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从头忆 家风始犹新

2017-11-30 14:31:00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做出过许多高屋建瓴的重要论断,也说过很多直指人心的格言警句,我感触最深的是下面这一句:“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因为这一句,让我想起我的祖辈,我的父辈,我的同辈,还有往后许多辈。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说的是“小家”,着眼的则是“大家”。有句歌儿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更是国家的“家”。习总书记的话,点出了每一个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

  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家族共同的印记。我出生在县城的一个小家庭里,我们家虽没有源远流长的族谱家训,没有波澜壮阔的家族典故,但口口相传的谆谆教导却凝聚着家庭教育的信仰,也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份教导,最初是外婆传给我的。我的外婆是江苏人,5岁时就被卖做童养媳,从小受尽了虐待。因为缝错扣子,被养父母用针线缝住眼皮;因为烧饭夹生,被养父母打坏手关节。可是外婆总说,“我不恨他们,他们养了我,做的再不好,也是长辈,总是要孝顺的。”后来,外婆养父母的独子病逝,外婆嫁给了我外公。仅以捕鱼维生的两人,一直把养父母当亲生父母尽力赡养。

  1960年大饥荒时,家里六口人忍饥挨饿,但每次捕到些鱼虾,外婆都会送给她的养父母,还会把偷偷省下的粮票塞给他们。外婆的养母晚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外婆就把她接到身边长期照料。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外婆的这种特质在妈妈身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记。外婆上了年纪后,脾气有些急躁,常常固执己见,妈妈总是顺着外婆的心意,无论多委屈,也要耐心地哄劝。妈妈常说,老人需要关怀,让他们开心地安享晚年,很多时候比物质更实在。

  如果说外婆和妈妈身上传承的是孝悌为先的美德,那么从爷爷和爸爸身上,我学习到的就是勤勉上进的学习品格。

  爷爷10岁那年开始学习白铁匠手艺,一张白铁皮经过剪裁切割,再根据需要做造型,或圆、或方、或直、或弯,全靠手工来完成。一把榔头、一把尺、一座台虎钳、一把剪就是全部的工具。“梆梆”的敲打声中传承了爷爷乐于学习,善于钻研、细致认真的工匠精神。

  解放战争时,爷爷应征入伍,部队的历练使他更加坚韧和严谨。转业后,他成为汽车运输公司的第一批驾驶员,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受爷爷的影响,爸爸跟随爷爷学习了驾驶和汽车修理。每天,他厚重的工作服都会被汗水浸湿,被机油浸染的手,每次都要用松香水洗到发白。爸爸说爷爷时常叮嘱他:“要能吃苦,要有责任心。”这既是爷爷自己36年的工作心得,更是对自己和后辈的要求与期望。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爷爷最爱听京剧《红灯记》。如今我回味起这句唱词来,越发能咀嚼出其中的深意:用几分心,才能收获几分果。

  家风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做人成事的规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对人的影响就像工匠对珠玉的雕琢一样,需要精雕细琢。家风就是言谈举止中的教养和信念,通过一代又一代生命的延续而传承。让我们谨记习总书记的教诲,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一辈跟着一辈学,一辈一辈传家风。(作者:李雪,台州)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陆珊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