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拆大整”中一批优秀老建筑、老门台该往何处去?

温州网 2018-02-07 09:16:16
龙湾区在我市城中村改造中,率先提出并实践了对文物和历史建筑采取“就地保护、迁移保护、拆取构件保护”等分类处置方式,最大限度保全了区域内历史建筑等“老古董”。
从老建筑上拆除下来的构件(右)和它的复制品(左)。

钟秀园内,一批老建筑已陆续在此“安家”。

  温州网讯 途经龙湾区瑶溪街道龙永路,市民会发现,温州市委党校东边的绿地公园里有施工队正在作业,原来,龙湾区城中村改造中被拆除的部分老门台,要被集中迁移安置在此,打造“龙湾门台公园”。而同在龙湾区瑶溪街道,位于瑶溪村蜈蚣山南麓的明代罗峰书院(贞义书院,由张璁建于正德十三年)遗址——钟秀园内,2016年拆迁的一批清代、民国民居已动工迁入,不久后,将在园内形成一道古建筑群落人文景观。

  龙湾区在我市城中村改造中,率先提出并实践了对文物和历史建筑采取“就地保护、迁移保护、拆取构件保护”等分类处置方式,最大限度保全了区域内历史建筑等“老古董”。在去年6月的全市文物安全会议上,龙湾区作了典型发言,去年12月,浙江省文物局主办的期刊《浙江文物》刊登《温州龙湾区构建古建保护利用新模式》,对此做法予以肯定。这种做法,为本将在铲车轰鸣声中消失的优秀历史建筑找到了“最佳去处”,为更多没能挂上文保“免死金牌”,却有一定价值的历史建筑提供了可参考的保护方式,更为现代都市人保留了一隅乡愁怀旧之所。

   “活化”保护,构建古建保护利用新模式

  龙湾版图上,白楼下、底岭下、新联、联谊……都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都遗留着历史文化沉淀丰富的老建筑。这些旧时永嘉场“大户人家”建造的“大建筑”,带有明显浙南建筑风格,体现千年永强耕读文化与丰厚民俗风情,是城市乡愁的一部分。

  2016年上半年,龙湾区文物部门展开专项调查,历经3个月的摸排复查,查明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新联村、江前村、黄石村、三郎桥等38个行政村的历史文化风貌和“三普文物”现状,为区域内10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文物保护点、31处“三普”文物登录点和74处信息点一一采集影像、绘制方位图、建档保存,为每一处登录点和信息点钉上“身份证”,贴上了“保护牌”。

  走进永中街道联谊村,发现村居已基本腾空,大量老宅已被拆毁,少数保留下来的民居如今也已人去楼空。行至后郑路83号,一座有着硬山顶屋面、人字形两斜坡铺瓦的古朴建筑映入眼帘。据龙湾区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张益欣介绍,该民居由前后屋组成,前屋为清建筑,后屋为进深七柱十三檀五开间木构,东山墙由石块垒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修理,郑氏一门三代都在寺前街经营渔网,勤俭起家,“学大寨、赶昔阳”的木窗联颇有时代特征性,全屋保存基本完好,将被“就地保护”。

  一直以来,“三普”登录点、信息点的保护管理缺乏明确法律条款,难以落实。去年8月,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城中村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将根据专家调查评估意见,由属地政府确定对辖区内古建具体保护方案。龙湾区副区长梁斌称,《通知》出台后,他们召集各相关部门,由文物部门牵头成立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协调小组,制定了一套保护原则、落实相关土地、简化审批流程;抽调相关部门15名专家成立古建筑保护专家库,经十数次现场走访、评估论证,确定了对拆迁范围内古建筑的“分类处置”方法。

  “并不是所有年代久远的建筑都具有保留价值。”原市文物局局长金福来全程参与了龙湾区历史建筑评估考察,认为此次列入“就地保护”的建筑“值得保留”。目前,在龙湾区拆改范围内,确认原址保存的古建共有25处,这批建筑多为灰塑艺术特别精湛、不易搬迁、对重大历史事件有影响的见证物、名人故居,或是在不影响用地规划的绿化用地上的历史建筑。他期待,结合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通过把建筑周边功能置换成绿地公园,这些历史建筑可为城市增添靓丽风景线。如永中街道联谊村“就地保护”的吴炳文宅,在拆除周边建筑后,能完美地与下湾河道契合,极好地呈现了水乡风貌。

  “将拆迁的古建筑进行集中展示,加以活化利用,可成就一批古建,建成区域内新文化地标,为市民提供进行文化活动的新场所,可谓‘多全多美’。”在金福来看来,迁建是古建筑保护新的探索模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抢救性”保护措施。

  垂垂老矣的古建筑,要真正被活用起来,方能成为生活中的鲜活文化,发挥其人文价值。“钟秀园古建筑群落建成后,将引入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文化驿站,开辟文化艺术展览区域等,逐渐形成个性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的新业态,把文物保护嫁接到文化产业中去,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龙湾区文广新局负责人表示,这批古建将以“文物+文创”“文物+旅游”“文物+教育”等多种模式加以“活”用。

  据统计,2016、2017年龙湾区涉及整体迁移搬迁的历史建筑共有38处,其中16处已完成保护方案专家论证,除已知两处公园外,这批建筑还在寻觅更多合适归所。对于只有部分构件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保护方式则是拆取构件,保存利用。截至目前,已拆取建筑10处共十万余件特色构件,其中部分构件将用于全国文保单位永昌堡和寺前街历史街区修复。

