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温州扶贫!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温州扶贫

“六千六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温州要提供浙南样板和温州标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12日 来源:温州网

  编者按:“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赴永嘉调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社会富裕”总要求,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快“两山”转化速度,着力建设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推动温州实现更平衡、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出《乡村振兴—温州路径》专栏,有请权威人士解读温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

  温州网讯 温州市委农办(市农业局)主任(局长)张亨利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温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按照中央确定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构建五大发展生态,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提供浙南样板和温州标准。

  到2020年,温州的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要基本形成,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到2035年,乡村振兴目标基本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到2050年,乡村振兴目标高水平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高标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实现。

  温州将实施“六千六万”工程

  张亨利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各地乡村振兴提出了总体要求,到温州就是如何“落地”的问题。按照初步构想,温州将实施“六千六万”工程。

  具体来说,就是实施千家新型农业主体提升、万个农民合作社提质行动: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西部生态休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20%以上,提升新型农业主体1000家以上,规范农民合作社1万家。

  全面实施千村景区化创建、万亩美丽田园建设行动:创成景区村1000个,建设美丽田园20万亩,形成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美丽乡村样板。

  实施千家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万个家庭移风易俗示范行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2200个以上,参与移风易俗专项大行动的家庭1万户以上,让农耕文明与瓯越文化得到传承发扬,融入时代新风。

  实施千村善治、万格治理行动:创建乡村善治示范村1000个,夯实基层治理全科网格1万个,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实施千村“消薄防滑”、万元农民收入新增行动: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总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达1200个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民收入与低收入农户收入比均缩小到2:1以内。

  实施千里公路提升、万户农民生态搬迁。完成公路改造提升1000公路,每年生态搬迁1万人。

  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在张亨利看来,西部生态休闲带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我市要按照“全市统一领导、西部统筹规划、山海协作发展、区域自主开发”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生态大保护、休闲旅游品质、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升级、交通发展基础等五大工程,积极对接“大花园”建设,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产业发展质量、交通服务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全力推动东西部均衡发展,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5年后,温州要把西部产业带初步建成“环境美、产业优、交通畅、百姓富”的全国“两山”转化样板区。到2022年,西部生态环境质量和公众满意度稳居全国前列、全省领先,生态休闲产业成为实现西部绿色崛起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面形成“畅安舒美”的西部旅游交通网,西部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市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0.8:1以内。

  张亨利说,目前温州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非常必要。要实现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就要实施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工程,要大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创建100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100个森林康养示范基地。规范提升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争创省级示范性农家乐经营户100家,农家乐旅游人次、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用地、财政和人才等

  要向“三农”倾斜

  乡村振兴的基调定了,如何齐抓共管?如何做到政策倾斜?

  张亨利透露,温州将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各部门按照职责,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形成工作合力。也就是说,把乡村振兴当成“大家”的事来抓来管。

  我市有望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和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收益,有望全部用于乡村振兴。我市还将用足用好省专项下达的农民建房用地计划指标,充分使用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下山脱贫异地搬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各项指标。

  我市还将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我市将探索推进“大专项+任务清单”的管理模式,整合设立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大专项资金,并完善土地出让收入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我市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

  有了土地和财政支持,人才配备也要跟上。我市将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市将制定实施“三农”干部培训计划,并推进乡镇干部队伍专业化,提高乡村干部本土化率。据透露,我市有望对基层干部的成长提拔、子女教育、生活保障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形成干部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刘彩玲 李罗华

copyright 2017温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支持: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