰顺县 王逢雕 2017-09-20 10:02:00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要留得住青山绿水,系得住乡愁。”习总书记强调说。这句话深刻阐明了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为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侧面道出当前少数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简单粗暴的发展思路和建设手段,游子归来后只有满目高楼,不见翘角屋檐、只听汽车轰鸣,不闻流水潺潺,故乡已成“故”乡,让乡愁无处可寄。让作为农村子女的我深受震撼与鼓舞,从此铭记于心。

  我认为,新农村建设要符合农村实际,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好乡村风貌,保持住绿水青山,保护好“乡愁”、“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走出一条“新农村”与“旧事物”和谐共存、互促共生的“对路子”。

  系住乡愁,与改善居住条件不冲突。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品质是群众的刚性需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建设,是现代化进程的要求;规划,是村庄建设的灵魂。保留好乡风原貌不是不要建设、不要发展,而是在尊重历史载体、尊重社情民意,将乡村原貌载体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该拆除的拆除,该保护的保护,该修缮的修缮。相关负责人应充分听取社情民意,提前做好村庄规划,将能体现农村特色的硬件和依靠硬件开展民俗风情的软件科学保留,续存下文化基因。

  系住乡愁,不该让乡村被城市吞噬。一直以来,有一对数据正唤起人们对古村落的强烈关注:全国每年有300个自然村落消失;在二三十年时间里,有600多个城市变得一模一样,可能有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人永远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农村。在“所谓的故乡找不到记忆,在钢筋丛林里找不到家”并不是危言耸听,载体被毁,记忆容易逐渐模糊;载体如旧,记忆只会愈发深刻。没有“系”的物件,就失去了“记”的基础。失去乡愁载体,一代人也许会记得,但几代以后终究会忘记,口耳相传的回忆远不如亲眼所见的记忆来的难忘深刻。乡村消失有着诸如人口下山、自然灾害、政策搬迁等原因,而乡村失去原味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带来现代化,但决不能以失去“乡愁”为代价。乡愁仍在,尚能远行;记住乡愁,至爱故乡。

  系住乡愁,是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好在人们正逐渐明晰乡村风貌的重要性,很多城市都保留着自己独特的历史风貌,许多乡村已及时保留地域的历史感,叫停粗暴的“拆盖”模式,走出了符合农村长远发展的新路子。现代化城市高效、便捷、舒适,但喧嚣、枯燥、单一。乡村宁静、美丽、自然,可以让城市更向往,作为城市的“后花园”功能同样不可或缺。诸如桐庐荻浦村、奉化滕头村、金华花园村等等例子数不胜数,凭借其独特的村容风貌、优美村庄环境、特色的风俗民情,将现代化的新农村和原生态的老乡村互融共通,每年吸引着数十万甚至数百万游客纷至沓来,带来了经济也带来了活力,可持续的脚步愈走愈实。毁水开山的时代已经过去,绿水青山终究会转化为金山银山。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陆向东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