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骄傲,他们让中国成为“世界网红”!

2018-02-18 16:07:28

  中国+骄傲,他们为祖国闯出进阶之路;

  中国+元素,他们让国家形象蜚声海外;

  中国+创新,他们让中国成为世界榜样;

  中国+贡献,他们为全球发展担当责任。

  经济日报新媒体今日起推出“中国+”系列稿件,致敬我们的新时代!看“中国力量”如何卷起“中国浪潮”,注解世界新的未来。

  今天来看第一篇——中国骄傲。

  科研之苦,不是什么人都吃得;研究之路,不是什么人都走得。他们没有聚光灯,甚至可能一生无名,殚精竭虑只为寻一条突破之路。十年磨一剑,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一群人。

  2017年9月,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实地测产,结果最高亩产达到620.95公斤,这意味着我国在“海水稻”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海水稻”能帮助更多耕地资源稀少的国家拓荒变田,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事业有重要意义。

  袁隆平表示,以前吃饱就行,现在还要吃好,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粮食,影响巨大。搞农业的,搞粮食生产的,一定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努力。

  屠呦呦,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获诺奖2年来,屠呦呦团队又有突破性发现,根据现有临床试验,双氢青蒿素对红斑狼疮有独特效果。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有效率超9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率超80%。

  屠呦呦说,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是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宝库”之一,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蕴含的精髓,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促进人类健康。

  2018年,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一生执着火药情,几十年如一日,经过无数次失败,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远射程与模块装药技术。这项技术让我国的火炮装药技术得以傲视全球。

  王泽山生活里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即使80多岁的高龄一年中仍旧有一半的时间在试验场地,足迹遍布全国兵工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他说,火炸药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是另一位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他是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我国现代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

  侯云德领导专家组顶层设计的2008至2020年重大专项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重点布置了病原体快速发现和鉴定、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实验室体系建立的任务,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2017年12月,全球科学界公认的权威刊物《自然》杂志评出2017年十大科学人物,“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名列其中。

  《自然》杂志在新闻特写《量子之父》中这样描述他的地位:“在中国,有人称他为‘量子之父’。对于这一称呼,潘建伟当之无愧。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

  施一公,曾是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正教授,但功成名就的他毅然选择回国。2017年,他在《细胞》杂志连发3文,解析了剪接体分子结构。

  “2006年当我决定放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职位回国时,有很多人疑惑不解。今日回头看,再没有人会怀疑这个决定的正确性。”施一公曾说,希望能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回来,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30年。

  暗物质被称为“世纪之谜”。2017年,“悟空”号卫星发现疑似暗物质的踪迹。2017年11月30日,《自然》发表了“悟空”的首批重要成果。首席科学家常进说,“悟空”在世界上首次从太空中对最高能段的电子宇宙射线开展直接观测,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

  “我可不想做网红,我更喜欢躲在实验室里做好卫星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工作。”对于常进而言,他目前最关心的是,接下来“悟空”所捕捉到的这些“奇异”电子信号是否还会持续增加。

  2017年4月19日,瑞典国王将2017年维加奖颁发给中国科学家姚檀栋院士。有着“地理学诺贝尔奖”的维加奖,姚檀栋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7000米冰川,零下30摄氏度的冰山,他在青藏高原奋战了30年,先后成功地进行了祁连山敦德、达索普、古里雅、普若岗日、慕士塔格等世界高海拔冰芯的钻取和研究。为高原上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此新春佳节,让我们致敬千万科研工作者,感谢你们为祖国的付出!

  中国之繁荣复兴,必不会辜负你们的努力!

  编辑/ 万政设计/ 卢嘉

  经济日报新媒体出品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颜弘炜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