  部门协力,倾心捍卫家乡最美风景

  “旧时永嘉场面临大片村居全盘拆除的状况,这些历代祖先沉淀的古建筑文化与丰富的人文传统精神,将终止于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也只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使我感到无奈的困惑与情感的沉痛……近几个月来,我因工作职责一直在拆迁办中协调呼吁,但收效甚微……”

  以上摘自龙湾区文广新局副局长陈佐给本地知名学者章方松的一封信。

  陈佐是土生土长的龙湾人。在“大拆大整”中,龙湾区大批优秀建筑免于消亡,离不开“陈佐们”的倾心捍卫。

  一天上午,他接到“线报”称永中街道联谊村周秀钦宅“告急”。当匆匆驱车赶到时,只见老宅门台两侧的八字形围墙已被推倒了“一撇”,他一面拔腿飞奔一面大声喝止,堪堪在推土机前保下另一半围墙。周秀钦宅是一座中西合璧合院式建筑,总占地约800平方米,始建于清代,改建于民国后,为周秀钦兄弟在二十多岁时靠亦农亦商而建成的家业。专家组评估:建筑本体保留了较多传统木作遗制,局部结合西式做法,可视为窥探古人建造工艺建筑等级、装饰手法的真实窗口,十分宝贵。但由于建筑损毁情况已影响到建筑本体的安全和风貌保存,遂决定将其迁移至钟秀园。

  2016年11月,新联村拆迁中,陈佐派出区文博馆工作人员十余人,轮流对村中两座清代中期古建进行保护,一面积极与街道沟通,一面跑土地局、规划局了解该地块建设情况。通过交涉,将原本不经过该建筑地域的绿化带规划调整了过来,使其列入就地保护范畴。“这段完整的清代防火墙,在全市范围内也属罕见”,陈佐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图片,是宅中一块清代木匾,框体已脱落,但仍清晰可辨其上楷书“稀龄殊养”,上款“钦命大理寺少卿浙江提督全省学政加三级纪录十次陈为”,揭示着老宅与其主人的不寻常的身份和故事。

  “拆改行动之初,尽管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呼吁保护古建筑,政府也出台了相关制度,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要顶着巨大压力的,如果我们不主动,迟几天,一个村落就没有了。”陈佐一个个街道上门,送上文物法及相关保护古建的资料,宣传保护古建的重要性,与各街道分管拆迁的领导沟通,约他们实地考察街道历史建筑,同时拍下视频存证……这样的倾心尽力,似乎超出了一名部门领导的工作范畴,他说,只因为“故乡不一定有佳美的风景,但对生活中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却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民间善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文物结合教育,发挥活用价值,在龙湾区永兴第一小学校园中有一例典范。两座民国老门台,一矗立于学校教学区与运动区之间,一坐落在学校图书馆后门处,皆恢弘大气、古色古香,为这所百年老校的新校园增添了一抹厚重的历史感。这两座门台原属于龙湾区蒲州街道江前村陈宅,2017年9月完成迁移安置并通过验收,是温州市范围内首例“三普”文物异地迁移保护项目,也是民间援手古建保护,发挥积极作用的典型示范。

  “永兴一小的前身是创办于1883年(清代光绪九年)的罗山书院,那时候书院中就有门台建筑,这在校史资料与书院风貌手绘图中有清晰记录。”永兴一小校长陈建杰阐述“门台入校”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优秀历史建筑提供庇护所,也不仅仅是为了增添校园景观,将老门台迁入校园,讲出它们的故事,就是开发了一门可见、可触摸、可感受的德育课程,这将为一代代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他看来,这两座门台兼具历史人文与艺术价值,且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十分契合——陈宅原主人陈正杰是参加1949年5月7日和平解放温州的起义军官,而在永兴一小办学历史上,也曾走出过温州和平解放风云人物王思本。

  来自民间的善意,星星点点汇聚,终将成为保护古建的“共识”。

  龙湾区书协副主席、政协委员王珠联合多位政协委员奔走呼吁,递交《关于建成浙南科技城,保留利用水乡老建筑的提案》《关于“大拆大整”浪潮中如何保留历史文脉延续性的提案》等等,建言献策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古建筑,使之焕发新生机。

  龙湾市委党校教师董约武专开《地域文化与温州人精神》课题,面向机关党委人员宣传保护城市根脉的重要性,作为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民间智库的一员,他连同其他成员书写有关在城中村改造中如何留住乡愁的内参件。

  镇北村党支部书记印克是民间文化拾遗者中的一员,他雇佣了几名工人前往城中村改造现场,尽量收集具有保留价值的老石臼、瓦当、旧窗棂等建筑民俗老物件,“区文博馆人力有限,许多部件来不及收集,将散佚一空。”

  ……

  2017年10月,位于永中街道镇北村、由国学生何国治建于晚清,已确认予以原址保护的何茂顺宅,曾发生过一起“抱石消失案”。后经龙湾文物执法大队查明系宅中9户住户私自拆卖给了外县文物贩子,最终在镇北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下将之追回。

  “当时以为这房子反正是要被拆掉了,有人来收抱石,就卖了。”当记者来到何茂顺宅,原住户之一、62岁的范建忠正在院中收拾旧瓦残片,这段时间里,他担任起老宅的巡逻保安工作,就在前一晚,有蟊贼翻墙入院,幸好被前来巡逻的他撞见,只余下雕花板、旧瓦片散落一地。老人感叹,自己四五岁时住进这座宅子,儿时嬉戏、长大结婚都是在这所宅院中,听说村里打算申请将宅院打造成为民俗博物馆,如真能实现,他愿意成为这里的一名文保员,拿一份微薄工资,继续看护这座几乎承载了他全部人生记忆的老宅。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程潇潇/文杨冰杰/摄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